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如果可以,請選擇善良——《我不是藥神》

看完《藥神》,深有感觸,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如果可以,請選擇善良——《我不是藥神》

先說一下這個片子不好的地方,就是把一切的惡歸咎於高價出售藥物的諾華公司,簡單粗暴無理。

中國目前的經濟轉型,最需要的是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的基礎是專利保護,而在這點上片中的處理不合時宜。

我理解,能把深刻的社會問題呈現在公眾面前的編劇和導演,絕不至於認識不到其中的道理。

只是國產片是帶著鐐銬跳舞,所能離開地面的高度取決於鎖鏈的長度。所以,做臉譜化的處理,懟一下“無良奸商”,是可以理解的技術性處理。

雖然是戴著鐐銬跳舞,此片也刷新了國產片的新高度,足可躋身近年最佳影片的爭奪。

好,首先就在於真實。娛樂至死的年代,神鬼仙俠飛來飛去,邪魅狂狷的男主塗著長長的眼線,翹著蘭花指,精緻的白骨精、富二代們詮釋著詩和遠方,哪裡會在意生活中的苟且,哪裡想到真實生活中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們。關注真實生活,關注社會問題的電影太少了。

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如果可以,請選擇善良——《我不是藥神》

片中的程勇開著門可羅雀的小店,賣著神油,開著破面包,抽著紅雙喜,為房租、可能失去的兒子和患病的老爸發愁;藥販子張長林堂而皇之的冒充院士,對著老年患者們口若懸河;思慧為了患病的女兒去跳豔舞;希望陪伴兒子長大的呂受益,終於難以承受高藥價的重壓而決絕棄世;劉牧師用宗教慰藉著病友,卻知道只有便宜的仿製藥才能真正的幫助他們;漂泊他鄉打工的黃毛桀驁不馴,心中仍掛念著遠方的家鄉。這才是活生生的市井人物,升斗小民,這才是生活的常態,真實的社會。

好,在於細節的打磨。這是一部用心的電影,程勇抽的煙隨著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呂受益為了表現病人的虛弱,連續兩天不睡覺;思慧為不到20秒的鋼管舞鏡頭,苦練了兩個月;病人為了補充維生素c常吃的橘子;黃毛的返鄉車票……念念在心,必有迴響。

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如果可以,請選擇善良——《我不是藥神》

好,在於激烈的矛盾衝突。有仿製藥和正版藥的利益衝突,有情與法孰輕孰重的道義衝突,有生的渴望和現實重負間的慘烈抉擇。

好,更在於人性的彰顯。片中第一次觸動我的是呂受益的妻子,對待打通仿製藥途徑的恩人程勇,滿腔的感激無從言表,唯有盛滿酒杯,一口喝下。

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如果可以,請選擇善良——《我不是藥神》

第二次是那白髮蒼蒼的老人,對著警察說:“我求求你別在追查印度藥了行嗎?我病了三年,四萬塊錢的一瓶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它是假藥。那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500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不掙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你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如果可以,請選擇善良——《我不是藥神》

最終當程勇被抓,病人們陸續摘下口罩,千人含淚送行,則達到了感情衝突的頂點。想起臧克家的那首詩“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人性的高貴正在於人有同情心,面對旁人的苦難不會無動於衷。《辛德勒的名單》中,離開前,辛德勒指著自己的汽車說:“這輛車,可以換回十個人的生命,我要來幹什麼?十個人…” 取出領針:“這領針,兩個人,黃金造的,兩個人…” 他痛哭著,像個孩子一樣。

當你挽救一個人時,就是挽救了一個世界。佛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

現實生活中,人總會面對各種選擇,可以選擇冷漠自私,可以選擇苟且偷生,可以選擇唯利是圖,但也可以選擇關懷、勇敢和善良。

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如果可以,請選擇善良——《我不是藥神》

程勇一開始只是為了掙錢,中間攝於法律和假藥販子的威脅,拿錢退出,轉型為成功的商人,而呂受益的自殺則砸開了人性的重重枷鎖,他開始不惜傾家蕩產,為病人走私來救命的仿製藥,完成了人性的昇華。

在正確和善良中,他選擇了善良。

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當我們自己面臨這樣的選擇時,能做到嗎?

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如果可以,請選擇善良——《我不是藥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