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我身旁

昨夜裡打開電腦做表格時,無意間注意了電腦桌面上一個不起眼的圖標,它已經無息地在那兒呆了許久。可能一年,可能兩年?自我買下這臺電腦的第二天它就出現在那,時間久了,隨著繁雜的事情越來越多,桌面上總有著許多文件檔等著我去處理。但是它始終在那,我一直知道

當你還在我身旁

在小學三年級左右,家裡裝了電腦,當時還是看起來不錯的“方正電腦”,現在也沒聽說過了,可能是已經涼了吧。我也從那時開始接觸到了網絡,逐漸被網上的遊戲所吸引,第一款下載的就是《跑跑卡丁車》。沒曾想,現在已經到了大學,它依然陪著我。

那時的友誼多麼簡單,能相互分享包辣條的朋友在一起就是好兄弟了。班上的朋友們家裡陸續都裝了電腦,大家都開始玩跑跑,或者說那時的友誼才開始完整起來。

剛開始接觸跑跑卡丁車的時候,還是四代車的時代,也就是R4車輛,PRO還未曾出現。有著親民的馬拉松系列當你還在我身旁

有著最可怕的熊貓車G3,當時感覺很少見,但是第一屆K1比賽賽車職業選手幾乎都選了這輛車,它成為大神的絕對象徵。即使是3代車,它的逼格遠超所有四代車,具有時代意義

當你還在我身旁

每天放學後有那麼一點點時間和朋友在一起玩會兒跑跑就是最興奮的時刻了,我迷戀競速,不怎麼喜歡道具賽那樣充滿運氣的形式,只喜歡絕對的速度。我們一起在冰山極速上左右搖晃,在太空噴射滑坡上衝刺,在森林木桶裡跌跌撞撞,被神秘修道院陰森的BGM和骷髏頭嚇到不行

當你還在我身旁

當你還在我身旁

當你還在我身旁

當你還在我身旁

後來逐漸出了PRO系列的車輛,那時的馬拉松對於我們真是太貴了,很難攢到那麼多的金幣,所以更多的時候在五代車的時代,我們依然開著龜龜車或者章魚車樂此不疲,認為只要自己技術過得去就能超越一切。那時最“硬”的圖應該就是城鎮高速公路了,一是它流行也是比賽圖,再一個對於我們而言有難度但並不誇張基本不會差太多。誰城鎮高速跑得快誰就越厲害,於是我們不斷的在這張圖上面比賽。實際上後來瞭解到礦山曲折滑坡和太空蜿蜒跑道後我也一度認為那兩張圖只能交給那些職業人員比賽用用當你還在我身旁那是多麼簡單快樂的日子啊,只要你認真琢磨,總有成效在裡面。還記得第一次學習漂移後的噴火都是那麼不容易,實際上只需要漂移過後鬆開↑再按一下,第一次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成為大神的希望。經常一放學回到家裡,開張競速圖,練習著這樣的技巧,或者是在網站上搜索跑跑的高手視頻,不僅有國服的也有韓服高手的。我也總納悶著,為什麼韓服的那些車那麼厲害,可以變形,總感覺他們是有一種神奇的按鍵法,激活了另一種酷炫的噴火方式,自己也實驗了很多種花式按鍵組合,直到有一次亂按直接把遊戲給關了就再也沒試過了。

第一次的噴火成功根本不能滿足我,K1選手的比賽視頻可就擺在那兒,那可是我的一個標杆。當我攢得起一輛馬拉松PRO時會去和他們在一起影子競賽,但是就算他們開的是隻有兩個排氣口的熊貓車G3,甚至一個排氣口的馬拉松G3,我開的是四個排氣口的馬拉松PRO也難以戰勝他們,只是可以在和他們比賽時完成比賽了。過彎時他們可以極限貼邊接連三四個噴氣,簡直炫出了天際,而我通常也是隻能噴一兩下。

那樣的日子裡朋友可真多,生活中有不少一個班級的夥伴經常一起比賽,跑跑中也結識了太多的朋友,當時有時候會在碰撞過程中出現BUG人被擠飛,大家可能就因為比賽中的碰撞說說笑笑的,特別是組隊競速賽中要是因為自己實力差完不成比賽導致隊伍輸掉還會不好意思的道歉。一來二去認識了不少的朋友,他們中有20來歲的“大人”也有正在上初中高中的大哥哥,我才四年級左右就有一定水平了,他們知道後也總是誇我厲害,一起組隊競速,常常熟人在一起單獨開房間單練。

小學裡的日子總是簡單愉快的,大家聚在一起就討論動畫片或者跑跑卡丁車。那時的零用錢也就一天五毛到一塊的樣子,能用五毛買包辣條,再用五毛買根冰棍和朋友一起分享就能一路上“吃吃喝喝”的開心回家。

過年的時候有那麼一點點的壓歲錢就全充在跑跑裡面,當然是和媽媽交代過,她平時也經常在書房裡看著我玩遊戲,特別是道具模式她莫名的很喜歡,她也同意我花一點壓歲錢在上面,同時也和我強調“網上的東西都是假的,都是虛擬的,不能把錢都用在上面”於是我陸陸續續也一共衝過200塊左右,小學那幾年好像除了辣條汽水冰棍一共也就攢下那麼多。不過我傻乎乎的也沒去買個一年的車輛,而是去被“新年開箱子”的活動所吸引,結果錢都花在上面,車開出好多七天的,一個月的都是相當不錯,還有好多是炫光,車牌噴漆那樣的道具。不過即使我開著普通車但是用著炫光和黑色噴漆依然有種大神的滿足感,用當時我的話來說“這是身份的象徵”

