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普家居IPO前夕4款浴霸抽檢不合格 爲業績玩轉資本騰挪術?

“1993年,第一臺浴霸在奧普誕生,由此改變了國人千百年來的沐浴方式。”這是奧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普家居)在其官網的自我介紹,確實,說奧普家居,不如說奧普浴霸來得讓人恍然大悟,“哦,你說奧普浴霸啊!”

這不,奧普家居日前已經披露了招股說明書(審報稿)了。

然而,A股上市的好事還沒成,奧普家居就開始經受“多磨”了。十萬加資訊平臺監測到,就在IPO前夕,奧普家居旗下7款浴霸產品被抽檢時,其中4款被發現是不合格產品。

產品不合格的奧普家居,在美化業績的手段上,卻是相當高明。

十萬加財經研究發現,在報告期內,奧普家居多次收購外界公司,這本是版圖擴張的利好,但怪異的是,奧普家居的收購卻一向不會出現溢價情況,就算質地再好的公司(年度營收過億,盈利超過3000萬元),其收購的價格也僅是標的本身淨資產價格(不足1300萬元),可謂是撿了不少大漏。這些公司也為奧普家居帶來了業績的支撐。

如此種種蹊蹺,再加上,擬IPO前夕,奧普家居3年內9次分紅,共計分紅9.36億元,“瓜分完畢”後,奧普家居才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擬IPO募資9.18億元。

對此,十萬加財經忍不住想問奧普家居,既然招股書中對公司前景描述得那麼美好,怎麼你們不拿自己的分紅來投資呢?

7款“奧普”4款不合格!

據奧普家居招股書披露,其此番擬IPO計劃發行股票4001萬股,募集資金9.18億元,用於嘉興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營銷渠道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投資金額分別為5.195億元、2.574億元、2.6億元。

奧普家居,更為人熟知的是奧普浴霸,事實上,奧普家居產品線中,還有集成吊頂及少部分廚電產品。

奧普家居IPO前夕4款浴霸抽檢不合格 為業績玩轉資本騰挪術?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發現,浴霸產品目前還是奧普家居業績來源的主力支撐,但另一方面,近幾年,集成吊頂的崛起也不容忽視,無論是營收總額,還是營收佔比,集成吊頂也算是撐起了另外的半邊天。

浴霸產品營收佔比在下降的同時,絕對值仍在大幅增長,但浴霸質量呢?則不得不打個問號了。

就在奧普家居擬IPO前夕,其產品就在一次抽檢中被查出不合格,並且,是7款產品被抽查,4款產品不合格,抽檢不合格率高達57%。

十萬加財經不得不對奧普浴霸使用者們捏了一把汗,要知道,浴霸的使用關乎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問題,來不得半點馬虎,若這樣的不合格率,是奧普浴霸產品的真實反映,這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

根據中國質量新聞網發佈的信息顯示,2018年 4月2日,台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網發佈《台州市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18年流通領域浴霸檢測結果公示》,公示8批次樣品檢測結果,不合格5批次,合格3批次。

不合格的產品如下:

1、商標為“奧普”的1批次QDP5020A 220V 2053W型浴室多功能取暖器樣品被檢出“耐熱和耐燃”不合格;

2、商標為“奧普”的1批次HB317F 220V 1715W型浴室多功能取暖器樣品被檢出“耐熱和耐燃”不合格;

3、商標為“奧普”的1批次FD210C 220V~ 1100W型浴室多功能取暖器樣品被檢出“標誌和說明”不合格;

4、商標為“奧普”的1批次FB305B 220V~ 550W型浴室多功能取暖器樣品被檢出“標誌和說明”不合格;

5、商標為“萬喜”的1批次D301E 220V 1180W型(2013.04.17)浴室多功能取暖器樣品被檢出“標誌和說明”不合格。

奧普家居IPO前夕4款浴霸抽檢不合格 為業績玩轉資本騰挪術?

奧普家居IPO前夕4款浴霸抽檢不合格 為業績玩轉資本騰挪術?

上圖可見,前四款不合格產品,均是標稱為“奧普”的浴室多功能取暖器(即俗稱“浴霸”),這些標稱為奧普的不合格產品生產單位均為杭州奧普電器有限公司,被抽檢單位則來自台州市名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吳小洪(個體工商戶)。

招股書顯示,台州市名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為奧普家居2015年新增經銷商,當年,該經銷商銷售金額236.18萬元,毛利率54.55%。

此外,根據招股書,奧普電器目前為奧普家居的關聯方,為消除關聯交易,奧普家居於2016年底向奧普電器收購其商標權,收購後,奧普電器主營業務不再與發行人相同或相似,並於2017年6月起改名為杭州莫麗斯科技有限公司。

換句話說,自2016年底開始,奧普電器便不再銷售浴霸產品才是,自2017年中起,“奧普電器”已經不復存在了。但為何在2018年的抽檢中,依然能出現“奧普電器”生產的標稱為“奧普”的浴霸?

