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企業管理是一種特別的經濟器官

德魯克:企業管理是一種特別的經濟器官

“管理是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通過管理任務來界定什麼是管理。

為了使組織機構能夠正常運轉並做出貢獻,管理必須完成三項同等重要,而又極不相同的任務:

(1) 組織機構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不論本機構是工商企業,還是醫院或大學)。

(2) 使工作富有生產力並使員工有所成就。

(3) 管理組織機構的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

——彼得·德魯克

德魯克:企業管理是一種特別的經濟器官

01 目的和使命

一個組織機構是為了某種特殊目的和使命,為了某種特殊的社會職能而存在的。在工商企業中,這就意味著經濟績效。

在考慮這項首要任務上,工商企業機構與非工商企業機構是不同的。只有工商企業才把經濟績效作為其特殊使命。工商企業的定義就是為了經濟績效而存在。在所有其他各種組織機構中,如醫院、教會、大學或陸海空三軍,經濟因素只是一項約束條件。在工商企業中,經濟績效是其存在的理由和目的。

經濟績效雖然並不是在社會中所要完成的唯一任務,但它卻是一項首要任務。這是因為:所有其他的社會任務——教育、衛生保健、國防和知識的進步,都取決於經濟資源的剩餘情況,即利潤和其他結餘,而這些只有成功的經濟績效才能提供。我們越是需要其他方面的各種滿足,越是高度地評價它們,我們就越是依賴於工商企業的經濟績效。

因此,

工商企業的管理必須始終把經濟績效放在首位,而且在每一項決策和行動中都是這樣。只有通過自己在經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管理才能證明自身有存在的必要性,才能證明自身的權力。

如果一家企業在提供經濟結果方面失敗了,那麼它就失敗了;

如果一家企業未能以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向消費者提供他們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它就失敗了;

如果一家企業沒有提高或至少維持自身所持有的經濟資源的物質生產能力,它就失敗了。

這就意味著企業有責任獲得利潤。

工商企業管理的第一個定義是:它是工業社會的一種經濟器官,一種特別的經濟器官。管理當局的每一項行動、每一項決策、每一項考慮,都必須把經濟績效放在首位。

02 富有生產力的工作和員工的成就

管理的第二項任務是使工作富有生產力,並使員工取得成就。

工商企業(或其他任何組織機構)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人。管理工作,就是要使人力資源更富有生產力。通過完成工作,管理藉以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因此,使工作更富有生產力,是管理的重要職能。

但與此同時,在當今社會里,這些組織機構也日益成為個人取得生計並取得社會地位、與人交往、實現個人成就和滿足的手段。

所以,使員工有所成就越來越重要,併成為衡量組織機構的績效水平的重要指標。這樣,使員工有所成就,日益成為管理的一項任務。

按照自身的邏輯來組織工作,僅僅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要困難得多的一步是:使工作與人匹配起來——人的邏輯與工作的邏輯存在著顯著差異。

使員工有所成就,意味著要把人看成是一種有著特別的生理與心理特點、能力、限制和不同行為模式的有機體,意味著要把人力資源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

人力資源不同於其他資源,它們具有個性、公民身份,並能夠對是否工作以及工作多少或好壞加以控制,這就要求有職責、激勵、參與、滿足、鼓勵和報酬、領導、地位和職能。

管理,而且只有管理,才能滿足這些要求。對於員工來講,不論他是操作機器的工人還是執行副總裁,都必須通過他們在工作和職位上的成就來獲得滿足,也就是說,在企業中取得滿足,而管理則是企業的驅動器官。

03 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

管理的第三項任務是:管理企業的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社會中的任何組織機構都不是為了自身而存在的,也不是以自身為目的。任一組織機構都是社會的一個器官,而且是為社會而存在的。工商企業也不例外。自由企業不能根據對自身的影響來評定其好壞,只能根據它對社會的影響進行評價。

當今存在的組織機構中,任何一個都是為了給機構外部做出貢獻、為了供給和滿足“非內部成員”而存在的。

工商企業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要向顧客提供商品和服務,而不是為了給員工和管理者提供工作,甚至也不是為了給股東賺取和發放股息;

醫院之所以存在,並不是為了醫生和護士,而是為了病人。而病人的唯一願望就是治好病以後離開醫院並不再重返;

學校之所以存在,並不是為了教師,而是為了學生。如果忘記了這一點,那就是錯誤的管理。

因此,沒有哪一個組織機構能夠脫離開社區和社會而存在。無論是從心理、地理、文化,還是從社會等角度看,組織機構都必須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

為了完成其任務,為了提供經濟商品和服務,工商企業必然會對人、社區和社會產生影響。這樣,它就不得不對人(如員工)擁有權力和權威,而員工自己的目標和目的並不是由企業來規定的,也不是包括在企業之中的。

作為鄰居,作為提供工作和稅收收入的來源,同時也是廢物和汙染物的來源,企業必然會對社區產生影響。而且,在這個由各種組織所構成的多元社會里,除了對生活的數量(即經濟商品和服務)的根本關注以外,企業還必須日益關心生活的質量:即現代人和現代社區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和社會環境。

對於所有組織機構的管理人員的工作來講,管理的這一方面任務都是本身固有的。大學、醫院和政府機構同樣會對社會產生影響並同樣承擔著社會責任,而且與工商企業相比,一般更加沒有意識到這些,更加不關心它們對人、社會和社區的責任。可是在生活質量方面,我們越來越期望工商企業管理能夠承擔起領導角色。因此,管理社會影響就成為管理的第三項主要任務和第三個主要方面。

這三項任務常常是在同一時間,並在同一管理行動中完成的。甚至不能說某項任務佔有支配性地位或要求更高的技巧或能力。的確,經營績效是第一位的——它是企業的目標和存在的理由。

但是,如果對工作和員工管理不當,那麼無論總經理把經營活動管理得如何好,也不可能取得較好的經營績效。在對工作和員工管理不當的情況下所取得的經濟績效,是虛假的,而且實際上即使在很短的時期內,也會對資本起到破壞作用。這種績效會使成本提高到使企業喪失競爭力的程度,會導致階級仇恨和階級鬥爭,從而最終使企業根本無法經營下去。而且,

對社會影響管理不當,最終會破壞社會對企業的支持並毀滅企業。

在這三項任務中,每一項都有其固有的重要性。對經營進行管理,有其重要性,這是因為企業本身就是一個經濟機構;但是,使工作富有生產力並使員工有所成就,也有其重要性,這是因為社會不是一個經濟機構,而期望通過管理來實現基本信念和價值觀;對企業的社會影響進行管理,也有其重要性,這是因為沒有一個器官可以脫離開它所服務的軀體而繼續存在,而企業就是社會和社區的一個器官。

同樣,在這些領域中,除了整個企業(或大學、醫院、政府機關)的行動或結果之外,既不存在職能部門的結果,也不存在職能部門的決策,存在的只是整個企業範圍的經營投資和風險、經營利潤或虧損、經營行動或不行動、經營決策和經營情報。造成環境汙染的,不只是某一家工廠,而是紐約愛迪生綜合公司、聯合碳化物公司、造紙工業或城市下水道系統。

可是,工作和努力總是具體的。因此,在兩種現實之間存在著緊張狀態:經濟績效現實和工作現實。因此,消除這種緊張狀態,或至少使其富有生產力,就成為永恆的管理任務。


本文為“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原創,參考書籍《管理》,原書作者:彼得·德魯克,整編:常識君。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4794565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