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材料作文「心如止水」寫作導引

高中語文:材料作文“心如止水”寫作導引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年老的智者,讓一位年輕人列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年輕人列出了自己內心向往——愛情、才華、權力、財富和聲望等。但是,智者卻認為還缺少一樣是最重要的。智者說,如果你缺少這一點,你所擁有的都會變成可怕的痛苦,成為你整個人生中難以承受的沉重累贅。於是,智者將他所有的答案劃掉,然後鄭重其事地寫下了幾個字——心如止水。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得抄襲;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導引】

文題是針對現實生活中人們浮躁、貪婪、逐利的現狀設計的。要寫好這篇作文,首先要把握作文材料的內涵。在材料中有兩個關鍵詞,即美好事物和心如止水,同時也給我們的構思和立意設定了前提。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不妨從以下角度來展開聯想和思考:(1)何為心如止水?心如止水並不是心如死水,並不是讓我們對一切漠不關心、無動於衷、毫無熱情、冷若冰霜。心如止水實際上是指心靈寧靜、內心平和、甘於寂寞、淡泊名利,如埋頭治學、潛心科研的學者,如雖平凡但依然專注本職工作的人,如盡職盡責、不貪慕榮華富貴的幹部等等。(2)為何心不能如止水?不能心如止水,實際上就是心靈的躁動。其主要原因有三條,一是心中不平,滿腹牢騷,怨天尤人;二是心中浮躁,心中充滿驕氣和躁氣;三是心中有慾念,貪慕榮華富貴和名利。心靈的躁動會讓人在種種名利誘惑面前難以把持,汲汲於富貴,心神不寧,躁氣附身,學不進,坐不住,臥不寧,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心靈充滿了噪音、雜質,終致荒時暴月,終年無收。(3)心如止水有什麼作用?只有寧靜的心靈才能過濾淺薄,沉澱浮躁,才能誕生不朽的思想,長出精神的果實,心靈寧靜者雖沒有重權厚祿,浮華如雲。卻有一份心平氣和、靜心鑽研的心境,並憑藉聰明的心智和智慧的積澱,勘破一些俗事,收藏一些永恆,經營出一片精神的天地。(4)如何做到心如止水?面對社會的喧囂,我們不要做招搖的枝柯,而是如靜默的根系,深扎土中,不為風雨所撼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不隨波逐流,不迷失自我,不急功近利,在紮實奮鬥中體味人生的真諦。

【擬題列舉】

給心靈降溫、以靜應變、心如止水、寧靜以致遠、守望寧靜、心遠地自偏、守護心靈莊園。

【誤區指津】

1.信馬由韁。有的學生審題時沒有確定文體,寫作時隨意揮灑,信馬由韁,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記敘喜歡說理,議論偏好描述,說明又穿插抒情,誤以為這是展現個性,展示風采,結果讓人分辨不清文章是什麼文體,最終被打入文體不規範的行列。

2.羅列材料。在行文時,有的學生為了讓內容“豐富”起來,把與材料中“心靈寧靜”有關的事例不加思考地一個個照搬羅列上來,並且缺乏具體的分析議論,使得文章沒有層次感,結構不分明,內容沒有深度。

3.泛泛而論。因受思想認識的約束,有的學生往往對“心靈寧靜”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對外在現象大說特說,所引用的事實也停留在同一層面,無法深入到事物的內部,無法由此及彼地說開去,以致分析膚淺,泛泛而論。

【素材鏈接】

1.寧靜,是一種典雅的氣質,一種古樸的情懷。細細品味那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就彷彿置身於一個幽靜的小院,在擠滿花蕾的樹下,品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抒幾句深情的感悟,傾聽那四季花開的聲音。或許在某個苦雨孤燈的夜晚,乘著一葉詩的扁舟,搖進那古色古香的荷花叢中,輕吟“留得殘荷聽雨聲”,感受那份純淨似水的清涼與感動。也許這些會讓人覺得平凡,但平凡也有高雅的風度。

2.回眸中華五千年曆史,一顆顆寧靜的心散發出淡而獨特的芬芳。莊子,以他淡泊的心摒除著來自外界的是非曲直,功名利慾,笑看天上雲捲雲舒。他是一棵樹,一棵孤獨的樹,一棵深夜裡看守心靈月亮的樹。在他那裡,我看到了一棵不因名利榮譽而改變跳動速率的心,一顆厚重寧靜的心。

3.《江雪》中的垂釣者也許是寧靜心境的最美描繪。冰天雪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把竹竿,一身蓑衣,“獨釣寒江雪”。他的心,一定也靜得如一片冰雪的世界,沒有波瀾起伏,沒有濁浪滔天。在這樣的境地垂釣,而今又會有誰呢?放下一切世俗的紛擾,放棄一切身外之物的牽絆,當莊子垂釣於濮水,陶淵明採菊於東籬,李白把酒臨風,邀月與共,歐陽修寄情山水,與民同樂,他們便擁有了寧靜而致遠的內心世界,他們便獲得了心靈的永恆。

4.寧靜是一種富有詩意又令人神往的狀態和境界,它需要追求也需要尋找。梭羅找到了,在瓦爾登湖畔,耕種漁獵,潛心思考寫作,那是一種心靈的寧靜。陶淵明找到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是出世的寧靜。竹林七賢找到了,隱身修篁,借酒狂歌,糞土王侯,那是狷介的寧靜。諸葛亮找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是淡定的寧靜。

5.美國作家梭羅曾孤身一人,遠離塵囂,在瓦爾登湖畔住了兩年多。每日心領神會地欣賞平靜的湖面,他的心緒也同樣平靜如水,澄澈透明。正是寧靜的心境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從而寫下了充滿寧靜、恬淡、智慧的世間名作——《瓦爾登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