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一號文件吹響新時代司法行政改革衝鋒號

司法部一号文件吹响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冲锋号

司法部一号文件吹响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冲锋号

2018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新徵程新作為,新,已經成為2018年開年的熱詞,新就要有新的姿態,新就要有新的作為。今年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惟改革方能不斷推陳出新,惟改革方能不辜負新時代的初心,惟改革方能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司法部一号文件吹响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冲锋号

一元復始,萬象復甦,三秋樹已刪,二月花正新!

正是在這樣的大時代大格局大視野大背景之下,司法行政改革吹響了再出發的“集結號”。新時代新氣象新佈局。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主線,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謀劃未來,明確公共法律服務的發展目標,司法部2018年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便是承載著這樣的歷史使命應運而出。

2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介紹,《意見》涵蓋五個方面共85項改革舉措,明確了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初步建立統一的司法行政執行體制,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各領域各群體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司法行政保障制度機制,建設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司法行政幹警隊伍和高素質的法律服務隊伍,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行政制度,建立健全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相適應的司法行政體制機制。

《意見》的出臺,猶若春雷驚蟄,猶如風起帆揚,為司法行政改革為何改、怎麼改、誰來改、改什麼,一一錨定了座標,敲實了舉措;《意見》的內容,著力加強統籌部署、上下聯動,使改革化解了“頂層設計不足”的掣肘;《意見》的指向,明確要求推動司法行政各項工作“往前趕”,著力補上“欠賬”、補齊“短板”、補強“弱項”。這是一份貫穿著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文件;這是一份以問題為導向的文件;這是一份具有深厚情懷追求的文件;這是一份具有實打實幹貨內容的文件。《意見》為司法行政改革提供了具體的遵循,體現了司法部黨組對推進新時代司法行政改革巨大的勇氣和無畏的擔當。

壓力:緣起一份“司法行政改革欠賬清單”

為何要用“趕”這個詞?為何會有“欠賬”?這要從一份“司法行政改革欠賬清單”說起。

2017年2月,新任司法部部長到任不久,便接到來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電話,被“請”過去後,深改組負責同志交給他一份“司法行政改革欠賬清單”,清單上列了一長串司法行政系統應完成而還未完成的改革任務。而此前,據悉,司法部也被中央政法委領導批評,被指司法行政改革嚴重滯後,某種程度上拖了中央司法改革的後腿。

司法改革整體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惟司法行政改革仍遲滯於一些體制性、機制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已經部署的一些改革任務還沒有落地。怎麼辦?必須“趕”上來,必須補“欠賬”,在廣泛調研中加深認識,在冷靜觀察中認真研判,同時還要在深入思考中謀篇佈局,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2017年8月11日,司法部領導開門迎客、司法部多年來首次把學者請進來的座談會上,專家李林很不客氣地說,司法行政改革不僅是滯後,已經成為短板,司法行政改革在未來的時間內應該邁開更大的步伐。陳瑞華評價,與如火如荼的員額制、司法責任制等改革相比,司法行政改革真的是慢了好幾拍,即便是看到的《徵求意見稿》,也是感覺守成有餘。張文顯說自己參加過很多個部門的改革會,有的部門改革意見已經出臺過四個、五個,司法部才是第一稿,必須彎道超車 。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司法部在充分調研、深入論證並廣泛徵求司法行政系統、法學界專家學者以及12個部委意見的基礎上,歷時10個月,制定完成《關於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的意見》。今年1月22日,改革意見經中央政法委批准同意,於1月23日以司法部一號文件形式正式印發。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綱” 統籌推進綱舉目張

司法行政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量大,有的人甚至形容事兒雜。據悉,全國社區矯正機構2800多個(縣級),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近10萬人;普法工作者199萬餘人;律師事務所2.8萬個,律師36萬餘人;公證處2942個,公證員1.3萬餘人;法律援助中心3200多個,法律援助工作者1.4萬餘人;人民調解組織77萬個,人民調解員367萬餘人;司法鑑定機構4300多個,司法鑑定人4.9萬餘人;再加上監獄人民警察、戒毒人民警察和司法行政系統公務人員,總共670萬人。

