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名稱的由來


張掖,甘肅省省轄市。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

意思就是在漢代張掖就像漢朝的翅膀只有張開翅膀才能威震西域

張掖七彩丹霞地質公園,路過,記錄過

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土特產品有元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髮菜、絲路春酒等。

張掖市面積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萬。轄甘州區、臨澤縣、高臺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縣區。截至2017年末,常住人口122.93萬人。有漢、回、藏、裕固等38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是中國唯一集中居住在張掖的一個少數民族。

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美譽

張掖擁有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國家級溼地保護區,以及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市內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來寺、馬蹄寺、鎮遠樓、山西會館、民勤會館、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