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修行」與目標的關係——實現目標,爲何不易(上)

C女士的故事

讀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人生中找不到太多可抱怨的地方,但卻還是不快樂”的人,暫且叫她為C女士。

她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一直是第一,到了劍橋大學也名列前茅,她稱自己有著強悍的頭腦,一直逼迫自己去競爭,苛求自己在方方面面都做到頂尖完美,內心深處卻壓抑著火山一樣的情緒,哪怕在笑的時候都有揮之不去的淡淡憂傷。

她後來開始探索心靈與成長的旅程,許多年裡東奔西跑,滿世界找頂級名師,學了一堆心靈成長的知識和方法,但她卻感到學習得越多,越是痛苦,因為她總是覺得自己實際拿到的體悟離自己可以達到的狀態實在相距太遠了。

她讓自己揹負著尋而不得的痛苦,極大的折磨著自己,她覺得她在慢慢殺死自己,甚至覺得她不配擁有快樂、幸福和任何美好的東西。

直到後來她遇見了託尼老師,她強悍的頭腦才開始慢慢卸下用知識鍛造的盔甲,她開始了真正“愛自己”的旅程,這也真正能夠支持她不斷實現自己原先的目標。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丹與蘇格拉底爬山的故事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又名《和平戰士》這部充滿人生智慧與哲理的電影中,有十分精彩的一段。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丹.米爾曼(體操選手)接受了蘇格拉底(丹這麼稱呼他,實際是他私下偶遇的神秘人物,成為他的生命教練)的提議,帶上登山鞋前往碰面,因為蘇格拉底告訴丹有個地方他第一眼看到他就想帶他去,要走很久,準備好開眼界。

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他們來到了山頂。下面是他們在山頂發生的耐人尋味的對話:

蘇格拉底:“我們爬到了,就是這裡。”

丹:“你讓我看什麼?眼前這山上的風景?”

蘇格拉底:“你腳下的東西。”

丹:“花?”

蘇格拉底:“不是。”

丹:“不會吧。”

蘇格拉底:“就是你腳下那個石頭。”

丹:“這塊石頭有什麼特別?”

蘇格拉底:“怎麼了?”

丹:“這就是我終於準備好要看的東西?”

蘇格拉底:“你爬山這一路走來都很興奮,很開心。”

丹:“因為我以為會大開眼界。”

蘇格拉底:“你就像等著拆聖誕禮物的孩子,你自己說的,這趟路讓你很開心。”

丹:“因為這幾個小時我一直都滿心期待看到奇妙的事情。”

蘇格拉底:“有什麼不同?”

丹:“這裡只有這塊破石頭!”

蘇格拉底:“或許我出發前就該告訴你,問題是——我也不知道會看到什麼。從來沒猜中。抱歉毀了你的興致。”

丹沉默許久:“這趟路……這趟路才是我的開心源泉,目的地不重要。”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破壞你積極體驗的隱秘伎倆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到上述兩則故事中C女士和丹對於一種目標的渴望。

C女士或許清楚要讓自己去往哪裡,她學習到的心靈成長知識讓她認定她要在生活中實現它們,這是她的目標。

丹不清楚山頂有什麼在等他,但這種神秘感與內心的好奇讓他對此有了很深的期待,期待去到山頂後可以大開眼界,這就是他的目標。

有一部分人似乎活著總是沒有什麼目標,而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某些目標並且經歷著實現目標的種種過程。

你是否曾有過清晰而重要的目標,但又經歷了類似C女士或者丹的劇情呢?

你是否被大大的目標驅使著,在實現的過程中卻崎嶇坎坷,一言難盡呢?

你是否對心中幻想的目的地充滿期待,抵達之後卻十分失望呢?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上述劇情中藏著的伎倆在很多人的生活裡顯得很隱秘,卻一直在破壞著人們對於當下的深刻體驗。它們來自哪裡,又是如何破壞的呢?

  • 你想實現的目標來自頭腦層面,頭腦只想時時掌控你

人的頭腦裡裝滿了過往的知識和經驗,已經形成的觀點與信念,還有各種各樣的自我和集體層面的限制性思維,比如“賺錢是不容易的”、“不拿個好文憑就別想有好工作”、“做錯事老天是要懲罰的”之類。而頭腦中儲存和運作著的一切都是能量。

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扮演的角色往往是阻礙你真正去認識身邊的人和事,認識它們帶有的積極和擴展的各種意義和價值。

頭腦形成的觀點與信念,還有限制性思維,同樣牢牢裹住你,讓你屏蔽掉許許多多其它的可能性。

你若認為“錯全在於他”,你還能看到更多的視角嗎,那些充滿全新的價值和意義的視角嗎?

你若深信“我就是做不到”,你還能一直體驗到“做到了”的幸福感嗎?

你若總想著“我得讓身邊所有的人都對我滿意”,你還能自由自在地徜徉在人生之海里嗎,沒有任何依附與慾望嗎?