670萬人的隊伍,相信這數字的龐大是驚人的,也是其他很多機關和社會各界都不瞭解的,而這就是司法行政。如何統籌這麼大一支隊伍的工作?如何解決司法行政工作分散、十個手指頭抓不攏的劣勢?如何能牽住司法行政改革的牛鼻子,體現司法行政工作整體職能作用的優勢?這是新一任司法部黨組一直思考的問題。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司法部黨組就司法行政工作改革發展作了深入謀劃,並向中央作了彙報。提出把司法行政各項工作概括為公共法律服務,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總抓手,統籌推進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思路。也就是抓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這個“綱”,把監獄、戒毒、社區矯正、律師、公證、司法鑑定、司法考試、法治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和隊伍建設等黨和國家司法行政工作各個“目”總攬起來,使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綱舉目張、協調推進、綜合發力。

記者在採訪時獲知,這個理念在最初提出來時,意見並不統一,也有分歧;有的地方廳(局)長表示,他們當時甚至感覺這個理念過於“燒腦”,轉“服務”的思維跟不上,一時半會兒無法理解,轉不過彎來。

孔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司法部黨組並沒有因為內部有不同看法而停止改革的腳步,而是用幾個月的時間多方論證、廣泛徵求意見,戳力前行。2017年7月16日,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上,《徵求意見稿》引發各小組熱烈討論,創新、發展把司法行政放到國家、社會、人民群眾新的需求層面去審視謀劃,註定聚起了大家的共識,認為把司法行政各項工作概括為公共法律服務,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總抓手,清晰描繪了司法行政改革路線圖,是一個解決體制性、機制性問題的優選路徑。

也就是在這次哈爾濱會議上,司法部黨組提出,公共法律服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公共法律服務包括了公檢法機關開展的偵查、公訴、審判等司法活動,以及行政機關開展的執法活動,以國家專門機關依法、強制性和對象人群的特定性為主要特徵;狹義的公共法律服務由司法行政機關統籌提供,以可選擇、市場化、公益性,為不特定公眾服務為主要特徵,包括法治宣傳教育、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鑑定、司法考試、人民調解等。做這樣的概括,定義司法行政工作,首先突出了憲法、訴訟法意義上的司法行政,強調了公檢法司的互相配合和制約工作關係;其次是強調了法律服務這一新時代司法行政朝陽業務,與黨和國家治國理政工作大局關係更加緊密;第三,重大頂層設計上體現司法行政工作的整體性、內在關聯性,與政法各工作部門的關係--內在關聯,既與政法各機關、也與自身各業務領域的內在關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在這次哈爾濱會議上,司法部黨組提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目標要求所必需的公共法律服務,相當層面上依法應當由司法行政機關統籌提供。司法行政機關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建設覆蓋城鄉社區、滿足各領域各層次需求、體現公平正義價值追求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創新公共法律服務供給體制機制,讓人民群眾、各類社會主體在需要時都能獲得普惠、精準、及時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需求的增量部分,對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對於政法工作、司法行政工作、依法執政、依法行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司法行政工作,特別是公共法律服務將義不容辭地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司法行政機關必須為人民群眾提供實在而不是空泛的、普惠而不是小眾的、精準而不是粗放的、高品質而不是低水平的公共法律服務,才能使人民群眾對全面依法治國成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

清醒的判斷、堅定的態度、果敢的抉擇,無不基於對時代脈搏的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的重要論斷,更加堅定了司法部黨組改革的信念和決心,這是司法行政工作前所未有的機遇,改革必須順勢而為,有為才有位。“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統籌、盤活、做優、做強司法行政各項工作,做到服務全覆蓋,供給高品質,推動公共法律服務整體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跨越,讓人民群眾共享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司法行政改革思路,由此更加清晰。

