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從夢三宇宙隊巴薩到西班牙無敵鬥牛士連續奪得三屆洲際大賽的冠軍,傳控足球風靡世界!但是傳控足球在俄羅斯世界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代表著傳控足球的球隊全軍覆沒。難道真的傳控足球以死?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傳控代表人物哈維

在代表傳控的俱樂部中,傳控足球早已失去統治力。巴薩的夢三王朝沒落,球星的老去、對手的針對,足壇各路教練用實際行動證明,交出控球率交出球權同樣可以贏得比賽勝利。傳控足球在俱樂部層面的沒落,終於變成了在世界舞臺上傳控的失勢。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西班牙通過哈維直傳助攻託雷斯奪得歐洲盃冠軍

傳控足球興起於夢三巴薩和無敵西班牙鬥牛士

在2008年歐洲盃,有一篇文章提到,依靠身體素質和防守贏得冠軍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鬥牛士依靠傳控足球征服阿爾卑斯山到兵敗喀山競技場已經10年了!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2010年西班牙獲得世界盃冠軍

從tiki-take看傳控足球

如果才開始看球的小夥伴從這屆世界盃開始瞭解傳控足球,這些小夥伴一定會認為傳控就是大量的橫穿、回傳,面對密集防守沒有任何辦法,沒有任何激情,給人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當然,這肯定不是傳控足球,這種片面的結論肯定不能說傳控以死。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瓜迪奧拉和傳控

傳控足球中最成功的無疑是tiki-take戰術,就讓我簡單為大家介紹下這個統治足壇10年的戰術

tike-take的戰術核心是建立三角網絡傳球,通過頻繁的傳球,把球快速的推進到對方門前。

這意味著:1、多進行傳球,減少個人帶球

2、注重無球球員的跑動,無球球員必須多加跑動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不同時代不同陣容傳球路線對比

而tiki-take戰術要求球員必須有“空間”的概念。按照巴薩夢三時期的陣型,每位球員都有自己專屬的區域。每名球員必須通過自己跑位來確保自己的區域儘可能的大,盡最大可能的擴大自己的區域以及儘可能多的創造無球球員和持球者之間傳球配合的機會,而接球球員儘可能的跑動接球,儘量讓防守球員在每個球員的區域交界處。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巴薩夢三巔峰時期傳球路線

這種戰術打法源自荷蘭隊的“全攻全守”思想,在克魯伊夫的影響下,在巴薩發揚光大。西班牙憑藉巴薩班底和這中戰術打法斬獲2010年世界盃,然後2014年德國隊的“戰車版”tiki-take奪得2014年世界盃冠軍。

傳控足球的輝煌戰績

巔峰時期的tiki-take就好像鬥牛表揚,鬥牛士拿一塊紅布挑逗一頭憤怒的牛,不斷的展現自己精湛的技術,秀的牛頭皮發麻精疲力竭,然後在對手體力下降之時一劍封喉,置對手於死地!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巴薩獲得六冠王

巴塞羅那依靠這個戰術奪得單賽季六冠王,西班牙也憑藉這個戰術奪得三屆世界大賽的冠軍;隨著瓜迪奧拉奔走德國,拜仁慕尼黑也成為傳控型球隊,勒夫隨之學習這個戰術,幫助德國隊獲得2014年世界盃冠軍!當瓜迪奧拉遠走英倫,他手下的曼城也脫胎換骨成為傳控強隊,以100分的成績問鼎英超冠軍!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曼城奪得英超冠軍

除了輝煌的團隊成績外,梅西也因為巴薩的出色成績奪得4此金球獎!

剋制傳控足球

在傳控足球如日中天的時候,各路名帥也沒有放棄挑戰傳控足球的統治地位。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穆里尼奧是對抗傳控的重要人物

穆里尼奧手下的國米

2010年4月21日,穆里尼奧在歐冠半決賽遇到了一生的對手瓜迪奧拉。他手下堅如磐石的國米遇到傳控如日中天的巴塞羅那。國米憑藉佔據防守空間,簡單粗暴的中場出球和以高中鋒為支點的犀利反擊,以總比分3:2戰勝巴塞羅那,終結了巴薩歐冠客場11場不敗!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那個賽季的國米奪得歐冠冠軍

瓜迪奧拉和穆里尼奧同樣是空間理論的忠實擁護者,他兩個在範加爾手下學習戰術的時候,瓜迪奧拉學會以自我為主,佔據空間,創造進攻空間構建傳控;穆里尼奧學會了見招拆招,佔據防守空間伺機反擊!

