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生與虐殺並不矛盾

人類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從來都不反對殺生,我們只是反對殘殺這種不必要的殺戮。就比如從來沒有人說一個勇於殺敵的戰士過於殘忍,但虐待戰俘就不能被大眾接受,這其中甚至包括那種已經在戰場被打得半死最後橫豎都會死在戰俘營的戰俘,我們仍然會認為“你不救都可以,但不能虐殺”。

殺生與虐殺並不矛盾

這其中的底層邏輯其實和殺戮並沒有關係,而是源於人類的一些底層價值觀,水平有限,僅討論其中兩個比較重要的價值觀:

1、不要浪費;

2、不要獲取廉價的快樂。

首先看反浪費。小貓抓到老鼠也經常會折磨一番,最後才把奄奄一息的老鼠吃掉。我想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認為貓很殘忍,這是因為貓通過這種方式學習了捕獵技巧,這些虐殺行為是有價值的,並不多餘。而對於要吃掉的動物,即使虐殺一番,也並不會因此提高人類的捕獵技能,這些多於的動作就是一種浪費,顯得沒有必要。但僅僅只看這一個因素就無法解釋我們為何會認為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時用活人練刺刀技術是殘暴的,畢竟看起來用真人練習的確可以提高技術,並不顯得“浪費”。

殺生與虐殺並不矛盾

這就要談到第二個重要道德因素——不能獲取那些廉價的快樂。

在古代宗教裡,廉價的快樂總是和魔鬼掛鉤的,比如為了獲取力量而出賣自己的靈魂。虐殺動物其實是有很強烈的快感的,看著那些動物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痛苦哀嚎和掙扎,這會極大滿足我們的控制慾,這種掌控其他生物生死的場面會讓人覺得充滿了力量。人類歷史上侵略者虐殺被侵略對象,也是基於同樣的心理,尤其是當侵略行為受到阻礙時,這種發洩式的虐殺就會特別突出。侵略者正是通過虐殺同類來獲得征服的快感。這種做法就像吸毒獲取快感一樣,極度的虛幻和廉價,人類只要走上了追求這種廉價快感的道路就很容易一直墮落下去。還是以日本軍國主義舉例,在戰敗不可挽回的時候,軍國分子喊出一億玉碎的口號,甚至打算殺死全國的孩子以避免他們“浪費糧食”,誰都知道這個理由有多麼牽強可笑,但這些墮落的人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回控制感了。

正因為人類歷史上有無數這樣慘痛的教訓,所以人類的主流道德文化裡才一直有這種共識——為了正當理由殺可以,但不能虐。這和因果報應無關,只是因為人類社會承受不起這種墮落帶來的損失。

殺生與虐殺並不矛盾

著作權歸苟渝所有

喜歡“小哥兒愛生活”頭條號就多多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