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7月6日盤前必讀

【消息解讀】

1、發改委稱最嚴燃油車產業政策將出:制度上杜絕PPT造車(新浪財經綜合)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透露,被稱為“最嚴燃油車產業政策”的新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開始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文件內容,未來新建獨立燃油車項目將被禁止,現有燃油車產能擴大也將要滿足更加高標準的要求。同時,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准入門檻也將提高,從制度上杜絕“PPT造車”的現象再度發生。

評:文件的出臺將推進健康有效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真正落地,尤其是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強大的企業,未來前景更加廣闊。

2、“去槓桿”已歷時兩年半 “穩槓桿”成現階段主旋律(證券日報)

“去槓桿”作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從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來,歷時兩年半,從實體領域逐步向金融領域推進,並取得初步成果,當前進入“穩槓桿階段”。

評:宏觀槓桿率的有效下降,結構優化,金融領域槓桿風險的有效控制和穩定,將為當前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營造更有利的條件。

3、新一輪醫藥降費窗口期將開 更大降費空間可期(經濟參考報)

近段時間以來,有關部委就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強化短缺藥供應、落實抗癌藥降價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致力於讓我國居民早日用上好藥、用得起好藥。記者獲悉,未來還將有一攬子配套政策加快落地,包括加快境外新藥上市進程、激勵藥品創新和仿製、完善醫保準入機制等,更大空間的醫藥降費值得期待。

評:隨著進口創新藥進程的加快,國內藥企將面臨巨大挑戰。鼓勵創新的同時繼續激勵藥品仿製是我國發展醫藥市場的重要政策取向。

4、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接近尾聲 狠抓問題效果凸顯(上海證券報)

為期1個月的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將近尾聲。從反饋來看,“回頭看”對地方的震懾效果明顯。記者梳理發現,截至6月底,結束“回頭看”現場督察工作的河北、寧夏、黑龍江和江西4省區立案處罰企業就達到1056家,問責666人。

評:中央環保督察 “回頭看”,對督促地方政府依法辦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成效顯著。

5、IPO過會率“腰斬” 凸顯追求高質量目標(第一財經日報)

一家企業過會,一家企業被否,一家企業被臨時取消審核,這種情況只是今年上半年發審委對申請IPO企業進行審核的一個剪影。可以說與前兩年相比,過會率呈現了斷崖式下跌,甚至可以說是“腰斬”。過會成為“偶然”,不過會成為“常態”。

評:過會率驟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有助於淨化A股市場、進一步促進其良好發展。

6、聯儲紀要公佈後美股收高 道指上漲180點(新浪財經)

美股週四收高,科技板塊領漲。美國政府暗示對歐洲汽車關稅做出讓步。美聯儲會議紀要表明聯儲官員越來越擔心貿易戰的溢出效應,但不會停加息。

評:美股收高,利好A股

其他市場:週四亞洲市場大體收跌。歐洲股市方面,歐洲泛歐績優300指數週四收盤上漲0.45%;英國富時100指數週四收盤上漲0.4%;德國DAX指數週四收盤上漲1.2%;法國CAC指數週四收盤上漲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