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管理:獼猴桃套袋及採收技術要點


獼猴桃也稱奇異果,果形一般為橢圓狀,早期外觀呈綠褐色,成熟後呈紅褐色,表皮覆蓋濃密絨毛,果肉可食用,其內是呈亮綠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紅色的種子。因獼猴喜食,故名獼猴桃;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是一種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的水果。

在獼猴桃種植過程中對果實套袋,對果實套袋能防止獼猴桃果面汙染、降低果實病蟲害的感染率、提高果實品質等都有很大作用。其套袋果價格高出未套袋果20%~30%。

獼猴桃套袋技術要注意 確定留果量:根據獼猴桃樹體生長狀況和果園管理水平,確定套袋留果量。中等生產水平果園,海沃德、秦美、金香等留果量為每畝220000~25000個。按收購商要求單果重90~110克,長蔓結果的多留中間果,每個花序留1個果,所留果要形正、個大,對畸形果和病蟲果一律疏除。所留果之間的距離為8~10釐米。

選擇果實袋:選擇用的紙套袋為黃色,透氣性好,有彈性,防菌、防滲水性好。其生產廠家必須是信譽好的正規廠家,有註冊商標,做工標準,袋底兩角有通氣流水口。原料以商品性好的木漿紙袋為好。袋的規格為長190毫米、寬140毫米,這種果袋適合所有獼猴桃品種。 獼猴桃套袋時間:獼猴桃花後40~50天果實膨大最快。按照獼猴桃大部分種植區的生態條件,套袋時間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比較合適,但必須在噴藥後進行。

獼猴桃套袋前準備:套袋前要在全園灌1次水,施1次追肥,以利於果實迅速膨大。要整理和選好紙袋,不合格袋不能使用。套袋前要將紙袋放在室內回潮,以便使用時質地柔軟,方便操作。獼猴桃果實套袋前除了要選好果實外,還需細緻噴藥防治病蟲危害。藥劑可選用25%丙環唑乳油7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柔水通4000倍液的混合藥液,殺菌治蟲。

還可噴施百菌清、代森錳鋅等殺菌劑,以及阿維菌素、吡蟲啉等殺蟲殺蟎類藥劑。另外,可針對缺素症發生情況,噴施硼、鈣、鐵、鋅等微量元素肥料,噴藥幾小時後方可套袋。若噴藥後12小時內遇下雨,則要及時補噴藥劑,露水未乾不能套袋。


獼猴桃套袋:獼猴桃果實選定後,將左手托住紙袋,右手撐開袋口,先鼓起紙袋,打開袋底通氣口,使袋口向上,套入果實,讓果實處在紙袋中間,果柄套到袋口基部。封口時先將封口處搭疊小口,然後將袋口收攏並折倒,夾住果柄。封口時不宜太緊,以免擠傷果柄。套袋時要注意提高效果。套紙袋負效應明顯,所套果色發黃,品質不如套膜袋果好。獼猴桃栽培者可在實踐中通過對比,擇優而用。

套袋獼猴桃採收技術   為了保證獼猴桃果實採收後的質量及安全無公害,採收前20~25天果園內不許噴灑農藥、化肥或其他化學制劑,也不再灌水。獼猴桃採果應選擇晴天的早晚天氣涼爽或多雲天氣時進行,避免在中午高溫時採收。晴天的中午和午後,果實吸收了大量的熱能尚未散發出去,採收後容易加速果實的軟化。也不宜在下雨、大霧、露水未乾時採收,否則果面潮溼,有利於病原菌繁殖侵染。

獼猴桃果實採收前,為了避免採果時造成果實機械損傷,採果人員應將指甲剪短、修平滑,戴軟質手套。使用的木箱、果筐等應鋪有柔軟的鋪墊,如草秸、粗紙等,以免果實撞傷。套袋果實在採果前3~5天,可將果袋去掉。去袋時間不能太早。如去袋太早,果實仍然會受到汙染,失去套袋作用。也可以帶袋採摘,採後處理時再取掉果袋。


套袋獼猴桃採收要注意   1、獼猴桃採果時用手握住果實,手指輕壓果柄,果柄即在距果實很近的區域折斷,殘餘的果柄仍然留在樹上。   2、獼猴桃採收時應分類進行,先採收生長正常的商品果,再採收生長正常的小果,對傷果、病蟲危害果、日灼果等應分開採收,不要與商品果混淆。

3、獼猴桃採摘時應輕拿輕放,減少果實的刺傷、壓傷、撞傷。儘量減少倒筐、倒箱的次數,將機械損傷減少到最低程度。要注意提前修平運輸道路,運輸過程中緩慢行駛,避免猛停、猛起,減少振動、碰撞。   4、採收下來的獼猴桃果實應運輸、放置在陰涼處,用篷布等遮蓋,不要在烈日下暴曬。 來源:中國農產信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