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創業開電池公司,成爲內地汽車電池最大供應商年產值達13億

曾毓群從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畢業後,他進入一家國企工作。沒想到三個月後他就辭去“鐵飯碗”,加入東莞新科電子廠,曾毓群擔任工程師,一干就是十年。

多人创业开电池公司,成为内地汽车电池最大供应商年产值达13亿

憑藉出色的專業能力和膽識,他31歲時便成了最年輕的工程總監,深受直屬上司陳棠華的賞識。有一天,SAE執行總裁梁少康找到曾毓群讓他負責考察一個電池項目,曾毓群考察過後寫了一份報告,論證了做電池的確有可行性。隨後,梁少康透露了真實目的:拉他一起做電池。一開始曾毓群並沒答應,後來在梁少康、陳棠華的多次勸說下,幾個人決定一起創業。1999年,梁少康、陳棠華、曾毓群等人共同組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並在廣東東莞成立了首家工廠。

曾毓群他們認為,一方面,圓柱、方形等形態電池已經是日企的天下,很難與其競爭;另一方面,電子產品對電池的規格要求不同,而軟包電池形態相對自由,更符合未來的新需求。確定方向後,曾毓群從美國貝爾實驗室手中購買了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但是,在試製時,他們發現按貝爾實驗室配方做出來的電池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反覆充放電後,電池會鼓氣變形,以至於不能繼續使用。

多人创业开电池公司,成为内地汽车电池最大供应商年产值达13亿

兩週後,根據兩個新配方做出來的電池沒有出現鼓氣現象,ATL成功實現量產。2002年,ATL實現整年盈利。2003年,ATL獲得2500萬美元B輪融資。2011年,客車新能源車市場初具規模,曾毓群瞄準時機,將ATL的動力電池團隊完全獨立出來,成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進軍動力電池行業。與寶馬的合作是寧德時代發展歷程中的關鍵節點。

2012年,寶馬打造華晨寶馬之諾1E時,要在國內尋找電芯供應商,曾毓群成功抓住了這個合作機會。但是挑戰才剛剛開始。寶馬提供了一本800多頁的動力電池生產標準說明書,給曾毓群團隊帶來不小的壓力。但是曾毓群毫不退縮,無論如何也要攻克難關。為了解決三元電芯的過充問題,產品研發團隊先後嘗試了二十多種方案。

多人创业开电池公司,成为内地汽车电池最大供应商年产值达13亿

一遍又一遍的設計,模擬,測試,推翻,再設計……最終誕生了一項顛覆國內鋰電行業的技術成果。經過兩年多的測試和運營,寧德時代的電池性能和質量獲得了寶馬的認可。有了寶馬的背書,其他客戶合作自然水到渠成,北汽、吉利、長安等企業也相繼將寧德時代作為其供應商。寧德時代新版招股書顯示,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高達12GWh,穩居全球第一。年產值達13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