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句子看一眼就很喜歡,句句戳心~(最近的讀書文摘)

這些句子看一眼就很喜歡,句句戳心~(最近的讀書文摘)

最近雜七雜八看了很多書,有很多喜歡的句子,跟心靈有強烈的融合感和碰撞感,遂摘錄下來。

句句戳心哦~

1.青山原不老,為雪盡白頭。

2. 山清水綠,回聲悠長,而你走過四季,走過青黃,走過燈火和暗湧,終於走到我的身旁。

3. 開始時捱一些苦,栽種絕處的花,幸得艱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

4. 坐對荷花兩三朵,紅衣落盡秋風生。

5. 突如其來,開場不經意。人山人海,散場不得已。想東想西,一顆心分居兩地,離場了依然很入戲。

6. 對於一種生活不要輕易說三道四,不符合你世界觀的事情,只要合法又不違背道德,任何抨擊都屬於無知。

7. 在最難熬的夜晚,看見日出,發現自己也可以再開始。在最孤單的山腰,等到雪停,原來迷路也能夠有風景。有時候解決生命裡大難題的,往往不是知識賦予你的邏輯,而是世界賦予你的通感。

8. 可能學習成績一般,還被留堂過。可能戀愛經歷一般,還被劈腿過。可能工作職位一般,還被咆哮過。可能身材長相一般,還被忽略過。就因為還活著,按自己方式活著,能哭能笑能吃能睡能玩命,所以,我們不是末等生,我們是一等兵。

9. :“任何事情都有輪迴,每年都有春、夏、秋、冬,所以人總要走到冬天,因此,你會更加珍惜春天、夏天、秋天,在冬天的時候,你知道收場是必須的過程。”梁冬的悲觀讓人透不過氣來,可他卻說,“正因為你懂得了終極的悲觀,才在這個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去盡情地生長、體會、享受。”他不願意見到被迫的收場,不願意見到冬天的到來。

10. 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

11. 在哪裡存在,就在哪裡綻放,不要因為難過,就忘了散發芳香,不緊不慢,不聲不響,不卑不亢。

12. 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13 一別之後,兩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卻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斷,十里長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勝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14. 生活上,我覺得人人平等,誰都可以做朋友。但思想上,我不需要任何一個朋友來扯我的後腿。————《要麼庸俗,要麼孤獨》叔本華

15..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16. 我們一路奮戰,其實並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17. 天空高遠明淨,陽光暖黃透明.。

18. 當一個人找到自己開始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完成別人的期待而活,他的生命才有了開花結果的可能。

19. “抱慰”:我不問就知道你的痛,我陪著你,好讓你能面對你的痛。對哭泣的態度,也是中國父母乃至所有中國成年人對待感受的態度。哭,像是罪過;談感受,像是羞恥。

20. 慈航法師圓寂前,留下了遺囑:“奉勸一切徒眾,時時反省為要。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法性本來空寂,因果絲毫不少。自作還須自受,誰也替你不了,空花水月道場,處處時時建好。 望爾廣結善緣,自度度他宜早。”慈航法師和九華山的大興和尚是圓寂後扔保留肉身的兩位大師。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詬淨,菩提影現中。

21. 1、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處都是好處,這才是解脫。2、你什麼時候隨緣,什麼時候就順利。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3、事情本身沒有好和壞,好壞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執著。4、真正隨緣了才能順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5、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變命運的方法。

22. 只有經歷過某些相似的事擁有過某些相同的情緒,才有資格說,我理解你。

23. 我們總是可以在一堆灰燼中尋找火星,在一片廢墟中尋找生機,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的人,並不怕赤手空拳的再來一遍。你如磐石,世事如流水。什麼都在變化,什麼都可以變化,只有自己創造自己世界的規則,才能保持恆久不變。

24. 白石為憑,明月為證,我心相許,今後天涯,願長相依,愛永不移。

25. 你來的那天春天也來到,風景剛好。

26.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27.一疏一飯,車水馬龍,山裡的樹,河裡的魚,我身邊的你。都好,都該被平靜地深愛。

28.人間有味是清歡,內心有很大深情的人,往往恬淡。我所能見識到的最深的情感,就像藏在深海里的暗湧,沉靜卻有力量。

29.願我們,成為彼此的沃土,互相紮根,茁壯成長。願我們,因為婚姻獲得更多自由,成為真正的自己,並從此,在人生的路途上無所畏懼。

30.其實最好的關係,不是接受和給予,不是束縛和羈絆,更不是犧牲和將就,而是彼此付出,彼次欣賞,彼此成就。

摘錄人:徐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