清華大學法學院張建偉教授評價,這樣統籌提供公共法律服務,只有司法行政人、法律服務人群體。有的司法行政人表示,“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人民群眾是司法行政改革試卷的判卷人

讓公共法律服務觸手可及,讓法律精神滲透在生活中,才能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司法部著力構建、完善從國情出發、向“好不好”跨越的12348中國法網。郭聲琨書記在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充分肯定,“要加強‘12348中國法網’建設”。這是一項涉及司法行政各方面、各層級,普惠公眾、影響深遠的工作,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我們為黨和國家分憂解難,為老百姓提供公共法律服務必須擔起的責任!

中國法網建設是公共法律服務模式上的創新,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現在架子搭起來了,基本輪廓有了,但是內容和效果究竟怎樣,老百姓滿不滿意?部領導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人民群眾才是司法行政改革試卷的判卷人。

為真正把為老百姓服務落到實處,司法部提出到2018年底前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實現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每一個村莊都至少有一名法律顧問或者專業人員,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的法律服務體系,讓老百姓在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鑑定等涉及任何法律問題的諮詢,都能得到更專業、更精準、更便捷的法律服務,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問題。

實踐證明,法律顧問制度不僅成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智囊團、依法行政的助推器、溝通百姓的傳聲筒和化解社會矛盾的潤滑劑,而且將法律的陽光照進了千家萬戶。

案例庫是12348中國法網的重要內容,是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載體。司法部籌建司法行政(法律服務)案例庫,6100個案例網上開放,就是要用簡明易懂的方式為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2017年,司法部發布第一批3個公證指導性案例,意定監護協議公證、未成年子女撫養費提存公證、出租方單方收回租賃房屋的證據保全公證,都與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新情況的處理或新法律的適用,引起系統內的強烈反響和社會廣泛關注。今年1月30日,圍繞加強產權保護領域公證工作,司法部發布第二批涉產權保護公證指導性案例,對於在全社會弘揚產權保護法治理念、宣傳公證預防糾紛職能作用,維護產權權利人合法權益,服務經濟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年來,監獄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社區矯正工作全面推進,全國80%的縣(區)建立社區矯正中心;司法行政戒毒制度不斷健全;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全面實施“七五”普法規劃,實行“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執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中央國家機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31箇中央國家機關制定了本部門的普法責任清單;律師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公證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截至2017年11月14日,全國889家行政體制公證處已全部轉為事業體制;完善部署推進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各省(區、市)均已實現人民法院、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蓋;國家統一司法考試製度進一步改革完善;司法鑑定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針對“天價”鑑定費事件,明確要求加強對司法鑑定收費的監督管理,科學合理制定並嚴格執行收費標準;全面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積極參與鄉鎮社區依法治理工作。

司法行政要當預防性的保健醫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強調要“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司法部部長張軍在今年一月份的全國司法廳(局)長會上指出,司法行政工作從底線安全觀向治本安全觀轉變,就是從根本上增強工作的預見性。治本安全觀落實到位了,可能發生的意外和風險就會避免。部黨組認為,公共法律服務最能體現主動性。公檢法機關很多情況下不能主動出擊,而司法行政是預防性的“保健醫”,是整個社會治理基礎性、管根本、利長遠的重要工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未來3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這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誰都不能袖手旁觀。而統籌提供公共法律服務,預防化解矛盾、定分止爭,司法行政機關更是責無旁貸、責任重大。

治病治未病,防患於未然。司法部黨組明確,司法行政工作做好了,有助於促進公檢法機關辦理的治安案件、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數量減少、惡性程度降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就會逐步提升。

為什麼要提出治本安全觀?司法部黨組考慮的意義可謂深遠。一個層面是在刑罰執行和戒毒領域,樹立治本安全觀,確保監所、戒毒場所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把監獄服刑人員、戒毒人員、社區服刑人員改造、教育成為守法公民,向社會輸出合格產品;另一個層面是司法行政將普法宣傳、社會矛盾化解、法律服務普惠精準周到地提供給群眾,增強法律服務供給能力,教化引導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形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讓社會更加安定、更加公正、更加和諧,減少犯罪、匡扶正氣,司法行政機關更多地發揮“打預防針”和“治未病”的作用,這才是治本安全觀的內涵和外延。

