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804年7月12日,美國開國元勛漢密爾頓身亡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1755年或1757年出生,成長於西印度群島,受當地人民捐款,到北美深造,入讀英皇書院。

美國獨立戰爭開戰時,漢密爾頓組織了一個炮兵團,並被選為團長。後來,他成為了總司令喬治·華盛頓的侍從武官,深得信賴。1794年,他起兵鎮壓反抗重稅的西部農民發起的威士忌暴動。1798年,漢密爾頓在XYZ事件後動員軍隊對抗法國,並被任命為一支新軍的指揮官。在美國獨立戰爭後,漢密爾頓被選為大陸會議紐約州代表。他辭去職務,投身法律界並創辦了紐約銀行。

漢密爾頓不滿意美國第一部憲法邦聯條例。在紐約州議會任議員間,漢密爾頓被派往安納波利斯會議作為代表,修訂憲法,但會議最終決定以新憲法代替舊憲法。在起草新憲法的制憲會議中,他是紐約州代表之一,也是唯一一個簽署的紐約州代表。為推動新憲法通過,漢密爾頓寫了一系列解釋憲法的文章,直到今日仍然是憲法解釋的重要來源。喬治·華盛頓任命他為財政部長。


漢密爾頓是喬治·華盛頓政府統治時期的經濟政策的主要構思者,其中重要的有:重建國家信用的計劃、建立國家銀行、建立關稅系統、與英國建立友好貿易關係。因為他的觀點有大批支持者,所以他於1791年創立了聯邦黨,併成為該黨的領袖,與由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麥迪遜主張維護州權、領導的民主共和黨對抗,成為美國兩黨制初型。

漢密爾頓推崇英國政制,但亦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強調要建立一個強力的聯邦政府,併成功說服他人,憲法的“默示權力”賦予了政府發行國債、承擔國家債務與創立美國政府所有的銀行的權力。以此為據,他開徵入口關稅,後來更開徵備受爭議的威士忌消費稅。

1795年由於婚外情暴露,漢密爾頓辭去財政部長一職,在紐約重操舊業。然而作為聯邦黨領袖他仍然參與政治事務,並在亞當斯內閣中有巨大影響力。1800年總統選舉中,因為私人恩怨幫助傑斐遜擊敗伯爾,使得傑斐遜當選總統,伯爾當選副總統。隨著1804年總統大選的接近,漢密爾頓再次反對伯爾參選。伯爾向他下戰書,要與之決鬥。7月11日兩人在新澤西州進行決鬥,漢密爾頓負傷,次日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