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空間駁同行併購行爲,稱按照自己標準擴張才是最快的

5月22日,聯合辦公企業氪空間在京舉行媒體溝通會,氪空間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成城也首度透露了氪空間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同時表示不會像同行那樣做沒有意義的收購,將按照自己的標準來擴張。

氪空間駁同行併購行為,稱按照自己標準擴張才是最快的

根據今年第一季度數據,氪空間管理面積2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20%,工位數量達到3.5萬個,而到2019年底,氪空間的管理面積將能夠達到150萬平方米,22萬工位,年增長率會達到300%。在重點區域佈局上,氪空間將首選一線城市和經濟發展比較好的二線城市,並且會選擇這個城市的核心商圈。

氪空間駁同行併購行為,稱按照自己標準擴張才是最快的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聯合辦公行業開始進入整合期,逐漸變成了一些頭部玩家的競爭。不僅國內企業加速擴張,國外企業如WeWork也在加速入華。但各家在擴張方式上,則出現了分化。比如氪空間的22萬平米,就全部是自營面積;而優客工場則是直接併購的方式,將洪泰創新空間、無界空間、wedo聯合創業社以及Workingdom等納入其名下管理面積。一系列併購之後,優客工場也表示目前全國大概管理面積為40萬平方米,分佈在全國35個城市,並宣稱2018年要在40個城市達到160個場地,管理面積達到70萬平方米以上。

對於優客工場這樣的數據和規模,早有業內質疑其所謂的40萬管理面積,大部分都是加盟和換股得來的,並非是自營的,是不理性的規模。泛城資本董事長陳偉星近日就在朋友圈評論到,稱聯合辦公"買買買"沒有意義,可能還是一堆垃圾包袱。

氪空間駁同行併購行為,稱按照自己標準擴張才是最快的

"我們的同行有一些擴張主要是以併購為主,併購對我們來講意義不大。因為我們併購的對象,除非它的產品、管理標準跟我們的要求一樣,如果到時還要重做一遍的話,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劉成城在溝通會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氪空間不去做收購,是因為現在自己每月新增的自營面積就能達到4萬平米,這個速度已經快於很多同行,和併購後還要進行一系列的磨合和升級管理相比,按照自己的標準擴張無疑是更快的。

此前,優客工場董事長毛大慶也曾表示,像之前收購的一些聯合辦公企業,因為大量的寫字樓掌握在個人和小散戶的手裡,大量的大樓都是被散賣,所以這些項目其實是非常難以管理的。

有業內人士認為,規模只是一方面,擴大空間數並不等於自身是一個健康優秀的品牌,最終各家比拼的還是入駐率、續租率等硬性指標。單純快速擴大規模意義不大。尤其是對於聯合辦公企業來說,營收利潤和資金問題才是實現持續運轉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