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適用技術創新:科技扶貧的關鍵

更好發揮科技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是兩會代表們十分關注的問題。

大致說來,科技推動精準扶貧脫貧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提供貧困人口需要的、買得起的產品和技術,改善他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質量;另一種是將先進適用的技術傳授給貧困地區的人們,賦予他們新的能力。這兩種方式都很好,但它們面臨著一個共同問題,即如何有效瞭解人們的知識和技術需求,並能持續為之提供?

從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實踐來看,採用比較多的模式是政府資助模式,即由政府出資提供諸如種養殖技術、醫療衛生技術以及其他知識、技術和產品,以改善貧困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雖然這種模式為全球扶貧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面臨成本較高、不容易滿足差異化需求等問題。

可喜的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環境、技術條件和創新模式的改變,世界各地出現了另外兩種模式,即市場創新模式和社會創新模式。隨著成熟市場、高端技術領域變成“紅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適用技術和中低收入群體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有足夠的動力在開發適合當地經濟水平、社會條件的技術和產品的同時,進行市場教育、培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實現了產品銷售、知識普及和消費者技能增長的統一。所謂的社會創新模式是指,近年來在一些地方湧現出的一種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開放創新為依託,以參與和競賽為動力的公益創新平臺。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通過這些平臺產生的適用技術和創新性產品,可以通過政府採購、慈善捐贈或者市場化渠道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們。

總之,通過為貧困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創新創業提供更多先進適用技術,將適用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社會創新結合起來,就能夠將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結合起來,構建起能持續為人們賦能的長效機制,讓他們有機會、有能力參與到財富創造當中。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是高科技、黑科技還是適用技術,只要能創造價值,為社會所需要、讓市場能接受,都是企業的生財之道、大眾的創業之路,都是科技扶貧脫貧的應有之義,人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先進適用技術創新:科技扶貧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