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創新「微權力」治理漸顯成效

寧國訊 今年以來,寧國市創新“微權力”治理機制,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並漸顯成效。

寧國創新“微權力”治理漸顯成效

提高“微權力”治理站位。聚焦寧國市直局以上單位、鄉鎮(街道)、村(社區)、科室、站所、服務窗口等基層單位,重點以群眾反映強烈的惠民政策執行、專項資金管理、農村“三資”管理,執法、公共服務,工程建設等作為“微權力”清單內容。在相關基層單位成立相應“微權力”治理工作機構,並注重分步推進,將專項治理分為摸清家底、建章立制、監督檢查、整改提升四個階段,分行業、分系統、分領域實施推進。

釐清“微權力”邊界。一方面,各鄉鎮(街道)和市直各局以上單位黨組織結合本單位“三定”方案,負責將管轄範圍內“應實施對象”的統計彙總上報至“微權力”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目前彙總上報《寧國市“微權力”治理實施單位目錄》88份。另一方面,針對前期已納入或更新的《寧國市鄉政府權力清單目錄》的權力事項,固化責任到具體實施或經辦部門,對還未納入清單目錄的權力或服務事項,堅持問題導向,廣泛徵求意見,認真梳理歸納。與此同時,釐清基層幹部崗位職權,將農村“三資”管理、工程建設、徵地拆遷、保障求助等日常工作和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納入清單目錄,現已梳理“微權力”清單943項,包括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確認、其他權力等事項。

編織“微權力”籠子。各鄉鎮(街道)、市直局以上單位通過集體商議、走訪服務對象和群眾、徵求意見及建議、召開服務對象代表座談會等方式,編制各項權力運行的工作規範和流程,切實將“微權力”裝進“籠子”,切實做到“微權力”事項名稱、具體實施的責任主體、權力事項的來由依據、權力運行的操作流程、運行過程的公開公示、違反規定的責任追究“六個”明確。現已繪製“微權力”運行流程圖340餘張,避免權力暗箱操作的弊端。同時加強廉政風險點梳理,實行權力分解、權力制衡,進行制度、機制的關聯設計,對標制定風險防控措施。目前,共排查風險點760個,制定防控措施564條。

嚴厲懲治“微腐敗”。全市紀檢監察機構針對“微腐敗”易發多發領域環節,拉網清理扶貧、救災救濟、公共服務、惠農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微問題”,對症下藥,標本兼治,重點解決庸政、懶政、怠政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抓起,堅持具體領域整治和剛性執行制度相結合,堅持執紀問責和教育引導相結合,正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持之以恆開展“滅蠅”行動。2018年以來,受理排查“微腐敗”問題線索22起,查處問題7起9人,其中,組織處理4人,黨紀政務處分5人。(梁鳴 特約記者 胡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