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校長:想靠語文得天下,千萬不能錯過這個」關鍵時期」!附暑期閱讀習慣養成實用攻略!

今年中高考成績已經公佈,

分析成績單可以發現——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

一、分數扁平化,考生成績捱得很近,同分情況比較普遍;

二、得語文者得天下。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

比如——

瑞安市張楚衣,高考成績718分,浙江省高考分第一名。

語文131分、數學147分、外語140分、物理100分、化學100分、生物100分。

杭州市洪揚,高考成績713分。

語文122分、數學146分、外語145分、物理100分、化學100分、生物100分。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

☞最明顯的現象是——

低段位拼選考,

高段位拼數學,

語文決定巔峰。

新高考開始後,得語文者得天下的時代真的來臨了!(可參見往期推送:高考語文難?政策早就告訴你,你卻在打無準備的仗!)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改革已成為“噩夢”。

其實,語文改革的趨勢從2013年就開始了。2013年起,中高考的整體難度有所下降,用數理化拉開差距變得越來越難,語文的區分作用因此而更加顯著。

語文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總成績的高低。語文,是各科當中區分度最大、偶然性最強的一門學科。對同學們來講,也是最難以把握、難以捉摸的——與確定性、客觀性強的數理化相比,語文學科特有的主觀性總使人有幾分忌憚。

說“得語文者得天下”,並非僅僅強調語文這一門學科而忽略其他學科。事實上,其他各科中,區分度最大的題目也往往是在考驗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這兩種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語文的學習。

因此,語文是所有科目的“幕後黑手”。為什麼“我身邊語文好的學霸為什麼門門都好”,其中奧妙就在這裡!

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全國語文名師許濤給小學生家長做過一個講座。他說:“新高考實施後,語文會成為拉分的一門學科,分數考得高的有130多分,而分數低的只有90多分!”

更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一個高中校長,他卻認為:

"想靠語文得天下、贏高考,必須從小學開始抓!”

"沒有閱讀習慣和興趣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卓越的人可能性幾乎為零!”

"小學六年是學好語文的最好時機,小學六年不好好學語文,今後學好語文的概率直線下降!”

"小學期間一定要大量閱讀,進入初高中閱讀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位語文名師兼名校副校長的資深教育者給小學生家長的忠告:

許校長說,在新高考政策下,學生們越來越緊張,進入高一就要面臨高考,各類考試數量大增。為了應付接踵而至的學考、選考等考試,學生幾乎沒有時間顧及語文基礎能力的訓練!

所以,小學階段一定要學好語文,小學階段語文沒學好,今後能學好的概率會大大下降!

小學六年是大量閱讀的最佳時間,進入中學後,你會發現閱讀時間越來越少!

許老師說,他教了14年的書,發現近年來學生的閱讀水平直線下降,很多初中不鼓勵學生閱讀,這很可怕!

如果孩子沒有閱讀習慣和興趣,那他取得卓越成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學語文最重要的是培養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對孩子的未來有多重要?

參加多次中高考改卷的言芳老師感慨:當前的政治主觀題可以當閱讀理解題做了,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很佔優勢。

換句話說,閱讀不好的孩子不僅語文拿不了高分,政治、歷史,甚至需要讀懂題意的數學等科目的成績也會受影響

喜歡閱讀的孩子,詞彙量更豐富,擁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情商也會更高。原由很簡單,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是用語言思維的動物,語言越清晰,思維就越清晰;而且喜愛閱讀的人,在分析問題、陳述問題和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比從不讀書的人快得多。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只要在關鍵時候稍加點撥,他的分數就突飛猛進。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

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習慣的超實用攻略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

閱讀,等到中學再開始重視,顯然是已經來不及了!只有從小培養,它才會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久而久之,書會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

如何讓孩子喜愛閱讀、快樂閱讀呢?家長們可以參考下面這些技巧和法則。

1、以身作則,放下手機,拿起書本

先看看下面幾個情況你都中招了嗎?

每天在家大多時候手裡拿著手機或平板刷朋友圈、看視頻,玩電腦遊戲;

陪孩子出去玩,車上或走路的時候也會時不時拿著手機點來點去;

經常在工作、家務或很累的時候,把手機或平板給孩子當玩具玩。

孩子最強的能力是模仿,你的行為和習慣,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鏡子,你怎樣去做事,孩子就會怎樣去模仿你的行動。

因此如果孩子不愛看書,很大原因在於家長。研究顯示,很多家長在晚飯後就看電視連續劇,很少閱讀文字類的東西。所以孩子也很少看書,而且容易跟家長一起看電視。

培養孩子的閱讀喜歡,家長們除了不要在孩子面前玩電子產品,還要跟著孩子一起拿起書本。

2、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和氛圍

閱讀環境很重要,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和參加閱讀活動,感受良好的閱讀氛圍。

當然,家庭還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地方。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單獨的書櫃,準備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兒童書籍,讓孩子在家裡隨時隨處都能找到合適的書去讀。

當孩子玩累了或是坐下來安靜的時候都會很容易地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愛看的書翻上幾頁,慢慢就會喜歡上閱讀了。

3、鼓勵孩子讀後“說來聽聽”

在閱讀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來聽聽”,這樣能增加孩子的溝通和表述能力。孩子們只有暢所欲言地談論自己所閱讀的書,在互相討論中形成自己的理解,閱讀才是有價值的。家長要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接受他說出來的一切,不管是對是錯。

久而久之,孩子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觀點,自主思考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著將觀點寫出來,意識到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

