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为什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的决定,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1984年为什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会议建议: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重要步骤。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什么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呢?

1984年为什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首先,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许多领导人亲自到经济特区考察,调查了解问题。1984年1月24日至26日,邓小平带领王震、杨尚昆到深圳特区视察之后,亲笔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再次表明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1984年2月间,邓小平视察回京后,同几位领导人座谈,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以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根据这一意见,这一年的年中,中国政府决定对外开放北起大连、南至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也就是说,经过经济特区的成功试验之后,中国开始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开放14个沿海城市,实行了特区的一些特殊政策,这样,就从北到南形成了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仅次于特区的第二个层次,成为加快经济建设的战略阵地,担负起支援和带动广大内地经济发展的重任,为现代化建设发挥先导作用。

其次,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具有良好的开放条件。

1984年为什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这些沿海城市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在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既有外贸条件,又有与广大腹地经济协作的网络。这些城市和四个经济特区以及海南岛,从南到北,联成一线,形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些地区开放后,既能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支援全国,又在内外交流过程中总结经验向内地推广。这样做可以更多更快地积蓄力量,带动内地经济发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放14个沿海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重要步骤。

再次,邓小平认定开放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坚定了党中央进一步开放的决心。

1984年为什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当今世界时代特征的高度概括。不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开放不只是中国的历史命运,更是中国人民的现实选择。放眼寰球,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社会背景下,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在国际上引起了良好的反映,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界人士纷纷来到这些城市和地区考察和洽谈业务,使这些城市和地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关系得到迅速的发展。

1984年为什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总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使之成为吸收、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经验、传递经济信息的基地,成为内外交流、工农结合,城乡渗透、现代化开放式的富庶地区,从而带动内地,使内地与沿海共同发展,从而更快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