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P2P平台的新貴族

在當下雷聲滾滾的P2P屆,7月9號“迷你貸”發消息說,獲得中信中證併購基金和華盛資本領投,上海中創海洋、北京創信銀湖等機構跟投的聯合B輪1.2億元股權投資,佔股30%。這則消息無不在雷聲滾滾的寒流中,送來一縷明媚的陽光。

迷你貸是以二手車經銷商貸款為主要業務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是典型的供應鏈金融平臺;供應鏈金融隨著隨著社會化生產方式的不斷深入,P2P平臺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

2017-2022年中國企業分析報告表明,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其中絕大多數的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渠道窄的問題。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出現,就是圍繞整個供需環節中的核心企業,對其上下游企業(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等)進行資金支持,讓整個鏈條‘活’起來,從而真正解決這些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供應鏈金融到底是什麼?

供應鏈金融本質是藉助核心企業的信用背書或單筆交易的流通價值,對供應鏈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這是一種“1+N”的授信模式,就是圍繞某“1”家核心企業,將其鏈條上的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等“N”個企業連成一個整體,通過為核心企業授信,既為供應鏈各環節企業提供貿易資金服務的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國家政策

1.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

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完善中小企業授信業務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

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3〕87號】

積極鼓勵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全面提供開戶、結算、理財、諮詢等基礎性、綜合性金融服務;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工具,不斷創新網絡金融服務模式。

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

《意見》指出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供應鏈金融的參與者

核心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有較大影響力的大中型企業,自身信用良好,能起到信用支撐和傳遞作用;

供應商:核心企業的原材料、其他服務的供應商,具有跟核心企業合作的良好記錄;

經銷商:核心企業的分銷商、代理商等銷售渠道,具有跟核心企業合作的良好記錄;

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傳統金融機構有銀行、保理、擔保公司等,本文提供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是特指新興互聯網金融機構,即P2P平臺。

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的產生

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即P2P平臺,這是一種網絡借貸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服務網站,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民間借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金融模式,這也是未來金融服務的發展趨勢。p2p平臺上有兩個產品:一個是投資理財,一個融資貸款。

隨著經濟的增長,大眾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投資理財需求增加。一方面,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提高,2017年底已經突破3.6萬元。另一方面,儲蓄存款佔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額的比例逐年降低,從2013年的51.1%下降到目前的35.5%,表明居民在財富積累的同時,對基金、保險和債權投資等理財需求不斷增強。隨著互聯網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用戶理財觀念逐步開放、互聯網理財意識不斷強化。

2018年1月,世界銀行發佈的《新興市場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報告顯示,中國的中小微企業群體在全球規模最大,潛在融資需求高達4.4萬億美元,而當前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供給僅為2.5萬億美元,融資缺口達1.9萬億美元。

龐大的市場需求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供應鏈金融相比傳統金融具有先天優勢。傳統金融依靠單一協調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多元化發展的需求。供應鏈金融則能夠通過把控鏈條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數據信息,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從而增加鏈條上企業的融資機會,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融資效率,幫助金融更有效的服務實體經濟。

隨著互聯網和前沿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金額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正式開啟,不但成為了企業和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並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供應鏈金融P2P平臺就是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將供應鏈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已經涉及到電力、醫藥、物流、汽車、鋼鐵、建築等,上述的“迷你貸”就是汽車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

目前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應收賬款轉讓融資模式、核心分子公司自身應收賬款轉讓融資、長期訂單融資、預付款融資、倉單庫存質押融資等。其中使用最多的融資模式應該就是應收賬款轉讓融資模式;原因這種模式風險較低,對於金融機構的資金有較強的保障。最有可能成為未來國內供應鏈金融提供服務的主要模式,尤其是在建築供應鏈金融平臺中的應用最為突出,下面就以專注建築供應鏈金融平臺——國信貸案例說明:

供應鏈金融:P2P平臺的新貴族

建築供應鏈金融平臺

國基建設集團:核心企業A【建設巨頭】

省級分公司施工單位B(建設巨頭下屬單位】

鋼材供應商C(民營小廠)

