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近日,陝西漢中市某高中一重點班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被發現後,老師請家長到校解決。

家長趕到後,用鐵鉗將手機剪毀。事發後,網曝家長是被迫剪手機,校方提供了相關截圖表示,家長稱是自己生氣剪的,“氣的是恨鐵不成鋼”。

該視頻讀者們可以網上查查,確實是被家長拿老虎鉗剪掉了。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只是,這種看似很解氣的方式真的適合嗎?且不說,孩子都讀高中了,十七八歲的人了。難道不能好好溝通下嗎,非得用這麼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這樣往往適得其反!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孩子的高中時期,正好處於青春叛逆期,青春期的孩子的內在世界充滿了力量,好的引導,這股力量將會建設性發揮,如若處理不當,這些能量,成為隨時可以爆發的火山,整個家庭,甚至是他以後的人生都將會被波及。

那麼,我們怎麼和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呢?

親子溝通

對於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我們需要多參加孩子的活動。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忌談成績

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允許犯錯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孩子減負

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還要進行他們不願意的培訓,使得孩子們沒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鬆,這樣就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導致他們討厭生活、叛逆期提前到了,希望家長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也適當的給他們玩的時間。

學生教室玩手機,被老師沒收後,家長居然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