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9,巍峨城牆有顆玲瓏心

西安城牆,乍一看,外表就像西北漢子,巍峨壯實,安全感妥妥的。

再一琢磨它的建築構思,其聰明、精細程度卻不亞於“心較比干多一竅”的黛玉妹妹。

能有如此完美的結合,不少功勞得歸到“數字”名下。

6:9、99,巍峨城牆有顆玲瓏心

法於陰陽的六九城

西安城牆設計者們的巧思,讀過本號之前文章的同學們大約已經有了初步的感受。接下來的這道應用題,或許會讓大家印象更加深刻哦:

▶已知:明西安城牆的東西長度平均為4240米,南北寬度平均為2660米。

▶求:明西安城牆的南北寬度與東西長度之比是多少?

6:9、99,巍峨城牆有顆玲瓏心

明西安城牆南北寬度與東西長度之比大致是6:9

聰明的你,一定早就算出來了——大致是6:9。

這個比例,大有來頭:古代《易經》以九為陽的象數,以六為陰的象數。陽爻稱九,陰爻稱六。明西安城牆南北合於陰數,東西合於陽數,可以說是“六九城”,法於陰陽。

神秘吧!要不怎麼說古人心思深哪~

遵禮制,顯地位,求吉利

2004年,在對含光門段的城牆進行考古調查時,專家們又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現象:明西安城牆的外牆砌磚層數,正好是99層。

仔細一瞧,這些磚砌部分實際上分為上中下三大階。下階最寬,中階收窄,上階最窄。但每一階砌磚的層數相同,都是33層。

看來,這樣的城磚層數也是古人有意規劃的。

6:9、99,巍峨城牆有顆玲瓏心

含光門博物館城牆斷面遺址

現在問題來了,古人為什麼選中的是33、99,而不是其他數字呢?

當時設計者的用意,未見有相關記載。不過,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古代城牆的規模大小,不僅與經濟實力、防禦需求有關,更重要的是:得遵循禮制,得按統一法式來建。否則就是“僭越”,視同謀反。罪名大得嚇人!

而33和99,在中國古代都是很有意思的數字:古有“三十三天”之說,形容“極高之天”。9是最大的陽數,被古人稱為“極數”,一用9、99、999之類就等於說“到頂了”,過此則變,不是誰都能用的。

6:9、99,巍峨城牆有顆玲瓏心

一座紫禁城,把“九”用到了極致

明西安城牆怎麼就敢用了呢?

有皇帝的御批呀!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第二子朱樉(shǎng)為秦王,鎮守西安府,下令建造秦王府與西安城牆,“命中書省考形勢,規制為圖以示之,使按圖增築”。

皇帝親自過問的西安城牆,規格僅次於當時的南京城牆和後來的北京城牆,是“亞天子一等”。而秦王府的中心建築“承運殿”,作為一處面南的禮制性建築,其面闊9間,高度也是“九丈九尺九寸”。

另外,城牆作為防禦工程,更高則能更好地壓制敵人。《孫子兵法》中形容兵威,就有“動於九天之上”的說法。

6:9、99,巍峨城牆有顆玲瓏心

你看,明西安城牆裡暗藏的這些數字,是不是既合乎科學,又法於陰陽、遵循禮制、彰顯地位,還順便求了個吉利?

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古人用心良苦吶~


圖片來源|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