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砂壶卖过现代紫砂壶

在嘉德2018春拍紫砂壶也是受藏家热捧的门类,只是最高估价一把清代的紫砂壶才80万,而现代 顾景舟制的一把紫砂壶则估价150万。让小四带你看看几把清代的紫砂壶。

清晚期 黄玉麟制段泥供春壶

清代紫砂壶卖过现代紫砂壶

尺寸 宽19cm

估价 RMB 780,000-800,000

黄玉麟所制供春树瘿壶,历来为收藏名品。器名“供春”,历来传说莫衷一是,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认为,此乃黄玉麟客居吴大澂门下时,二人根据明代文献记载所创制的造型,把侧“供春”二字,或有“春供”寓意。近年来无论公私庋藏中“黄玉麟制供春树瘿壶”多为高身短钮少疙瘩状。此壶底钤有“黄玉麟作”,盖内钤“玉麟”,鋬把内侧壶体镌刻“供春”两字篆体。

清早期 鸣远款诗句白泥扁灯壶

清代紫砂壶卖过现代紫砂壶

尺寸 宽13.6cm

估价 RMB 150,000-200,000

壶作扁灯式,高足圈线,短颈,扁腹径大,上下匀称,口盖密合,流嘴二弯式,胥出奋发,鋬环微扁,壶盖沿处厚唇,盖面沿势隆起,中竖覃菇钮。壶底铭刻“闲中清正,山水主人”,侧旁署款钤有“鸣”“远”方圆两章。整体融洽,端庄肃穆,具有三代气息。同类时期中,朱泥多见,紫泥少有,白泥罕见。

清早期 荆溪款清水泥四方坦然壶

清代紫砂壶卖过现代紫砂壶

宽11.5cm

估价 RMB 120,000-150,000

泥胎呈紫泛栗,颗粒隐现。壶身作四方,边角寓圆,敦腹上沿势收敛,平底四边承犴门,短颈,一弯流,耳状把,钮座上提,做工具晚明早清特点。全器结构协调,线面挺括,简洁典雅,素净大方。此壶底中间钤有“荆溪”圆章,形制与同期“国瑞”方壶风格如初一撇。

清中期 石梅制各式花口紫砂供盘供碗三件组

清代紫砂壶卖过现代紫砂壶

尺寸:直径20cm;直径20.5cm;宽28cm

估价:RMB 90,000-100,000

此三件器物造型各异,内壁饰以开片釉水。一盘菱花式,器型宽长,高足厚圈,外壁铭刻“象箸玉杯序宾,不侮佐用陶匏,其风太古。石梅”。一撇足敦腹碗铭刻“光融,滔绿,洒暖,泉汤用此鼎鼐,亦可调羹。石梅”。一敞口菊瓣碗亦铭“象箸玉杯序宾,不侮佐用陶匏,其风太古”。

朱坚,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工鉴赏,多巧思。善制砂壶,于壶上作画题咏,所作文韵十足,为文人壶一脉,并以精锡制成茗壶,砂胎锡壶是其创制,与清初锡壶大家沈存周齐名。著有《壶史》,嘉、道以来名士题咏殆遍。能画,善墨梅,亦具苍古之致,兼长人物花卉。篆、隶、行、楷,均劲逸有风致。尤精铁笔,竹、石、铜、锡靡不工,卒年七十余。

清乾隆 亨慎制铭诗句紫泥凤錾印花渔笠杯

清代紫砂壶卖过现代紫砂壶

尺寸:宽7.2cm

估价:RMB 70,000-80,000

典型乾隆期紫泥砂质,应为底槽清胎质,窑烧坚致。器物作渔笠式,敞口、挺肩、沿势向下收腰,口沿两道并排圈线,提肩处一周锦地纹印花,沿下蕉叶纹等距相间并排,圈足上缘一周如意纹,中腹铭刻“臣今时复一中之”,杯底钤有“亨慎”方印。器物一侧塑以卷凤纹为鋬,环视全器上下线条,气息贯通,小中见大。

清早期 朱泥合菱壶

清代紫砂壶卖过现代紫砂壶

尺寸 宽12.7cm

估价 RMB 65,000-70,000

此壶呈菱花式,腰部束带为界,上下对称。筋纹自蘑菇形盖钮起,由上而下分三层呈放射状,如花蕾盛放,底部与口盖一致,一气呵成,表现出质朴妍美的气韵。此壶筋纹饱满,在光影映照下,有明暗起伏律动之美。全器规整端正,圆弧提梁如拱门,外圆内方,便于提携,亦气贯全身。

清早期 螭龙牡丹贴花朱砂君德壶

清代紫砂壶卖过现代紫砂壶

尺寸 宽13cm

估价 RMB 60,000-65,000

此壶为典型清初时期外销欧洲紫砂器风格,朱泥筑胎,君德壶式,以“模印贴花”技法装饰,先雕有凤螭龙与牡丹纹饰的外模,填入同色胎泥料,挑出泥片后以脂泥为媒,粘贴于生坯壶体上,方可入窑烧。

由于外销壶的生产流程从配泥到烧成,均异于传统壶式,加上雕镂与贴饰的施作,都使生坯的烧制失败率较为传统壶式为高;因应此技术要求,清初时期的宜兴形成一批专业作坊,随着贸易季节规律的运作,以供应外销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