後來夥伴間又流行起一種叫“CF”的遊戲。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了朋友口中所言“殺人”的遊戲,所幸家裡的電腦和寬帶還勉強帶的動這款遊戲,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打開了團隊模式,被眼前的畫面嚇到不行。不像跑跑中一切盡在掌握中的那樣,FPS遊戲總是給我一驚一乍的感覺,每次玩了一兩個小時就感覺頭暈,雖然給我帶來刺激感覺的同時,我依然感覺心裡隱隱不安,感覺玩這樣的遊戲會變成“壞孩子”,也不怎麼敢跟家人提起我在玩那樣一種遊戲。

我在同伴們開始進擊CF的時候偶爾也會與他們一起玩兩把,不會平時玩跑跑的時候更多些,此時也出現了6代車,可以加速變形!那是我夢想中的樣子!記得第一款SR是正義SR,在緊跟著出的故事模式中最後一關的獎勵是正義SR的尾翼,可以使它變成正義SR—W 那簡直帥翻天的造型,深深的吸引了我。當你還在我身旁沒有想到有一位朋友居然送了我一輛一年的車子,那時我多麼開心,感覺自己用著最厲害的車子就是最厲害的人了,再去與K1選手的影子比賽時我已經能取得勝利了,畢竟六代車遠強於三代車。接著我可以連噴三四下,也可以玩城鎮手指和森林髮卡不碰一下。跑跑的快樂伴著我度過了小學,我也迎來了升學

初中階段我所去的學校是一所在當地還比較好的學校,學校處在臨近縣城的城郊,本來是住宿制的學校,媽媽擔心我不適應在校外租了房子來陪伴著我,每週只能回家一次,都要坐一個半小時的班車,有時候單單等車都需要兩三個小時。

我也較少的玩遊戲了,更多的時間願意看些小說,張愛玲的作品集,魯迅的《朝花夕拾》,甚至接觸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書籍,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到了初三更是沉迷於《百年孤獨》。偶爾回家點開跑跑,隨即帶來大量的更新,致使我只是點開後玩兩局就要先更新半個小時以上。

初中時期也沒有什麼學習上的壓力,輕輕鬆鬆的,佛系的生活著,每天在學校裡聽聽課看看書晚上回到出租房裡和媽媽聊聊天,這樣的三年就過去了

至於高中,我所處的學校有著高中部與初中部兩個部分,我順理成章的進入了高中部,本來想著我是該住校了,但是媽媽依然擔心我住宿舍不適應,和舍友處不到一起,而且學校總有些奇奇怪怪的規定,我脾氣倔,還不如繼續住在校外走讀。

高中時期開始流行起LOL,我也抱著嘗試的心態試著下了一個玩玩,剛好家裡電腦寬帶換新,足以支持這樣的遊戲。我一開始感覺那極為有趣,充滿戰略思想,也充滿個人操作。跑跑依然存在在電腦桌面上,這時候已經很少去點開了,偶爾點開也會發現車輛更新的太快了,八代車輛的噴火方式已經看起來返璞歸真了,而我還把七代的Z7氮氣加速當個寶來看。

高中時候時間很緊,後來越來越少的放假,漸漸的連LOL都很少玩了,畢竟LOL出了什麼新英雄或者是有什麼新打法這都是要“跟潮流”掌握資訊的,而我們沒有這樣的時間與精力了,但是偶爾很少的也會點開跑跑,一個人加上AI開一局,可能是六代車,也可能是三代車,無所謂,我能在賽車的漂移中慢慢磨去自己的壓力

高中三年有苦有淚,在最後一場英語考完後,我心情平靜,預期中的狂喜沒有,失控也沒有,就是簡簡單單的,好像生活中少了一塊。從考場由家人接到回到家裡後,我點開了跑跑。它實在太久沒有被點開了,導致更新用了一個多小時,按理說重新下一個應該也比更新快了。以前的賬號回想了好久,登上後發現好友列表上沒有人在線,我當然也不會記得,從初中開始我就很少玩了。打開一局,添上個AI,從原來的圖開始跑起:城鎮運河,太空極限跳躍,森林奇石,冰晶洞穴,沙漠旋轉工地...一張張圖玩過去,好像一年年就在眼前過去,過往的時光被我甩在身後......

當我來到遠離家鄉的地方讀大學後,難以與家人常在一起,一年也只有兩次時間能回家。購買了一臺電腦,我裝上了第一款軟件可能就是跑跑了。只有它在我的電腦上我才能感到安心。後來也用上了steam,吃雞也曾玩過,不過總是很難是我入迷,我對於遊戲的需求也不怎麼大了。當舍友一切開黑時我通常是尋找一部中意的電影慢慢消磨,偶爾也會點開跑跑玩一兩局。生活中再多的戾氣與不平在漂移中被磨去,我又變成了原來那個我。

夜深人靜,舍友都入睡了,帶著微微的鼾聲。我放下了手頭的事,點開了跑跑。熟悉的音樂響起,我的心情歸於平靜。這時候一個消息發過來:

“兄弟,你也在啊,開一局?”

我已不記得他是誰,應該他也不記得我了,因為六七年都過去了。

“好啊,來一局”

我在這一刻想起了兒時的朋友們,你們都怎麼樣了?想起了那些年來一直甘願付出陪伴將青春花費在我身上的媽媽,你在家鄉的夜裡睡得還安穩嗎?

只要當你還在我身旁。我就不會彷徨,不會迷茫,我會平靜下來,與你一起共度美好時光。我的跑跑,我的朋友,我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