孩子嚐到甜頭後也會更有成就感,從而愛上閱讀。

有位爸爸是這樣做的:“每次我讓孩子看書,他都以功課忙為理由,一律拒讀。但我卻找到了他的一處軟肋,就是他的作文差。一次他在寫作文之前,我先讓他看了一本書,讀一遍,記一遍,讓他將所有能理解的詞彙儘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結果,老師的評判是‘語言生動感人’。於是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寫好文章的方法,自己便主動找書來讀。”

4、堅持每天給孩子讀書講故事

兒童閱讀分為不同的階段:親子共讀、自主閱讀。親子共讀這個階段非常重要。研究顯示:一個兒童聽父母講故事的時間長短,與他數年後的閱讀水平呈現相關性。

你每天給孩子朗讀故事,能讓孩子瞭解更多的詞彙、並且能提高其理解速度,讓孩子接觸更大的世界。大量研究證實,給孩子朗讀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

美國教育的秘訣之一就是每天給孩子朗讀20-30分鐘。給孩子講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把孩子抱在懷裡讀,這會把閱讀和寵愛連接起來。只需幾個月就會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好處,並愛上閱讀。

講完故事之後,可以根據孩子的反應來判斷孩子的變化。當你的孩子開始要求你朗讀更長一點的故事時,說明他們可以集中更長時間的注意力;從對孩子的提問,判斷孩子是否已經能理解複雜的情節。

5、不宜過早強迫孩子自主閱讀,特別是閱讀文字書籍

很多家長讓孩子在4、5歲就開始識字、閱讀文字書籍,以便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這種搶跑其實大可不必。

我們的大腦發育有特定的時間表,而且每個區域的成熟時間不同。5歲之前大腦的每個區域都是獨自發育,5歲之後整合能力才開始陸續發育,而閱讀所需要的正是各區域的整合能力。因此,多數兒童的閱讀技能大約5到7歲之間才能獲得。

英國一個研究閱讀團隊做過一個實驗,發現5歲開始學習閱讀的兒童,並不比7歲開始學習閱讀的兒童優秀多少。所以,過早讓孩子進行文字閱讀並無過多益處。

孩子的閱讀能力在四、五年級時才會達到一定的程度。

在那之前,孩子能聽懂一個情節複雜、曲折的故事,但看不懂。

6、多讀原著,利用小說改編的電視電影

很多家長都覺得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沒有原著好,希望孩子能去讀讀書而不是看電視劇。

下面是一位家長的例子——

以前演電視連續劇《圍城》的時候,她就總是跟孩子說電視哪裡改編得好,哪裡有出入,哪個人物比較具有原創性,哪個人物不同於原著。

於是孩子便有心去翻看一下錢鍾書的原著。那是他第一次將一部長篇小說看完,覺得受益匪淺,之後孩子便在電視作品與純文學作品中找到了一塊閱讀的天地。

7、根據孩子的興趣,引導和吸引孩子閱讀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給孩子買了很多書,但孩子卻很少看書。因此就斷定孩子不喜歡閱讀。

果真如此嗎?這很有可能是你沒有讓孩子讀到他喜歡的書,沒有體會到閱讀的興趣。

很多孩子都是追星一族,喜歡跟隨明星行動。不妨聽聽這位媽媽說的:"讀書如果像聽流行音樂一樣,我們家小孩子肯定熱情高漲。“

一次,這位媽媽在孩子收藏的歌星卡上看到明星的個人檔案,不少歌星都有很高的學歷,而且他們愛好的第一項就是讀書。她把這些告訴孩子,偶像的喜好讓孩子也像模像樣地讀書。

8、閱讀不要急功近利,要靜待花開

閱讀並不能在短期內看到明顯的成效,閱讀在很多時候都是隱性技能。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帶著太強的目的性,不要覺得孩子多讀幾本書就能寫好作文或者成績有大幅提升。

閱讀的效果大約在初高中才能顯現出來,閱讀是積累漸進的技能。

你讀得越多,就讀得越好。讀書越多,知識和知識之間就能形成連接,發揮更大的作用,並用產生正向反饋。所以讓孩子堅持閱讀,總有一天會開出最美的那朵花。

9、見縫插書,儘量擠時間去多讀書

大家經常會抱怨沒有時間讀書,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大腦都處於空閒狀態。比如在銀行排隊等待辦理業務,在醫院的長椅上等候看病,在車站候車。“見縫插書”無疑是可以立竿見影的。

有位爸爸對女兒的讀書問題特別重視,他特地在家中的陽臺放個小書架,上面擺有名人的自傳、科普雜誌和一些散文集。每次女兒玩了之後都順手拿一本翻,根本不用父母勸導,而且很容易看”上癮“。

10、暑假如何用閱讀進行真正的反超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暑假是影響孩子成績的重要時期。那些在暑期堅持閱讀的孩子要比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在新學年中表現得更優秀。

“我們在暑假開始之前,都會告訴家長,要鼓勵孩子在暑期堅持讀書,希望他們能夠把閱讀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上。”上海一所公辦小學的班主任劉老師表示,能夠保持閱讀習慣的孩子通常成績都比較好,三四年級後表現得尤為明顯。

暑假孩子的時間比較充裕,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家長可以多帶著孩子參加一些閱讀活動,增加親子閱讀的次數,或者帶著孩子到書店去挑選書籍,這些都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

END

設計:孫 璽(實習)

主編:吳海濤

名校校长:想靠语文得天下,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关键时期”!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