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第一毒梟紀實:他說吸毒亡國滅種,打算賣毒品掙2個億

(一)

他叫林松,號稱關東第一毒梟。

作為一個文科生,他從零開始自學化學和藥品基礎,不捨晝夜的摸索製毒工藝,終成一代宗師。當他學成之日,趕赴東南亞“製毒大賽”,與各國製毒大師同場競技,在全網直播的眾目睽睽下,其他人最快的15個小時結完晶,林松用了7個小時。

他的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中國毒品市場的格局。之前東北都是毒品流入地,而他扭轉乾坤,後來的毒品改成從北往南銷。

林松不抽菸不喝酒,他提醒周圍的人不要沾染毒品,他說毒品亡國滅種,他一天製毒30公斤,他的目標是掙他2個億。

關東第一毒梟紀實:他說吸毒亡國滅種,打算賣毒品掙2個億

(二)

2016年年底,長春下了一場滲人的大雪,走在路上雪花直往嘴裡灌,眯著眼才能看清前方。這樣的日子大家都不想出門,而在長春東南的淨月郊區,樓房、荒地和成片的林子交替出現,枯草被雪覆蓋,到處白茫茫的一片,更是人跡罕至。

關東第一毒梟紀實:他說吸毒亡國滅種,打算賣毒品掙2個億

但民警肖光不得不來,他的工作是排查煙花炮竹,便驅車來到了一個離局子不遠的小區,在小區物業,瞭解情況。肖光還沒吱聲,幾個樓上的老頭見到他就連忙抱怨,說最近一段樓道一直有股臭味,“形容不出來的味道,時間長了燻的頭疼。”

肖光聞言便順路去檢查了一番,物業所在的單元位於小區最裡面,一共11層,每層門口都堆放著醃酸菜的罈罈罐罐,這是東北人的習慣了,那醃酸菜可不就是有臭味嘛,肖光心裡覺得這些老頭大驚小怪。

但在701的門口,肖光忽然停下了腳步,這裡的臭味格外的刺鼻,難聞,似乎又不是醃酸菜那個味兒。

此時,在一門之隔的屋子裡,林松正戴著防毒面具,在滿屋膠管、燒杯間來回走動。他正在製毒。只有他知道,樓道里的臭味是種類似“催淚瓦斯”的味道,是製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氣體,刺激性很強。一般人吸入多了,就會咳嗽、頭疼。

關東第一毒梟紀實:他說吸毒亡國滅種,打算賣毒品掙2個億

再向物業詢問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他,701住戶曾讓他去修過馬桶,“下水管道漏水”,肖光沒想到,下水道漏水是因為林松在製毒過程中大量傾倒鹽酸,腐蝕了下水管。

隨後,肖光在滿是剩菜剩飯、果皮瓜子皮的垃圾桶裡,找到了一團裹了幾層的廢紙,逐漸剝開後,最裡面出現了一些“白色的結晶體”。送去公安局檢驗後,這些“白色結晶體”被確認是甲基苯丙胺。它有個通俗的名稱:冰毒。

關東第一毒梟紀實:他說吸毒亡國滅種,打算賣毒品掙2個億

為了蒐集林松製毒的證據,局裡成立了專案組,肖光調來8個同事,分成兩班,整夜蹲守在林松家對面的樓頂。樓上很冷,夜間氣溫最低接近零下30攝氏度。肖光和幾個同事,穿上警用大衣,外面再套層軍大衣。後來實在受不了,就把樓道里別人家蓋大蔥的破棉被拿上來,披到身上。因為太冷,肖光凍得尿不出尿。團隊裡4個輔警凍跑了仨。人家說這活兒幹不了了,太苦了,想幹點別的。

肖光跟林松正面交鋒過兩次,第二次肖光想聽聽動靜,靠近觀察,沒想到恰巧跟林松碰在了一部電梯裡。林松按下7層,肖光看了一眼門邊的數字,按下了10層。林松“當時就懵了,都有點站不穩”。他確定,和自己站在同一部電梯裡的人,一定是來抓自己的。

他很清楚,10樓根本沒住人。

林松沒有逃得了,第二天上午,警察衝進他的住所,把他摁倒在地,問他是不是林松時,他小聲回答了“是”。

關東第一毒梟紀實:他說吸毒亡國滅種,打算賣毒品掙2個億

(三)

林松的微博頭像是一張工作照,照片裡他身穿白襯衣黑西褲,扶著黃浦江岸邊的欄杆,背後是上海陸家嘴璀璨的夜景。那是2014年,他26歲,在北京做房產中介,因為業績突出,被安排到上海學習交流。他對著鏡頭微笑。對“林松”來說,這幾乎是他最高光的時刻。

後來,林松經歷一場徹底失敗的“創業”。他攢下的所有積蓄,以及父母的“家底”全都在那場生意中賠得精光。

關東第一毒梟紀實:他說吸毒亡國滅種,打算賣毒品掙2個億

他的母親剛好在那時突發了嚴重的心臟病,因為家裡錢都交給了林松,最後只能向親人鄰居借了6000多元,勉強做了手術。

後來回到長春,他把目光投向暴利行業,想要找到快速來錢的方法。林松也研究過魚食,“150塊錢一包,2塊錢成本”。他買回一大堆書,不停地實驗配方,但始終沒有成功,“就差那百分之一”。

在合成魚食的某個瞬間,他想到了毒品。

他的命運,就在這一刻劃下了句點。

來源 江蘇新聞廣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