你的頭腦是強大的創造機器,你要留意人生中有多少目標是出於你的頭腦層面。

當你的頭腦想到要實現一個重要的目標,你也許會一時興奮不已,但如果你長時間忽略內在的感受,比如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經歷的艱辛、困惑、沮喪、憤怒、不滿等,那麼你就僅僅為你的頭腦所掌控了。

由頭腦創造的目標,再由頭腦掌控著去採取行動實現它,這注定是一段痛苦的旅程。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而如果你想實現的目標來自心靈層面,或者你的頭腦與心靈達成一致了,你就會有不同的體驗。只有來自我們深層面向的目標,得到心靈滋養的目標,才能夠更容易達成。頭腦的伎倆是不斷掌控和破壞我們對過程和結果的體驗,當然改造過的、輕裝上陣的頭腦就不一樣了。

丹不假思索地表達了對那塊普通無奇的石頭的失望,這是頭腦對他的掌控——“這麼個小石頭也叫大開眼界,哪裡不能撿到,小題大做”,這是頭腦中可能有的評判之聲和對比期望而帶來的失望。

但是後來當他沉入內在深處,他就有了對那次體驗全新的領悟。心靈裡蘊藏對真相的識別和感知力,頭腦總是迷惑你發現真相,唆使你推開真相。

  • 你在不斷的比較中製造著恐懼的迷霧

人有一個習慣的內在模式——設定了目標,總拿現在與目標對比。

C女士想把學到的東西落實在自己身上,應用在生活中,但是她總是拿現在進展的程度與目標對比,然後那種“做多少似乎永遠都無法實現”的想法開始掌控她,她為自己不斷製造著恐懼的迷霧,這種恐懼之中混雜著痛苦、無望、失落、焦慮、憤怒、懷疑、評判等。

一個人怎麼可能在如此這般內在的迷霧之中還能輕鬆快樂地抵達目標之地呢?

怎樣的人會一邊要讓自己實現目標,一邊在實現目標的路上自我製造著無數的迷霧區呢?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星球與星球之間,時代與時代之間……都在不斷地比較著和被比較著。

這種比較誰對誰錯、誰強誰弱、誰贏誰輸、誰善誰惡、誰先進誰落後的模式,一直以來也未能為個人和集體帶來持續的安寧、和諧與美好。你的內在比較模式,創造了無數的分離與恐懼。

有一位朋友一直在職場奮鬥著,她說她的心目中一直有一位職場高管偶像,但是每次提到這位高管偶像時,她就會看到一個總是還不夠有能力和自信的自己,話語裡的能量總是會一下子降低。

這種“有一天想要成為心目中的偶像那樣”的心理模式,一直悄悄地且牢牢地阻擋著你自己內在本自具有的力量和智慧,而你卻總是不明就裡。

如果你能夠在不斷與目標比較的過程中,依然尊重自己的進程,看見自己的每一點進步,不被目標掌控,少讓自己處在迷霧中,那麼這聽起來很不錯,然而卻是極其挑戰的,因為全體人類的內在都有未療愈的恐懼、匱乏、不安全等,你也不例外,你得有強大的內心,清明的意識和勇敢的行動。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如此實現越多的目標,越耗你的能量

正如上面講述的,你製造著內在的迷霧,即使你抵達了一個又一個目的地,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目標,每當你實現的時候,一時的興奮與成就感會讓你瞬間充滿力量,但這些力量根本沒法與你在實現的過程中損耗的能量相當,就像吸菸一樣,你可以一時感覺十分滿足,但很快你又需要來一根菸讓自己體驗滿足的感覺。

你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在損耗著自己的能量。

真正的療愈師是不會用自己的能量去療愈他人的,你也許在現實或電影中看到過那些幫助完他人而自己陷入能量枯竭的例子,或者經歷過自己在開會或者與他人溝通完,自己累壞的感覺。

這些都是你在損耗自己能量的例子,在過程中你過度使用了你的頭腦,還可能不斷與自己期望達成的目的做對比,製造許多內心的迷霧,如果這樣不耗能那是不可能的。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那麼你可能會問:“那要怎樣才能不耗能,卻又可以實現目標呢?”

敬請關注下一期《與目標的關係——如何重建與目標之間的關係(下)》

•埃裡克森國際教練學院 專業國際教練式培訓師

•埃裡克森國際教練學院 認證專業教練,通過PCC口試

•TCI國際團隊教練CTPC 專業團隊教練

•卓越元素解碼喚醒集體智慧國際證書 團隊教練式

•馬丁納學院 OMEGA生命健康教練 專於遠程量子療愈

•TTI全球認證行為風格和激勵因子專業分析師

•《四驅團隊領導力》、《E.N.E.R.G.Y.領導力》、《教練式領導力》、《轉化式溝通》課程開發者和授課講師

•《教練的內在三大能量源——關於教練的修煉》、《打造溝通新模式》、《已經跌到谷底,你還能怎樣》、《“破舊”》、《和“時間先生”的一場對話》等數十篇文章作者

專注工作:教練類個案、療愈類個案、課程開發、課程培訓、團隊教練、自由寫作

注意:大型女性職業成長公益社群開通啦!(內含鏈接)

社群具體安排如下:

社群名稱:女性職業成長公益社群

參加者:所有女性朋友

講座專題涉及:

1、女性自我認知、職業規劃、職業成長

2、愛情和職場上的共同發展

3、大齡女性的職業規劃

4、女性身心靈成長

5、離異女性的職業發展

6、女性家庭和工作平衡,

7、哺乳期媽媽重返職場

8、二胎媽媽職業規劃

9、家庭主婦的自我成長

10、女性如何獲得職場晉升

11、職場女性如何挑戰高級管理職位

12、女性與自由工作者

13、女性與創業

······

分享人:王虹老師、其他職業規劃師、各領域專業人士

分享方式:微課+問題答疑

時間:每月第二週的週一晚上20:00,每月一次

(知乎,喜馬拉雅,新浪微博)

職業規劃師王虹

「智慧修行」与目标的关系——实现目标,为何不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