具體以監獄管理來說,部領導在今年一月份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上提出,努力將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必由之路,是監獄刑罰執行工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最高目標。“監獄不是動物園”,不能只滿足於“收得下、關得住、跑不了”,必須落腳在“改造好”。只有將罪犯改造好,監獄安全才能延伸轉變為社會安全,才會讓老百姓獲得真正的幸福感安全感。

司法部2004年3月19日印發的《律師會見監獄在押罪犯暫行規定》,適用至今14年,律師會見監獄在押罪犯始終困難重重。2017年12月8日,司法部發布了《律師會見監獄在押罪犯規定》,打開綠色通道,拆除道道門檻,為律師會見提供了從未有過的便利。這個文件不僅在律師界,在社會各界都獲得好評,這種現象並不多見。記者在採訪時得知,這個意見提請部長辦公會審議時,思想認識還不一致,設障設限的觀念沒有轉變。在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教授看來,如果原判是不公正的,不讓律師會見,罪犯如何能安心做好認罪伏法工作?讓律師會見,糾正了錯判,本身就是落實治本安全觀最好的踐行;原判若是公正的,律師協助監獄做好罪犯認罪服判工作,效果也會好於監獄幹警的教育。

不改革不行 改革步伐慢了也不行

2017年2月以來,新一任司法部黨組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中央政法委直接領導下,推出一系列人民群眾普遍得到實惠、司法行政得以“強身健體”的政策措施 。

為了補短板,去年9月份,司法部黨組提出要建立統一的司法行政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引領、推動司法行政工作水平整體提升。比如,評價人民調解工作,既要看調解成功率、調解協議履行率,也要看公檢法機關辦理的民間糾紛轉化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和民商事案件的狀況有無積極變化;評價律師、公證工作,既要看管理、收入等指標,也要看律所、公證處為弱勢群體提供傳統、公益法律服務的業務量;評價法治宣傳教育,既要看面上熱熱鬧鬧的工作,也要看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訴訟案件、政府法制辦或上級行政機關受理的行政複議案件、本地非正常信訪案件和群體性事件變化情況,等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內,敢於自我革命。

司法部關於評價指標體系這項改革就是司法行政自我加壓的改革,就是用綜合、特定的社會治理、社會管理指標來評價衡量司法行政工作,堅決改變司法行政工作“自說自話”的評價模式。

大幕拉開 司法行政事業前景可期

司法行政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廣大司法行政人備受鼓舞,充滿力量。幾位司法行政人接受記者採訪時一致表示,司法行政改革進入正軌還在提速,《意見》直指問題、直擊痛點,回應了基層司法行政機關所思所想所盼,回應了群眾最急最憂最怨的關切,為司法行政改革劃出了時間表,明確了改革的重點、難點和得分點,特別強調了“加快”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內蒙古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畢力夫認為,改革抓住了難度最大阻力最多司法所這個關鍵點。以內蒙古為例,全區有1102個司法所,有政法專項編制2800餘名,所均編制2.7個。由於地廣人稀,有的司法所的服務半徑有160公里以上,有的司法所服務的群眾有3萬多人,管理著近100名社區服刑人員,司法所現有工作人員,無力承擔司法所的9項職能。內蒙古這幾年做了一些嘗試,與自治區有關部門協調,招錄了2000名社會志願者充實到司法所,參與到社區矯正和信息化建設等工作中。《意見》明確了司法行政職業保障和隊伍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的要求,提出引導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司法行政工作,為解決根本性問題提供了重要遵循。

