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過年回家一定不會被催婚

頭髮梳成大人模樣 穿上一身帥氣西裝

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過年回家一定不會被催婚

很多單身者都喜歡錢鍾書跟楊絳先生的那種愛情,「遇見她之前,他從來都沒想過要結婚,遇見她之後,他從來沒想過別人」

一見鍾情,便互許終生

遺憾的是,單身者好像沒有被誰堅定選擇過,所以逐漸成了剩男剩女

每到逢年過節,親戚朋友對單身一族的婚姻大事開始了各種刨根問底式狂轟濫炸

催婚」成了過年期間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甚至那些並不是太親近的七大姑八大姨,也開啟了熱心的紅娘模式

那家的某某某很好,那家的誰也很不錯,單身者們每次都會笑嘻嘻地說不急不急,等我先立業再成家

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過年回家一定不會被催婚

但是被周圍的人詢問多了,難免會產生自我懷疑「是不是真的該結婚了」

就好像你神清氣爽出門,所有人都對你說「今天氣色怎麼這麼差」,再自信,你也會猜測自己是不是病了吧

一個正常人被催婚一百次後,難免自信心要受打擊,懷疑自己的人品和魅力低人一等

但是,詢問你婚姻大事的人真的在乎你嗎?

恐怕除了至親摯友是真的想幫你解決終身大事之外,其他詢問你婚姻的人

可能並沒有多麼關心你的人生,只是這個話題能讓他們內心更加暗爽而已

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過年回家一定不會被催婚

他們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是一種優越感,畢竟長輩親戚對你的關心是居高臨下,由上至下的姿態,並且從他人的不幸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他總是有意無意的提起你該結婚了這件事不是真的提醒你,是為了喚醒他心中的優越感,是一種變相的炫耀

去年丸子回老家,與多年未見的同學聚會,一見面她們第一句話就是「找到對象沒」

我以為她們只是想了解我的近況,我一句帶過「沒有呢」,然後興致勃勃講述自己剛加入的新公司

結果她們打斷我「那要快點找啦,不然變成老姑娘,可沒人要了」然後帶著奇怪的笑意看著我

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過年回家一定不會被催婚

這時我才突然意識到,她們原來更願意幸災樂禍的談論別人,在她們眼中的「不幸」和「麻煩」

這深深地折射了人性的惡意,她們人生的不幸需要別人更大的不幸才能來慰藉,把別人的人生當作自己幸福與否的座標

我想這就是很多,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朋友關心你婚姻問題的原因

但話又說回來,拋去親戚朋友的天然惡意,被催婚並不能全部怪父母和親戚朋友;你的內心有所鬆動和懷疑,說明你還不夠獨立,也不夠堅定

但凡是被催婚催的緊的,一定是經濟對家裡還有依賴的人群

如果被催婚所困擾,說明你的翅膀還不夠硬

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過年回家一定不會被催婚

我有個姐姐,挺漂亮,年輕時要求高總找不到如意的,不願意輕易結婚,直到三十六歲才自由戀愛結婚,父母自然也催過,但是完全沒用

要問原因

就是我那姐姐自己外出闖蕩,有房有車經濟完全獨立,在同一輩的孩子中混的最好,每月還給父母五千零花錢

親戚眼裡只有羨慕,那還敢說三道四;父母眼中全是驕傲,也相信姐姐能夠掌控自己婚姻幸福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承擔多少責任,就有多少話語權,在最親密的家庭關係中依舊如此

如果你翅膀不硬,沒有底氣,甚至還依賴父母資助,那就不要抱怨那麼多

你活得像個孩子,父母永遠是家長;你活得像個大人,父母自然就是慈祥的老頭老太

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過年回家一定不會被催婚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真的長大了,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自己想成為的人,有自己的規劃

只要確保自己一直在努力,無論愛情還是工作,我們都在讓自己變得更好,他們看在眼裡,自然也就理解你了,催婚不存在的

不炫耀自己擁有,不提醒別人缺失,經濟獨立,不依賴父母,是我們與這個世界溫柔相待的方式

願所有過年回家的單身者們,都不會被催婚,畢竟催得來對象,可不一定會催得來感情

只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過年回家一定不會被催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