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請放下手機,陪陪我

爸爸,可以跟我講書嗎?

低頭看手機一小時的爸爸:嗯,好,說完繼續打遊戲。

媽媽,媽媽,可以陪我堆積木嗎?

低頭刷朋友圈的媽媽,沒有回應。

過了一會,寶寶繼續喊著爸爸媽媽,這會沒人回答

寶寶玩了一會,爬上來爸爸身上,看著爸爸打遊戲,好有趣。

幾年後,爸爸叫:兒子,別玩手機,過來吃飯。

兒子頭也不抬,繼續玩手機。

媽媽叫:兒子,這次才考四十分,怎麼回事?

兒子頭也不抬,繼續玩手機。

智能時代,小孩不可能完全與電子產品隔離,每天超過一個小時看手機看電視玩遊戲,對兩歲小孩的眼睛身心影響很壞,2018年開始要控制在半個小時甚至隔天半個小時。

爸爸,請放下手機,陪陪我

玩電子產品時間久,第一大傷害是眼睛。

我曾在市婦幼遇到一個一歲左右的男童,醫生診斷出他眼睛無法聚焦,散光很嚴重,男童媽媽很著急問怎麼辦?醫生說,這個情況要慢慢調整,也有可能以後無法恢復到正常視力,這個問題是長期看電子產品導致。

我們大人都有感覺,看一段時間電腦,會覺得眼睛乾澀,需要遠眺,看手機時間久了,眼睛也會疲憊,小孩的眼睛還在不斷成長和升級,盯著一個閃亮屏幕看久,會產生傷害。

第二個影響,他會對自然世界的一草一物缺乏興趣,有電子產品吸引,小孩對其他事情無法全神貫注。

手機視頻遊戲多好玩啊,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色彩斑斕,小孩一旦喜歡上電子產品,會沉迷進去,他看著手機,一動不動,不吭聲,不哭不鬧,人呆呆的。自然中的草樹花相比較之下,乏味一萬倍。

爸爸,請放下手機,陪陪我

帶哲仔去遊樂園玩,園裡很多小孩,也有很多家長,玩的間隙,偶爾抬頭望,百分之九十八的家長埋頭玩手機,只有當小孩之間發生爭執吵架打鬧,家長才抬頭過來調解一下,說兩句話,又繼續玩手機。

父母是小孩的第一對老師,老師時刻玩手機,學生耳濡目染,遲早沉迷手機。

父母以身作則,控制玩手機時間,尤其是孩子也在場的情況下,儘可能不玩手機,手機放包,除了接電話,不要拿出來,為人師表,做好榜樣。

其次,要嚴格控制看手機和電視的時間,一天不能超過半個鍾。

龍應臺兩個兒子在她書作序提到媽媽嚴格控制他們看電視時間,每天超過半個小時,龍應臺就會叫兩個兒子出去玩。嗯,這是個好辦法,轉移注意力。

對小孩,嘮叨和呵斥不是最佳辦法,轉移注意力是有效方法。

然後,要培養小孩各類興趣,特別是運動類。

以前一個鄰居全職帶娃,她很會引導女兒,買小蹦床鍛鍊大腦發育,跟女兒一起堆積木,買平衡單車跟女兒一起出去運動,一起爬山,很少見她女兒玩手機,她家裡沒有電視。

爸爸,請放下手機,陪陪我

做到以上三點不容易,對父母要求很高,時間和精力上需要付出。小孩沉迷遊戲,罪魁禍首是父母,父母陪伴時間太少,把小孩交給老人家,老人家把小孩交給電視,交給手機,只有手機能讓頑皮嬉鬧的小孩子安靜

下來,很多家長還很得意,終於讓這娃安靜,整個世界都安靜,禍害就這樣一步步侵蝕小孩的未來。

陪伴不是最長期的告白,高質量的陪伴才是。

時光不可逆,孩子成長不可逆,現在付出時間,十年二十年會看到一個優秀青年,一切將值得。

【自律的哲仔媽媽】分享育兒經驗和辣媽向上成長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