十萬加財經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此次抽檢公佈的具體細節中,包括了抽檢產品的規格型號,以上圖第一個產品為例,其規格型號為“QDP5020A 220V 2053W”,其中,“QDP5020A”在奧普家居招股書中可以被發現為專利名稱,該專利為一外觀設計,專利所有人為奧普家居。

同理,查詢發現,HB317F同樣為奧普家居所持有的外觀設計專利。

奧普家居IPO前夕4款浴霸抽檢不合格 為業績玩轉資本騰挪術?

奧普家居IPO前夕4款浴霸抽檢不合格 為業績玩轉資本騰挪術?

十萬加財經的質疑之一,是奧普電器與奧普家居雖然名義上清除了同業競爭關係,但實際上,奧普電器依然參與“奧普”浴霸的生產。否則,如何解釋奧普電器生產的“奧普”浴霸在2018年仍在市場上被抽檢出來?畢竟,“奧普”商標已經轉讓給了奧普家居,相關的專利號,也緊握在奧普家居手中。

當然,如果考慮是奧普電器生產的浴霸是積壓許久的存貨,這也是有可能的。但從這一點出發,十萬加財經則要質疑,奧普體系公司存在利用銷售渠道解決存貨,提升存貨週轉率,最終達到粉飾業績的可能。

為什麼如此說?若假設成立,因為從2016年底開始,奧普電器就不做浴霸業務了,因此,這批貨就應該是2016年底以前的產品。2016年底生產的浴霸,到了2018年4月,依然被公佈抽檢不合格?這說明奧普浴霸也不是特別搶手啊?

但依據奧普家居的招股書披露,其2016年、2017年的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為48天、59天,不足兩個月就可以清空存貨,遠高於行業可比水平。這又說明奧普浴霸是很受歡迎的。

奧普家居IPO前夕4款浴霸抽檢不合格 為業績玩轉資本騰挪術?

莫非,奧普電器的浴霸不如奧普家居的浴霸?還是,作為關聯方的奧普電器為了讓道奧普家居?抑或是標稱為“奧普”的產品,其銷售終端最後只能到達經銷商或者終端銷售的個體戶手中?即奧普體系公司利用銷售渠道解決了存貨,從而實現公司業績大漲。

收購一直“撿到寶”

除此之外,招股書披露,奧普家居在報告期內還有多次收購,從同一控制下的收購,到非同一控制下的業務重組,可謂多點開花。

十萬加財經整理發現,奧普家居非同一控制下的兼併重組包括收購浙江勁源資產、收購杭州博朗尼資產及業務、收購中山博琅資產及業務、收回杭州橙隆經銷權等。

但令人不得不起疑的是,在上述十萬加財經列舉的收購事項中,奧普家居的收購大多沒有出現任何溢價。

以浙江勁源為例,該公司原系奧普家居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後經奧普家居控股子公司協商,被後者收購。2017年1月8日,評估機構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結果為浙江勁源擁有的集成吊頂扣板業務相關資產的評估值為2229.11萬元,1月9日,雙方簽訂《資產轉讓協議》,收購價格為2229.11萬元。無溢價。後支付合計2608.06萬元轉讓款(含稅)。

此外,收購杭州博朗尼一事,評估機構在2017年3月6日給出的評估值為1931.78萬元,評估基準日為2016年10月31日。一個月後,雙方簽訂協議,以評估報告為定價基礎,以2017年3月31日實際盤點的情況確定為2060.66萬元。

再有,收購中山博琅部分資產,分為兩部分收購,第一部分評估值為1658.78萬元,約定的收購價格同樣為1658.78萬元;第二部分,評估值為911.36萬元,收購價格同樣為911.36萬元。

在收回杭州橙隆經銷商的經銷權交易中,經盤點,其包括存貨、設備、賬戶餘額、交接訂單等資產價值合計1224.08萬元,收購價格同樣為1224.08萬元。

若是劣質資產也就罷了,但從披露的業績來看,這些標的都是相當優秀的,特別是杭州橙隆代理權,營業收入1.38億元,利潤總額達到3545.39萬元。

奧普家居IPO前夕4款浴霸抽檢不合格 為業績玩轉資本騰挪術?

另一方面,十萬加資訊平臺還監控到,報告期內,奧普家居連續高分紅,2015年6月、8月、10月,分別分配利潤600萬元、1.99億元、1億元; 2016年5月、9月、10月,分別分配利潤3085萬元、2億元、1600萬元;2017年1月、4月,分別分配利潤 1.4億元、2.05億元。2018年4月,分配3960萬元。

合計以上,奧普家居在報告期內合計分配利潤9.36億元。對比此次擬IPO,奧普家居擬募資投入項目建設的資金總額為9.18億元。

有錢分紅,卻沒錢建設募投項目?還要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莫非分紅是為了IPO“輕裝上陣”?

對於以上疑惑,十萬加財經曾致電並郵件聯繫奧普家居試圖諮詢以揭開其中種種謎團,但對方回覆稱公司現屬於靜默期,不適合對採訪做出正面回應,與相關政策不符,一切請以招股說明書為準,十萬加財經也將持續關注奧普家居IPO最新進展。

文/十萬加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