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我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咪蒙做了哪些惡?"一條點贊量不高的回覆我深以為然。

"咪蒙沒有做惡,只不過利用了惡罷了,真正的惡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

前天深夜,咪蒙老師在公號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對於楊超越,罵她,才是尊重她》來公開回懟GQ報道的文章《楊超越變形記:這不是我的世界》在講述這件事之前,我想先講幾個故事。

1.

去年九月,在我們學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一個女生因為被一隻我們學校的網紅狗追逐的流浪貓所抓傷,家長找到學校,學校出面將這隻狗帶走了,本來很平常的一件校園事件,因為一個學校知名的自媒體公開掛人在整個校園內掀起了波瀾。

一時對該女生的口誅筆伐此起彼伏,各種惡語相向,令人不寒而慄。人們紛紛譴責女生無事生非,導致"豆豆"被抓。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無獨有偶,6月18日,南京。

一位飯店老闆兩歲的小兒子被對街鴨脖店的泰迪咬傷,喝了酒的父親一怒之下摔死了咬傷人的狗。南航金城學院的一名同學在論壇上發帖稱:一名飯店老闆當街摔死泰迪,現場非常血腥。

一時間群情激奮,飯店老闆被人肉,手機幾乎被打爆,謾罵聲,唾棄聲不絕於耳。"道歉也沒用,騷擾從來沒停過。"一些所謂的愛狗人士號召學生們不去這家飯店吃飯,飯店慘淡經營。老闆的大兒子也收到了死亡威脅,一家人生活在網絡暴力的恐懼之下。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2.

電影《老炮兒》裡有這樣一個情節。

一群人圍在高樓之下,抬首仰望。民警強調不要圍觀,注意安全,配合工作。但是所有人都無動於衷。不少人嘴裡唸唸有詞"跳啊,孫賊~"

沒人在乎民警的大喊大叫"你們能不能安靜點!你們這麼亂會刺激到輕生者的!"

"這種人我見多了,在上面炸貓兒呢~"

"一咬牙,一跺腳,你到跳嘿~"

"你丫跳下來就舒坦了嘿~"

六爺回懟了幾句,轉身要走。

後面傳來了這樣一句話"這人誰啊,裝TM什麼好人?"

"你跳啊,你怎麼上去跳啊,我看你TM就是找抽。"

被掃了興的路人,悻悻地瞪了六爺一眼,沒有說話。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用心寫的劇情是假的,可類似的事兒是真的。

甘肅慶陽某高中,一名正值花季的19歲高三女生,長期被班主任猥褻,但卻無人關心、無人問詢、無人將她解救於惡魔的魔爪之中。

她也試著向人求助過,可是無果。嚴重抑鬱的她,走上了天台,準備告別這個世界……

或許,她還有一絲生的希望;或許,她對這個世界還有些許留戀,才會在天台上苦苦掙扎了4、5個小時,進行了一番心靈拉鋸戰。

消防員緊緊攥住她的手腕,循循善誘地疏導她,我相信他此時他只有一個信念,只要他不放鬆一絲一毫,他就能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

可是,與此同時,吧中的跟帖裡,卻凝聚了最大的惡意。

"跳啊,都好幾個小時了還不跳。"

"倒是跳啊,坐那兒猶豫什麼。"

"要跳快跳,還等著接孩子。"

女生還是跳了。

滿足了所有看客們的期待。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3.

好了,話說回咪蒙老師。

不得不說我很佩服咪蒙老師,文風犀利,針針見血。

在評論楊超越參加《創造101》的兩篇文章中,有理有據,讓人啞口無言。

《你們這些人,憑什麼罵楊超越?!》

憑我們有正!義!感!

今天的文章寫完了。

在文章的PS裡,陳列了無數事實,細數了"楊超越"的種種不是。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節選自《你們這些人,憑什麼罵楊超越?!》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節選自《你們這些人,憑什麼罵楊超越?!》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節選自《你們這些人,憑什麼罵楊超越?!》

講真,我沒看過《創造101》,也分不清誰是楊超越,哪個又是吳宣儀。

同樣,我也討厭甚至痛恨咪蒙老師筆下所寫的"楊超越"。

但楊超越真的就是咪蒙老師筆下的"楊超越"嗎?

《101》總決賽後,GQ報道用相對溫和的方式在其文章《楊超越變形記:這不是我的世界》中給讀者展現了"楊超越"的另一些側面。

但我也不能完全認同楊超越就是GQ報道中的"楊超越"。

事已至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這樣蠻好。

眾聲喧譁展現不同的側面才能讓人有準確的判斷,形成自己的觀點。愛楊超越也好,恨楊超越也罷。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也有權利選擇自己站在那個隊伍之中。而且即使這樣,我們依然不瞭解真正的楊超越到底是什麼樣。

但咪蒙老師又一次顯示出了自己"劊子手"的面目,回懟了一篇《對於楊超越,罵她,才是尊重她》。哦,對了,這裡我用了一個""字。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節選自《對於楊楊超越,罵她,才是尊重她》

文章字字誅心,發人深省,強勢地將楊超越置於死地而且毫無招架之力。

但咪蒙老師好像忘了些什麼。

哦,對了。我一直在用楊超越和"楊超越",沒有引號的楊超越是楊超越本人,而有引號的楊超越是楊超越在不同文章和節目上體現出的人設。

我們懼怕被標籤,卻又樂此不疲地貼標籤。沃爾特·李普曼曾言,成見系統一旦完全固定下來,我們的注意力就會受到支持這一系統的事實的吸引,對於和它相牴觸的事實則會視而不見。