吉林省司法廳廳長張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意見》是新年伊始司法部出臺的首個重磅文件,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在新時代背景下促進工作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了精準設計和有力政策支持 ;勇於直面問題、迎難而上,針對司法行政系統存在的惰性舊習、欠賬短板和改革整體滯後的現實,大刀闊斧,著力推動司法行政工作加快“往前趕”,充分體現了新一任司法部黨組“促改革”的膽識和擔當精神以及“求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鼓舞士氣、振奮人心。

寧夏司法廳黨委書記李金英認為,《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應對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遵循司法行政工作的規律和特點,統籌把握各方面關係,從理論上、實踐上、制度上提出了司法行政改革整體方案,體現了新一任司法部黨組高度的大局意識。

司法部司法考試司司長賈麗群認為,85項改革舉措,明確、具體、貫通,打通了中梗阻,表明了司法行政改革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的決心和信心。完善國家法律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的重任倒逼我們轉理念、轉方式、轉作風,真正使改革的舉措既要拿得出,還要落得實,更要做得好。

“奮力推動司法行政工作‘走在前列’,共同書寫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人民滿意答卷的‘集結號’已經吹響,隨著新時代改革發展向縱深推進,如果我們依舊用一成不變的方式方法來推動工作,必然是裹足不前、難有成效!”江蘇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柳玉祥如是說。

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律師表示,打鐵還要自身硬。在新的歷史時期,為適應公共法律服務的總綱和總需要,我們必須客觀分析、精準把握律師事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並採取切實而有效的對應措施。

改革只有進行時 永遠在路上

新時代,必然有新使命、新職能、新擔當。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改革只有進行時,永遠在路上。這一年,有一種改革,叫做司法行政改革,讓人熱血沸騰;讓人感慨萬千!知其難,嘆其難,何其難!

這一年,改革的節奏如何形容?很多人說,擺在面前的是“幹不完的工作”,“稍一遲疑就會落後、一不留神就會墊底”,有著明顯的“推背感”等等,這或許就是司法行政人工作狀態的寫照。

這一年,新一任部黨組一刻不停往前趕。無論是司法廳(局),還是監獄、戒毒所、律所、公證處、司法鑑定機構、司法所的同志;無論是司法行政幹警,還是法律服務工作者,白加黑,五加二,都“壓力山大”,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這一年,我們看到了成就,更堅定了信心,只是同時先體會了種種困難、感受了層層阻力。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根本上還是轉理念,否則一切改革都只能是空談。只有真正轉變理念,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把“三轉”轉到位,司法行政改革才可能有新突破、新作為、新成效。

這一年,我們看到了勇氣和擔當,看到了改革者奔跑的身影,也看到還有一些人在觀望、在踟躕不前。從春節期間全國27個省份離監探親可以看出,即使《監獄法》有明確規定依法依規重啟,司法行政系統內部還有不同的認識;從一些省份監獄改革仍然難於監企分開,可以看出,利益的藩籬還待打破。要從體制機制上理順、約束權力,讓潛規則之手“斷自己的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改革,總是在直面問題中展開波瀾壯闊的畫卷。誰能勇於擔當、率先突破、深化改革,誰就能把握髮展先機,挺立時代潮頭 。

曾幾何時,業內外很多人士按“司法規律”建議司法行政還要承擔更多職能。司法部黨組很是清醒地指出,只有“強身健體”,才能勝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交給司法行政新的更重的任務。

這一年,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下,司法行政人以遇水搭橋、逢山開路的精神在改革的路上“馬不停歇”地向前追趕,加緊推進的許多改革舉措,就是在“強身健體”,就是在做好中央一旦交付新的職責使命就能勝任的準備。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用了那句我們非常熟悉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表達了一種奮鬥的激情。“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鬥是艱辛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鬥,我們要勇於在艱苦奮鬥中淨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

發展無窮期,改革無止境。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我們慶幸,司法行政人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深化改革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剛剛勝利閉幕,“兩會”即將到來,司法行政人已經做好了準備。司法行政事業、公共法律服務前景廣闊、未來可期,事在人為、重在擔當,大有可為!

司法部一号文件吹响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冲锋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