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染料變成特效藥的發明家——格哈德·多馬克

把染料變成特效藥的發明家——格哈德·多馬克

磺胺的發明,挽救了成千上萬病人的生命。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種神奇的藥物,最初竟然是一種漂亮的染料。最早發現那種染料具有殺菌作用的人,是德國生物化學家格哈德·約翰內斯·泡爾·多馬克。

多馬克於1895年10月30日出生於德國勃蘭登堡的拉戈。

20年代後期,一心要在醫藥行業中施展身手的多馬克進入了工業界,為德國染料界的一家大型企業I.G.染料工業公司工作。多馬克之所以進入I.G.染料工業公司,並非是他改變了自己的志向。他的目的是要利用該公司優越的科研條件,從染料中尋找新的藥物。

從染料中尋找藥物,這並非天方夜譚。當時人們還沒有發現藥物的分子結構和藥效之間關係的規律,不能有效地合成新的化學藥物。因此,人們要尋找新的藥物,只能採用“篩選法”,即逐個對各種化合物進行篩選,以確定它們是否具有藥效。而染料本身大都是化合物,因此檢驗染料是否可作為藥品來用,在當時被認為是尋找新藥物的途徑之一。正因為這樣,多馬克才來到I.G.染料工業公司,領導該公司的一個實驗室做藥物篩選工作。

用“篩選法”選擇新的藥物,工作量大,效率低,沒有一定的意志和毅力,是做不好這項工作的。自從德國細菌學家歐利希通過逐個篩選含砷類有機化合物,於1907年得到有效治療梅毒病原體的新藥606,開創了化學療法之後,許多化學家、藥理學家步他的後塵,艱難地用逐一實驗的方法,去尋找理想的有效抗菌藥。20多年過去了,他們的汗水匯成了小河,可收效卻不大,只找到了阿的平、撲瘧喹等幾種治療瘧疾的藥物。現在,多馬克也成了這支找藥隊伍中的一員。

就在多馬克他們尋找新的藥物陷入困境之際,一個意外的機遇擺在了他們的面前。當時,有一種新合成的染料,它的商品名稱叫“百浪多息”,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橘紅色的化合物。這種染料在市場上銷售前景頗為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