我們是痛恨她筆下的"楊超越",因為她只因為哭,能夠取得所有人都得不到的東西。

但我們同樣也會同情GQ筆下的"楊超越",因為這個姑娘受了很多苦,才走到了幾天這一步,有了今天這樣的性格。

我相信咪蒙和楊超越是不認識的,所以才有了她關於她的兩篇文章。如果認識,我相信咪蒙老師斷然不會草率地說出這些話。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節選自《你們這些人,憑什麼罵楊超越?!》

在《你們這些人,憑什麼罵楊超越?!》一文中,咪蒙老師說,這樣的楊超越,人氣卻一直很高,這背後的東西很讓人惶恐。她通過引用小撒"追星就是追自己"的一段話,得出結論一想到很多女生都想成為楊超越這樣的人,是不是非常可怕!!!!

她點出了一方面,可怕的不是楊超越,而是很多人都想成為"楊超越"。可怕的是楊超越的粉絲,無論是留言還是給她投票,大多都展現了一種比較歪曲的理智。

但是從來都沒想過楊超越為什麼是"楊超越"。

楊超越算是娛樂時代裡的一個犧牲品,楊超越背後的很多人,都想利用她賺取了足夠的熱度話題和流量,她本身沒有足夠的自我意識,讓網絡推著走,其實也是一種可悲。

GQ那篇文章的評論區有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很好的解釋了很多人喜歡也好,討厭也好的看法。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節選自《楊超越變形記:這不是我的世界》評論區留言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節選自《楊超越變形記:這不是我的世界》評論區留言

芥川龍之介在《河童》中有一段話:既無人反對打碎偶像,也無人不願成為偶像。說到底,很多人只是討厭將不具實力的楊超越卻獲得了與其不匹配的成功僅此而已,討厭的是楊超越背後的那股看不見摸不到深不可測的力量,而並不是楊超越這個姑娘,因為她和大多數人有幾分相像。

而咪蒙卻如同一個嫻熟的劊子手,手執輿論這把明晃晃的鋼刀,將楊超越這個姑娘推上了斷頭臺。

上面說到,咪蒙老師又一次顯示出了自己"劊子手"的面目。事實上,咪蒙操控粉絲情緒的能力已經到了駕輕就熟的地步。八個月前的江歌案,無論劉鑫多麼混蛋,也理應先讓其接受法律的審判,而不是先接受媒介審判。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這個眾聲喧譁的時代,信息的海量化傳播和事實的碎片化拼湊讓真相變得難以觸碰又姍姍來遲。"人人手持心中的聖旗,滿目紅光地走向罪惡"伏爾泰的這席話恰是對現實很好的映射。

咪蒙老師一手掣女權主義大旗,一手執公眾情緒的大刀,好不威風。

4.

哦,對了,上文所提到的幾個故事的後續是這樣的。

沒有多少人關心過女孩的傷勢嚴不嚴重。也很少有人問被抓走的"豆豆"的歸宿是怎樣的。那家掛人的自媒,將推文一刪了事,沒有絲毫的歉意,若無其事。被貓撓的姑娘,那幾天焦慮,失眠,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

好像也很少人瞭解過,事發前兩家關係向來不錯,事發後在民警的調解下,雙方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很快達成了諒解。摔狗老闆的妻子,在"全家死光"之類的信息狂轟濫炸下,遵從了"人命換狗命"的要求,在房間裡割腕自殺。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六爺轉身離開,心臟病突發,癱倒在街頭,被圍觀的路人嘲弄"碰瓷"。

女生她跳下來之後,有人附和道"那就對了,這樣才沒白費大家等了四個小時"。圍觀的群眾,該接孩子的奔赴了幼兒園,該遛彎的繼續在街上游蕩,這場"真人秀"夠他們連續發好幾條朋友圈博人眼球了,夠他們在晚上吃著烤串喝著啤酒和朋友們的談資了。

再後續是這樣的。

那些口誅筆伐的同學們忘了自己曾經在評論區裡舌戰群儒。

飯店老闆一家正打算轉讓,發恐嚇的很多同學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

跳樓的人命再也挽救不回來了。

很少有人會深究事件背後的事件,只是圖一時口舌之快,逞半天匹夫之勇。

更不會知道,輿論暴力,無異於借刀殺人。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劊子手“咪蒙”,還有劊子手甲,劊子手乙,劊子手丙,劊子手丁....

悲劇發生時,參與暴力的每一個網友,都是死神的幫兇;冷眼旁觀的每一個看客,都是在參與殺人。

可是,真正悲哀的是,我們都不曾意識到我們也是壓死駱駝的一根稻草,哪怕不是最後一根。

"咪蒙沒有做惡,只不過利用了惡罷了,真正的惡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說:群體的情緒是極端的、衝動的、偏執的、專橫的、群體埋葬了所有的懷疑精神與獨立意識,他們只臣服於激烈的言辭、虛假的形象。人人手持麥克風的時代可以是喜劇也可能造成悲劇。

想置楊超越於死地的不止是劊子手“咪蒙”

所以我們對網絡治理充滿期待。

對杜絕網絡暴力充滿期待。

對網絡社會的良性發展充滿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