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百萬醫療險」靠譜不?

网红“百万医疗险”靠谱不?

短期健康險偷換長期健康險概念,存在宣傳誤導

网红“百万医疗险”靠谱不?

“一頓飯錢就能換來百萬醫療保障。”這樣的廣告聽起來是不是很動心?近幾年來,一種俗稱“百萬醫療險”的保險產品迅速躥紅,多家保險公司均推出了相關產品,以低保費、高保額等作為營銷手段,受到消費者青睞。僅今年一季度,互聯網健康險簽單件數就達4.89億件,同比增長41.4倍。

所謂“百萬醫療險”,即投保人每年出數百元保費,即可享受少則百萬元、多則數百萬元的醫療保障。低廉的保費,高額的保障,靠譜嗎?

熱銷的“百萬醫療險”

“保費174元起,最高保額600萬元,續至99歲”,“男性百萬高發癌症險,保費6元起,最高保額100萬元”……

諸如這樣的商業推介,如今在保險公司網站或APP平臺上醒目可見。這就是目前正流行的“百萬醫療險”,該類產品保障期多為1年,保費在一兩百元之間,保額在百萬元之上,可對門診、住院、手術等費用進行賠償,同時也可針對社保指定之外用藥給予賠償,主要通過網絡銷售渠道發售。根據眾安保險公佈的數據,去年尊享e生及螞蟻金服好醫保生態兩個產品貢獻保費收入6.41億元,被保用戶數約140萬人。

小心保險公司偷換概念

陳薇是福州一家知名保險公司的資深業務經理,她告訴記者,目前“百萬醫療險”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續保、免賠額等方面。“雖然對續保做出了約定,即滿足條件的消費者在保險期間屆滿時可以申請繼續投保。問題在於,一個保險期間屆滿,消費者提出續保,保險公司雖然也會同意續保,但是條款和費率可能會跟前一保險期間不同。”她說,這是一款短期健康險,卻偷換了長期健康險的概念,保險公司在宣傳上存在著一定誤導。

今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人身保險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明確禁止保險公司在開發設計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時,為追求營銷噱頭、在嚴重缺乏經驗數據、定價基礎上,盲目設定高額給付限額,嚴禁在短期健康險中引入“終身給付限額”“連續投保”等長期保險概念,誇大產品功能。

6月,銀保監會再度發佈風險提示指出:“有消費者反映通過互聯網購買的短期健康險產品到期後不予續保的問題……對此類產品要謹防宣傳誤導,明確短期健康險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等方面情況”。

專家:仔細看清“免責條款”

另外,免賠額也是問題之一。目前來看,大多數百萬醫療險都給予1萬元免賠額。以我省為例,福建醫保報銷比例和投保的險種有關,職工醫保為75%,新農合最低是70%。如果加上大病救助的報銷,那麼總報銷比例最高可以達到90%左右。按照百萬醫療險的規定,賠償是扣除醫保報銷後針對自付部分給予賠償。陳薇告訴記者,“百萬醫療險”屬於醫療險,報銷總額不能超出發票,“只能賠付醫保之外的開支,已報過的不能重複報。這一點跟重疾險不一樣,重疾險是疊加賠付。”

此外,她還強調,消費者在購買“百萬醫療險”時,往往會忽略“免責條款”,不同產品的免責條款不同,如果不仔細分辨,那麼一旦發生理賠,有可能遭遇不賠的情況。她因此提醒消費者,投保時個人的健康情況一定要如實告知,不然理賠會有問題。

“百萬醫療險”走紅

折射看病貴

近幾年,公眾保險意識的加強,購買商業保險的人正大幅增多。銀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17年,健康險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7.6%,高於壽險和意外險。而2015年至2017年中端醫療險市場規模佔當年健康險市場保費比例由0.2%提升到1.8%,這意味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百萬醫療險”走紅,背後其實是公眾對看病貴的擔憂,以及對於當前醫療類保險保費高、保額低的不滿足。購買了一款“百萬醫療險”的朋友王先生告訴記者,保費低是購買的主要理由。“一年才幾百元保費,即便沒生病,那這個錢就相當於外出吃一頓飯錢而已,沒什麼壓力。”這種觀點折射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看病貴的現狀,一場大病有可能對生活構成巨大壓力。

為您推薦

福州推進藥品電子處方應用

點擊標題,直接跳轉哦

网红“百万医疗险”靠谱不?
网红“百万医疗险”靠谱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