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在巨大行星內部有一種冰 它的溫度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超離子冰”是一種全新的固液共同體,它的密度能夠達到水的60倍,同時溫度和太陽表面相差不大,目前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製造了這個“超離子冰”,之前這種形態的產品僅僅存在於天王星或者海王星內部。

科學家稱在巨大行星內部有一種冰 它的溫度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來自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Marius Millot最新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實驗室的研究為“超離子冰”提供了實驗依據,同時檢測器也檢測到了這種產品並不是模擬產品而是真真實實存在著的。

科學家首先需要做的是就是用激光將水壓縮成立方晶冰,壓力為25000倍大氣壓,同時研究人員使用強力激光驅動,進一步壓縮結構,從而製成了這種“超離子冰”。

科學家稱在巨大行星內部有一種冰 它的溫度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超離子冰”是固態和液態的共存體,它的密度是普通水冰的60倍,它的溫度上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這是超離子冰——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實驗室中將其製造出來。

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Marius Millot在實驗室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研究為“超離子冰”提供了實驗依據,表明這些預測不是基於模擬中的人工產物,而是在特定條件下捕捉到了水的異常反應。”

Millot是這項新研究的領導者。

科學家稱在巨大行星內部有一種冰 它的溫度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科學家稱在巨大行星內部有一種冰 它的溫度幾乎和太陽表面一樣高

這種冰比普通水冰的密度要高的多,它只能在極熱的環境和壓力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如在巨大行星的內部。

整個製冰過程非常複雜,首先,研究小組先將水壓縮成一種超強的立方晶冰,它的晶體形態與普通冰塊不同。

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使用了鑽石砧細胞,使其每平方英寸的壓力達到36萬磅(約2.5億噸),這大約是地球大氣壓力的25000倍。

接下來,研究人員使用激光驅動的電擊,進一步加熱和壓縮結構,每一個水晶冰結構能接收到超過六束激光的100倍的高壓。

研究人員原本預計超離子冰非常不穩定,認為一旦做好了就必須迅速地分析其光學和熱力學性質,因為理論上在壓力波釋放壓縮和水溶解之前,他們只有極短的時間來完成這項工作。

結果他們發現這種“超離子冰”只有在華氏4725度(2607攝氏度)且每平方英寸的壓力達到了2900萬磅的情況下才會融化,狀態非常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