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在收藏界,

大藏家馬未都的一個決定

曾轟動一時:

私人藏品全部捐出,

一件也不留給兒子!

他的藏品數量之多,

質量之高令人驚歎。

他說:一個人在鉅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

我將收藏品悉數捐給觀復博物館。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捐給觀復博物館並非個人炒作,

自己捐給自己。

事實上觀復博物館

不是馬未都一個人的,

有一個5個發起人組成的董事會,

在運籌帷幄。

捐出之後希望觀復博物館

成為大家共有共管的,

使這傢俬人博物館能夠更好運作。

馬未都說:在一個成熟的法治國家,

在一個文化昌盛的環境裡,

私人的財富實際就是國家財富的重要體現。

1997年1月18日,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在北京

創立了新中國第一傢俬人博物館,

取名觀復博物館。

觀復取自老子《道德經》

之《歸根篇》: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至今觀復博物館已歷經20個年頭,

觀復博物館以傳承中華文化、

展示中華文明為己任。

馬未都,

他的名號在文物界無人不曉。

近年來他的身影也經常出現在電視熒屏上,

為我們講授中國文物

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知識。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脫口秀《都嘟》中的馬未都

文明的魅力很難用語言來表現,

無論是誰,

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文明面前,

都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馬未都,

是一位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的使者。

下鄉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馬未都,祖籍山東榮成,1955年生於北京。父親是鐵骨錚錚的軍人,年輕時和日本人拼過刺刀,從未慫過。馬未都從小就是在部隊大院長大的。

1966年,馬未都上小學四年級,恰逢文革開始,沒有學校可上,所以他的學歷只有小學四年級。

早年下過鄉,插過隊。他去下鄉臨走的時候,向他父親告別,他父親當時躺在床上都沒站起來指著他說:你去了好好幹啊,到了別丟人!

那時他還沒滿18歲。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青年馬未都(左一)和朋友

那時候條件差,

他剛到農村天冷時,沒有厚被子,

只能是去找老鄉的稻草,

蓋在身上取暖。

他後來回憶說:

人只有享不了的福,

永遠沒有受不了的罪。

那時候的他並沒有覺得條件艱苦,

覺得一切都很平常,

也從來沒有抱怨過半句。

那個年月雖然缺吃少穿,

但是卻磨礪了他,

真正讓他快速成長起來。

當工人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馬未都從農村插隊兩年後回到了城市,

20歲進的工廠,

當時叫做七機部,

就是現在的航天工業部

那裡的工人都是非常優秀的工人,

進了車間後每個人分配一個師傅,

他在工廠學的是機床銑工,

馬未都跟的是一位姓董的師傅,

進去之後就恭恭敬敬地叫一聲師傅。

每天上班他一定要比師傅早到,

到車間之後看師傅沒來就特別高興,

然後給師傅去機房旁邊的熱水房

用大瓷缸打熱水。

如果抽菸一定要先給師傅一根,

畢恭畢敬地給師傅點上。

那個時代的人保持著良好的師徒關係,

馬未都也很好地踐行了這一點。

他在工廠待了五年,

這五年也讓他學到了很多。

旅行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旅行是一種生活態度,

馬未都年輕的時候也有旅行夢。

當時並不是想著玩,

就是簡單地希望自己能走遍全中國,

看遍祖國的每個美好的地方 。

他有一次去新疆的經歷,

是他很難忘的。

那是1984年,他做了充分的準備,

8月20號,正值秋天,

是新疆最美的時候,

氣候也最舒適。

那時候從北京到烏魯木齊要4天,

他給領導說你只要讓我坐飛機,

我一定給你拉一個廣告,

掙點錢,領導就同意了,

就這樣,他坐上了免費的飛機。

第一站飛到烏魯木齊。

到烏魯木齊之後,

為了看沿途新疆的風土人情,

他就自討苦吃選擇了坐汽車。

通過達坂城,

但是並沒有看到歌詞中的姑娘。

在庫爾勒吃到了傳說中

因水分大掉在地上就會化的香梨。

在重鎮阿克蘇,體驗了兩毛錢一腳--

就是你交兩毛錢,

杏樹上的果,

踹一腳掉下多少你要多少。

從阿克蘇到阿拉爾,

途中沒有汽車,只能搭順風車,

他攔了一輛手扶拖拉機,

車後有一口大鍋,

上面已經有3個人,

他只能站在鍋頂,

手抓著前面的欄杆,

這麼一路顛簸了一百多里地。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他隻身在新疆40天,

在新疆能感覺到中國有多大,

坐在車上一條路筆直伸向天邊,

你的目力有多好你就能看多遠。

一個人經歷得更多,

他的心胸才會變得更開闊,

不會被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所羈絆,

更能經得起大風大浪。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年輕時的馬未都是非常不安分的,

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1981年,

馬未都在《中國青年報》

發表了小說《今夜月兒圓》。

寫的是一個車工被車間女神愛上的故事。

《中國青年報》

用一個整版發表了他的這篇小說。

那時候是文學最好的年代,

文學被禁錮十餘年後,

全國剛開始解放。

馬未都的這篇小說很快風靡全國,

他一炮而紅,

那時候非常缺少這種能寫文章的人。

《青年文學》主編陳潔東上門找他,

給了他一篇稿子,

問他:這,你能改嗎?

馬未都接到稿子,用了一下午改好了。

陳潔東一看,特別滿意,

60塊錢工資。

第二天,

就這樣,小說發表後僅僅73天,

他被破例調到中國青年出版社,

這一年,他26歲

馬未都的雖然學歷最低,

但眼力卻是最好,

80年代最負盛名的作家,

莫言、餘華、蘇童、劉震雲、王朔,

稿子都是從他手裡過的。

他也由此認識了很多當時

乃至現在依然很出名的作家。

幹了10年以後,

他又把這個鐵飯碗給扔了。

在別人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

中央一級的大出版社,

怎麼能說放棄就放棄?

因為他覺得這個社會的變革要到了,

他又是個敢於對抗所有人,

敢於把夢做到底,

敢於把人做到極致的人。

開歌廳、拍電視劇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馬未都

確實是個敢想敢為非常有魄力的人。

改革開放後,當時流行唱歌,

歌廳剛開始有,

那時的歌廳都是人滿為患,

馬未都和朋友看到開歌廳掙錢,

經不住朋友的鼓動,

就開了個歌廳取名為海馬歌舞廳

他投進去了40多萬,

那時候1萬塊在北京能買套四合院了。

當年和現在不同,

有一種風氣叫以不給錢為榮,

說這老闆我認識,今天我請客了,

實際上也就是老闆請客。

馬未都當時結交的朋友比較多,

晚上到歌廳看一眼,

就知道今天沒錢,

因為一屋子的人他都認識 。

不僅不會給錢,

而且走的時候還會拿東西。

他的好朋友會說:

今天玩得挺開心的,有什麼能帶的啊。

就這麼玩半宿沒掏一分錢,

走的時候還帶箱飲料。

長此以久,他沒有掙到1分錢,

他知道自己開歌廳的事就算是失敗了。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馬未都和王朔

一天晚上馬未都和好朋友王朔,

在路邊的國槐樹下,

看著滿地的落葉感覺甚是萋涼。

這時候,王朔又生出一個主意,

咱們拍電視劇吧。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馬未都與王朔、劉震等人一起組建了

“海馬影視創作室”,

創作了頗有影響的電視劇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海馬歌舞廳劇照

拍《海馬歌舞廳》時,

馬未都到處找投資,

聯繫了煙臺北極星鐘的老闆,

這位山東老闆人極厚道,並

且財大氣粗,說:我投資,100萬。

當時的100萬相當於現在的差不多1個億。

未都問您投資要給您什麼回報?他說:

我就投資啊,要什麼回報。

馬未都就明白過來了,

因為當時的人對投資回報沒概念。

不過他唯一的要求就是

要在歌廳門口擺一個有一人高的大鐘。

雖然擺個大鐘在歌廳並不搭,

為了他的投資,

也就只得同意了強勢植入這則廣告了。

馬未都成功拉來了投資。

現在的好多明星大腕都在這部戲裡演過角色,

包括于謙、黃磊、姜文。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于謙在《海馬歌舞廳》中飾演的佩角

因為《海馬歌舞廳》的拍攝場地是歌舞廳,

三教九流都會來,

會發生各種稀奇有意思的事,

就使這部戲有很強的可看性。

這部戲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直到現在還是會有人提起這部戲。

馬未都說: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人生就是這樣,

在你覺得失敗無望時,

轉機或許就在你身後,

換一種方式,你會有另一個天地。

收古董、創立博物館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80年代,馬未都為古董痴狂,

當時,人們對於收藏毫無概念,

馬未都捷足先登涉足這個行業。

那時候的馬未都

為收古董可動過不少鬼心思。

下鄉到村裡收古董,

先給村長買兩條煙、兩瓶酒,

這些東西在過去就是天大的禮了。

然後村長在廣播裡喊話,

讓每家每戶都把自己家的椅子

弄到院子裡來。

弄過來一看收購人員立馬就知道,

這是紅木的,就是紫檀的,

這是黃花梨的,

直接用大卡車拉,

全部50塊錢一對,直接裝車。

這時候就能看出中國人的特性了,

從眾心理極強,

沒有人去懷疑這件事情,

生怕自己的東西沒人要,

爭先恐後要那50塊錢。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

馬未都發現了一個大爺家有個瓷罐子。

他動起了心思,

每天下班後就往大爺家跑,

陪大爺聊天,幫大爺幹活,

完了就一直盯著瓷罐子看。

長時間下來大爺就發現了他的心思,

感覺他人也不錯。

老先生一高興說:

孩子,看你真喜歡這玩意兒,

喜歡你就抱回家吧。

天上真掉餡餅了,還是個肉餡的。

馬未都非常高興,

又怕老先生反悔,抱著古董撒腿就跑了。

確實,在收藏領域,

撿漏一事充滿誘惑,令人神往,

收藏大家馬未都撿漏之種種,

向來為人津津樂道。

我們在談論馬未都精明、

運氣好的同時,

也要清楚撿漏的背後

是他在古董方面多年的付出與學習,

造就了他的好眼光。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上海觀復博物館

1997年1月18日,

新中國第一傢俬人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正式成立。

這時的馬未都已經有上億的身價。

之後馬未都又在杭州、廈門、上海

成立觀復博物館分館。

至今觀復博物館已歷經20個年頭。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觀復博物館展覽的金器

馬未都說:“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物質上的追求溫飽的趨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是一種社會動力;第二重是趨名,希望心情愉悅,表現為精神上有所寄託;第三重是靈魂上的修行,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超脫。”

有些人就將收藏藝術品當做一種修行,馬未都希望自己也能達到這種境界,至少要像豐子愷所說的處在坐二望三的“二樓半”。

養貓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馬未都和貓

馬未都年輕的時候喜歡養狗,

現在特別喜歡貓。

他說:貓的動作很輕,

不會吵到人,

在半夜寫東西的時候,

貓會臥在你旁邊,

彼此對視一眼,感覺極好。

現在,觀復博物館有30多隻貓,

這些貓大多是他收養的流浪貓。

他尊重貓,

認為貓和人一樣也是應該有自己的姓的,

他給這些貓取名為韓昏曉、

黑包包、白拖拖、黃槍槍、

藍毛毛、麻條條、

雲朵朵、王情聖。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觀復貓韓昏曉

這隻貓名叫韓昏曉,

取自杜甫名句: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黃昏拂曉,意境玄妙。

他喜歡陰陽臉的貓,

人和貓的不同就在這張臉上,

人的陰陽不表現在臉上,

但心裡是一半一半的,

而貓卻不是這樣,你對它好,

它就跟你親;你冷漠它,

它自然不會親近你。

馬未都:人生玩家?人生贏家?

觀復貓漫畫

在觀復博物館,

馬未都為貓搭建貓別墅,

“聘請”貓為貓館長,

希望貓和他一起傳遞文化。

他還把觀復博物館的貓做成漫畫,

讓孩子在趣味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看馬未都的節目,

讀馬未都寫的書,

彷彿在與一位智者交流。

有很多人說馬未都是人生的贏家,

其實他也是人生的一個大玩家,

他以他的人生方式真正“玩兒”出了點名堂。

- END -

關注古今藝事,品藝術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