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段奕宏對於劇本的慎重在圈子裡是出了名的,一旦他答應了,那在別人眼裡就是吃盡苦頭,甚至用自虐的方式。可是一旦保證不了的時候,那他是不會勉強自己的。

段奕宏喜歡將冰箱填滿。過去在新疆,東西成堆買。西瓜以麻袋計,夏天,床底下全是瓜,饞了就滾一顆出來吃。橘子和蘋果裝滿鋪著乾草的筐。香蕉一買一嘟嚕。羊買半扇,冬天氣溫低,掛屋外,想吃,拿刀現剌。到了北京才知道,西瓜能按牙賣,香蕉可以一次只買三四根。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他受父輩影響,“老得儲備好迎接饑荒”。不過,填滿冰箱的舉動現在看來更像習慣。他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飢餓帶來的恐慌了,反倒主動追求起飢餓感——常年晚飯不吃主食,最喜歡的食物擺在面前也無動於衷。

對裹腹的渴求只在電影裡顯露痕跡。他在《引爆者》中飾演礦山炮工趙旭東,開拍前下礦體驗生活,上來後和工友吃飯喝酒,熱乎食物迫不及待地往嘴裡送。有人跟他說,看見你吃飯,我特想吃飯。他突然明白礦工對食物近乎於貪的攫取方式——吃能建立安全感。礦工總要吃飽。這樣,即便明天意外發生,至少今天身心自在,值了、不虧。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引爆者》是段奕宏2016年拍攝的作品。這一年,他一連拍了三部半電影,是過去少有的工作節奏。多數時候,他每年至多拍兩部戲。2017年5月,電影《暴雪將至》殺青,他重新調回節奏,一口氣休息到年底。陪伴家人、過“正常”生活,愛逛超市,食物成堆地往家裡搬,塞滿冰箱。

如同過了對飢餓感到恐慌的階段,他當下穩定的工作節奏來自於安全感的建立。他對拍不拍戲這件事態度慎重:“這種慎重不單單只是對劇本,必須得保證滿血的狀態。只要我答應了,在別人眼裡可能是吃盡苦頭,再自虐我都願意。可是我保證不了的時候,我就不會勉強自己。”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證明點兒什麼

2017年11月,段奕宏成為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幫他摘得影帝桂冠的是電影《暴雪將至》。他在當中扮演餘國偉——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家國營工廠的保衛科科長,一心想進體制內。小城發生了連環殺人案,餘國偉企圖憑藉自己的“神探”技能破案,最終卻成犯罪人員。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電影上映後,媒體一度透過餘國偉的卑微、掙扎、小心翼翼,對照段奕宏的成長。他的確曾被極度的不安全感籠罩過,表現出卑微、掙扎的一面。最糾結的時期是四年大學生活。1994年,他在三年考學後終於進入中戲。過程之曲折,後來反覆被提及:從新疆伊犁到北京,必須先坐兩天汽車,再坐四天三夜火車;為了掙錢上表演培訓班,他進入工廠清洗蘋果,從早上8點勞作到晚上5點,每天只吃一頓飯。

在毫無前景的時候,他並沒有以龐大的理想激勵自己,只是一味學習,把成績單寄回家,想象父母的喜悅,以此獲得支撐。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為了獲得好成績,他曾通宵在排練場排戲,臨近熄燈時躲在景片或道具積木後面,等巡夜的老師檢查完畢,再偷偷出來,獨自排練。到了早上,就從窗戶翻出去練晨功,風雨無阻,常常控制不住地在角落睡著。

“這是上進心帶給我的自虐,我用一種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段奕宏說。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尋找時間的作用

段奕宏的價值在剪輯階段慢慢顯露。《記憶大師》中,段奕宏飾演的沈漢強從臺階上下來,將李慧蘭殺死。現場拍攝隔著距離,陳正道能感覺到段奕宏的爆發。剪片時,他才發現,段奕宏在爆發前30秒已經完成了一次起承轉合。沈漢強眼神中有一絲羞愧,羞愧後開始生氣,生氣時想殺死李慧蘭,最後發狠,一下一下將她敲死。