海因克斯手下的拜仁慕尼黑

2012-2013歐冠半決賽,海因克斯的拜仁慕尼黑兩回合7:0大破巴塞羅那。巴薩足球哲學的繼承者比拉諾瓦拖著病體出場指揮,可是卻沒有拿出應對德國人“空地一體”進攻方式的辦法。

這場比賽中,海因克斯的思路清晰,攻防轉換飛快,丟球高強度逼搶,進攻簡單快速實用,防守保持侵略性,利用高中鋒戈麥斯和羅本、裡貝里雙飛翼衝擊對手。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2013年拜仁奪得歐冠冠軍

2014年荷蘭大破西班牙

2014年世界盃小組賽,關於上一屆的冠亞軍的恩怨,在小組賽第一輪就有了了結。在範加爾麾下的荷蘭隊5-1橫掃西班牙。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2014年荷蘭在對陣西班牙時范佩西魚躍衝頂

範加爾非常擅長設計制定新戰術,荷蘭老帥早就看穿風靡多年的傳控足球所暴露的問題。荷蘭依靠三中衛,憑藉靈活的邊翼衛設置和多一個的中路防守儘可能的佔據後場空間,讓西班牙的控球趨於無效;後置斯內德和布林德輪流出球的辦法,加大長傳球的準確性,讓反擊方向性更強,速度更快,打擊更直接。其實,這就是目前各個球隊破解傳控的方法!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傳控足球失勢的原因

傳控足球衰落其實是敗給了時間,時間讓這種打法成為了眾矢之的,長期被對手研究;時間讓最適合這種體系的球星老去。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14年巴薩,現在僅剩下4位

傳控足球橫行足壇多年,越成功就越被大家重視,加上各路名帥對剋制傳控足球的研究,目前已經是剋制傳控足球已經成型的時候。西班牙、德國的失敗從歷史的角度看不可避免。當一支王者之師把自己那套熟悉的戰術打造到極致之時,可能也是這套戰術暴露最大破綻之日。

關鍵球員可遇不可求

足球是團體運動,所有球星都必須在適當的體系下才能發揮最大作用。最先進的歐洲足球都是靠體系取勝,而傳控,就是這10年最成功的體系。巴薩和西班牙遇見了史上最適合這個體系的球員,尤其是梅西、哈維、伊涅斯塔最為出眾。毫無疑問有了這些和傳控體系完美銜接的球員,巴薩和西班牙就有了最厲害的技戰術體系,雖然看上去沒有絕對核心,但每一個位置都很關鍵,甚至不可替代。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巴薩之肺”哈維

但是時間是殘忍的,它無情的帶走這些球員的青春。當哈維的老去,巴薩和西班牙再也找不到能讓系統完美運行的“核心配件”。而梅西所在阿根廷因為缺少許多“高級配件”,才讓梅西無所適從。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巴薩和阿根廷對比

每隻球隊的整體實力都在提升

自從巴薩的tiki-take稱霸足壇以來,大家都注意到技術能力對於足球戰術的重要性。這些年來西班牙走出來的技術型球員成為歐洲各個球隊的最愛。隨著西班牙球員隊各個俱樂部的“技術扶貧”,各個球隊的青訓也強大起來,球員的技術也變得細膩,甚至一些大個子球員的技術都變得十分細膩,導致傳控球隊的技術優勢不再存在。

傳控已死,反擊當立?

久巴身材高大頭球能力強,但是腳下技術同樣細膩

在俄羅斯世界盃上,依靠傳控的西班牙、德國、阿根廷等都早早出局,而堅持用身體對抗的球隊,堅持用高中鋒的球隊走的更遠!原因就是各個球隊學到了穆里尼奧佔據防守空間的打法,讓傳控的球隊無從傳控!

傳控沒有死,只是在更新換代

自從足球誕生以來,沒有哪一隻戰術、哪一種陣型永遠處於主導地位,從來都是相生相剋!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沒有哪種戰術會死去,它們只是像冬天植物,在土地中積蓄新的力量罷了。

看瓜帥對曼城的改造,看比利時英格蘭這些以英超為班底的球隊,他們採用的是更注重身體。更高效使用的傳控足球,就可以看出大變革來臨前的傳控足球還在不斷的革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