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山西省實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2018年至2022年每年100萬勞動者要拿到培訓證書

近日,省政府公佈《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提出2018年至2022年,積極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和社會化、專業化職業能力評價,力爭每年經過培訓並取得相應證書(指職業資格、專項職業能力、職業技能等級或培訓合格證書)的勞動者達到100萬人,其中,農村進城務工人員4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15萬人、企業在崗職工40萬人。

《實施方案》指出,要積極引導培訓機構開展“需求導向”“就業導向”職業培訓,針對不同培訓人群,採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最大限度縮短培訓與就業距離。職業院校、技工院校主要實行“先培訓、後就業”模式,重點對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用人單位主要實行“先培訓、後上崗”模式,重點對新招用人員開展崗前素質技能提升培訓;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主要實行“邊培訓、邊就業”模式,重點對通過職業介紹達成就業意向的勞動者開展“訂單式”培訓;其他各類培訓機構實行“需求儲備式培訓”模式,重點對有就業需求人員開展市場需求集中度較高的職業(工種)定向培訓。

我省將完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標準由原來按職業(工種)分類確定調整為按培訓時間確定。培訓時間一般在10天(80個課時)左右,最長不超過15天(120個課時);10天以內每人每天補貼150元,10天以後每人每天補貼100元。補貼範圍由職業資格目錄內的職業(工種)擴展到具有國家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規範的所有技能類職業(工種)。對經培訓取得相應證書的,先給予培訓機構80%的培訓補貼;3個月內實現就業的,再給予20%的培訓補貼,並按我省職業介紹補貼標準給予獎勵。我省將創新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方式,2018年起,要選擇部分有條件的市、縣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券管理試點。

據悉,今後5年,全省要新建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6個、公共實訓基地1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50個。對認定為省級公共實訓基地的,從省級就業專項資金中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2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