另一場戲,沈漢強舉槍對著徐靜蕾飾演的張代晨,始終下不了手,眼神複雜,哭了。這次,陳正道將哭之前起承轉合的戲份都剪掉了。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陳正道向段奕宏提起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的片段。尹天仇對柳飄飄說:“我養你啊。”柳飄飄回過頭來,嘲笑他:“你先照顧好你自己吧,傻瓜。”鏡頭移回車上,觀眾這才發現柳飄飄哭得非常傷心。

“如果她立刻大哭,觀眾不會很感動。”陳正道告訴段奕宏,他的表演有時太過準確,哭前細節太足,足到觀眾認定他一定不會開槍。陳正道想讓觀眾獲得的是“突然被你的球打到”的感覺。

“他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好像已經深諳這個職業的殘酷,已經見到很多身邊人被奪去生命的那一刻,所以他很淡定”,段奕宏被這種細微的情緒觸動,這是他一直以來企圖通過體驗生活找到的精準細節——時間在人身上的作用。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我進步了”

目前與段奕宏有過最激烈對抗的導演大概是曹保平。段奕宏在曹保平執導的電影《烈日灼心》中扮演警察伊谷春,那次合作稱得上折磨。曹保平對演員的要求細緻到一次喘息、脖子上一條筋的蹦起。段奕宏還曾在拍攝現場痛哭流涕地對曹保平說:“我拍戲拍到今天,第一次聽不到自己的心跳,我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這部電影為他帶來一座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的獎盃,以及職業生涯的又一次高峰。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現在,即便段奕宏擁有了外界的肯定,他仍對自己的經驗充滿懷疑。為此,他在每次拍戲前必去體驗生活,在正式拍攝時費力死磕,常常將自己置於險境。

迷戀不確定

儘管他的夢想最初起源於伊犁的一塊塊電影銀幕。他在那些銀幕上看過《少林寺》《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小花》……他驚訝於銀幕中人上天入地的本領,“願望和想象力一下子被打開”。回家後,他總要當著母親的面演上一段。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因此,當他在高中時因為話劇表演受到認可後,立刻確定了日後的夢想。

他後來在話劇舞臺上收穫了足夠的掌聲與鮮花。2000年,段奕宏出演話劇《紀念碑》。2003年,在孟京輝的話劇《戀愛的犀牛》中,他飾演男主角馬路,女主角明明的扮演者是郝蕾,這一版本至今被視為該劇目的經典。

他是1998年進入國家話劇院工作的。在此之前,他在大學四年經歷了自尊心的打碎與重組。畢業後,每天按時上下班,排戲、演出。生活趨於規律、穩定,不安全感反而漸漸消散。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油然而生的是驕傲。他一度不願出演影視作品,“我學了四年的戲劇舞臺表演,為了所謂的名利,我能折腰嗎?那怎麼能行?我挺著。”

當然不是完全拒絕。演一場《紀念碑》,收入只有90塊錢。生活拮据時,他也琢磨著出去拍點什麼。

這些年,他身上的掙扎感少了很多,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那種掙扎只在他詮釋角色時出現。他用“任性”形容自己的演員身份。“任性”誕生於安全感——他不再需要向別人證明什麼。

酷特男神|段奕宏:用苦肉的方式安放自己!

這些年他很少參加商業活動或綜藝節目,敢於與安全係數低的團隊合作,任性地在作品殺青後送自己一段漫長假期——畢竟每次拍戲時,他都會被掙扎、緊繃壓得不得喘息——像那隻即便他早已不再飢餓,仍時常被塞滿的冰箱。

拿下東京影帝時,一位記者問他,哪部作品是他的“拐角”。回國後,他跟人提起,說:“你們在乎的是一部作品給我帶來了什麼榮譽,但我是靠很多不為所知的作品積累到今天。不斷地通過創作作品來探索自己、遇見自己。跟自己相處,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