C想把鋼材賣給B,存在問題:給B供貨,需要先供貨,後拿錢(隔幾個月甚至半年),C的現有資金不夠購買原材料+生產+支撐到B還款。A出現了,對C說:你資金不夠,我來擔保,你可以用B給你簽訂的鋼材合同賬款為抵押,在“國信貸”平臺進行融資。於是:C在國信貸上融資,C拿錢去買原材料,再賣給B;B收貨後,賬款到期直接還給國信貸平臺。

在這個融資過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國信貸拿錢跑路;“存管銀行”的出現就是避免和監督“國信貸”出現跑路的情況。在整個交易中,國信貸不會直接接觸到錢,C在平臺發佈融資需求,社會投資人在平臺上進行投資,但是這個錢不是投在國信貸的“自己口袋”裡,而是以項目款的形式存管到銀行裡面。銀行再把這錢直接轉到C賬戶上,等到B到期還貸款時,也是直接還到存管銀行,存管銀行在把錢返還給各社會投資人。國信貸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就是一個介紹人,其一個信息中介的作用。

那可能還有人要問:

1、國信貸為什麼敢給C融資?

C以足夠多的應收賬款作為質押,A願意為其擔保。如果B到期不還錢,A還。

2、C為什麼不直接找銀行借錢?

民營企業找銀行借錢很難。銀行需要的是固定資產的抵押(可能已經抵押出去了)。

3、國信貸的好處在哪裡?

賺取利息差價。

4、最後A不還錢怎麼辦?

第一,有能力還

Ø 工程款>借款,工程款完全可以覆蓋借款【建設工程優先受償權】

Ø 不同於消費借款,企業借款,是為了經營,看到了利潤,為了換取經營利潤

Ø 建築企業用經營利潤還款

Ø 營業額大,利潤大,利潤完全可以覆蓋借款

第二,必須還

Ø 建築企業通過投標承攬業務

Ø 建築企業想獲得投標資格,需用基本賬戶向招標單位支付保證金

Ø 建築企業因欠款被起訴,其基本賬戶會被法院凍結

Ø 基本賬戶被凍結,所有資金和業務都會被凍結

Ø 業務受損後,其資質會被降級,特級資質很難獲得

Ø 資質被降級後,很多業務就不能做了

Ø 企業不會為了這個小錢,放棄大錢,得不償失

5、社會投資人為什麼敢在國信貸平臺投資?

標的項目真實,存管銀行監管。

實際上這種應收賬款轉讓融資模式主要在於核心企業的資產安全,看看國信貸選擇認定核心企業的標準:

供應鏈金融:P2P平臺的新貴族

國信貸基於國基的信用,授予了國基一定的授信額度,在該授信額度內,“國基”上游的供應商可按照規定自由融資,在這種模式中:國基用國信貸平臺作為信用支付方式,自身的信用資本作為資產保障,為社會投資人築起了一道實實在在的“防火牆”,換句話說就是隻要國基不倒閉,那麼社會投資人的資金就是安全的。

供應鏈金融的市場前景

供應鏈金融前景廣闊,為P2P未來發展提供優質資產。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2.6萬億元,比2015年增長9.6%。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接近15萬億元,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由於供應鏈金融是借一筆,定一單,還一筆,交易過程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相對封閉,所以還要做好“自融”的監管,防止有自己實體的企業老闆來線上開一個網貸平臺,從網上融到的資金主要用於給自己的企業或者關聯企業輸血。判斷是否是自融?要根據透明的項目信息和資金流向,查詢借款企業的工商註冊信息,確定其股權結構,以此來判斷該企業跟平臺之間的關係,最終判定平臺是專注供應鏈金融還是自融的。

P2P進軍供應鏈金融,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將在接下來新一輪的P2P行業大洗牌中或將迎來爆發期,供應鏈金融作為產業模式升級的自然演化,兼具了金融的爆發力和產業的持久性,很有可能成為互聯網金融界的“貴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