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女撞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小時候,她總是趁著爸媽忙的時候,抓緊時間匆匆洗漱,然後鑽進被窩,生怕耽誤一秒鐘就會被媽媽發現她腿上又磕的青一塊、紫一塊。枕頭下,壓著她的心肝寶貝——雙截棍,床下的玩具箱裡,一雙紅色的拳擊手套上還蹭著白灰,牆上,貼的是《唐山大兄》的海報。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夢中,院裡那幾個比他高一頭的“壞小子”在前面抱頭鼠竄,她穿著一身和李小龍一樣的練功服、手舞雙截棍,在後面窮追猛打,她的身後是幾個破涕為笑的好朋友,一面天下無敵的旗幟在隨風飄蕩......

雲捲雲舒,白駒過隙,雙截棍終於不知道在哪一次搬家中失去了蹤影,她也聽媽媽的話,留起了一頭長髮,不過她天下無敵的夢想終於在2017年,她24歲這年實現了!

手中的雙截棍換成了合二為一,變成了一根長約2米的單杆,這根杆的學名叫檯球杆,這根杆的主人叫陳思明。她是首位中國美式檯球錦標賽8球9球雙料冠軍、首位獲得世界檯球協會(WPA)年度最佳運動員獎的女球手、第一位贏得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球手。2017年,她拿到了9個冠軍,並同時獲得體壇風雲人物、十佳勞倫斯冠軍獎的提名。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聊天是從李小龍開始的。

“我小時候可能有暴力傾向,最愛玩蹦床。有時候現在都想去蹦床,但估計老闆不讓我進了!我的偶像就是李小龍,買所有寫他的書,看他所有電影,去練雙截棍。他身上的那種霸氣,讓我痴迷。李小龍不僅僅是一個武打明星,武術高手,他在我眼中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男人。其實我不是個有自信的人,是檯球給了我自信。”

檯球這項運動在大陸興起於改革開放初期,一夜之間遍佈了神州大地各大廣場及工人俱樂部。檯球興起之初就與“不良少年”、“社會青年”“混子”這些令人皺眉的群體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要不是家裡開了一間對外營業的球房,陳思明有可能會成為一個足球運動員。

“因為家裡有開球房,因此我很小的時候就能接觸到檯球。剛開始就是來家裡的球房玩兒,因為家裡沒人陪我玩,球房裡總是有很多人。父母起初沒有在意,但當我有些上癮的時候,父母都反對我再去球房。不過我好像對臺球挺有感覺的,記得我好像是在不到8歲的時候,就打敗了一個在我們那片很有名的一個業餘高手。於是,父母開始意識到了我可能天生能吃檯球這碗飯。”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當時的國內第一人龐衛國成為了陳思明的啟蒙教練,練習項目是斯諾克。斯諾克讓陳思明打下了堅實的“童子功”,這也是她在九球和美式檯球賽場上總能打出讓觀眾驚呼,讓對手心寒致命一擊的原因。

12歲進入職業賽場,起初順風順水,創造了諸多第一。直到那場讓她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比賽到來!

2011年九球世錦賽決賽,陳思明VS畢竹青。賽前大家一致看好陳思明。

“我們當時是國家隊隊友,在平時的較量中,應該說我佔據優勢。一開始我大比分領先,沒想到對手那天超水平發揮,尤其是她追平比分後,我的大腦真是一片空白,眼睛看著檯面上的球,腦子裡想的卻是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兒?不僅渾渾噩噩的輸掉了那場比賽,心裡還真是留下了陰影。”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在隨後三年中,陳思明曾六次殺進國際大賽的決賽,但她無一例外的收穫了6個亞軍。

“真是有心理陰影了!在那幾年,我前面總是順風順水,一到決賽,我腦子裡就總浮現出輸給畢竹青那場比賽的畫面。在比賽中,經常患得患失,想攻又想守,想贏又怕輸,總之就是無論你怎麼提醒自己,就是難以把注意力集中到球桌上。那種感覺就像身陷泥潭裡,你越想往上爬可身體卻越往下沉,就別提有多難受了!”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就這麼熬著,熬著,雖然2014年底陳思明拿到了CBSA美式檯球國際公開賽密雲站的冠軍,但陳思明在隨後的比賽中的表現依舊起起伏伏,遠沒有現在的這種統治力。直到2015年的那天,嘎嘣一聲,她的十字韌帶斷了!

“你是運動員嗎?”

“是,我是運動員。”

“練什麼項目的?”

“檯球”

“現在練檯球的都能把韌帶弄斷了?”

“醫生,我是踢足球受傷的!”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休息了不到三個月,陳思明就又站在了賽場上。“那時比賽一站就得幾個小時,為了防止傷腿韌帶僵化,每次比完賽,家人都要給我掰腿,真是疼的吱哇亂叫。”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這次意外的受傷卻讓陳思明走出了之前世錦賽失利的陰影。

“當時我在家裡練球時,真是10杆都清不了臺,手感和心情真是差到底了!我是抱著能贏一盤就是勝利的心態重回賽場的。這次受傷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上帝給你關一扇門的同時,一定也會給你打開一扇窗。好像一切都好了起來,終於開始站在冠軍的領獎臺上了!”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重回巔峰的陳思明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勝利密碼”。為了能讓自己的內心找到挫敗感,她甚至在今年手感最熱的時候,跑到比利時報名參加歐巡賽男子組的比賽。值得一提的是,她在男子組的比賽中戰勝了前世界冠軍、英國名將達利·皮治。

“和頂尖男選手同臺競技後,我看清了差距。有的球,我本以為防守做的非常完美了,可他們卻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和男選手比賽,在技術上沒什麼提高,但對自我認知非常有幫助。我覺得有差距是好事兒,尤其是能讓你清清楚楚看見這局球是怎麼一點點輸掉的,這就告訴我,你不是天下無敵,有的是人能贏你,這也為我的進一步提高指明瞭努力的方向。”

2017年拿到9個冠軍後,尤其是在世界女子9球錦標賽上戰勝潘曉婷奪冠後,不少媒體開始將兩人進行比較。

婷姐是老大姐,她是一個標杆,是我趕超的目標。目前,婷姐更注重對臺球事業的推廣,以後我可能也會去做越來越多的推廣工作。這種良性的比較和競爭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雖然幼時是個假小子,但每個母親心中都有一個“公主夢”,於是陳思明留了十年的長髮。直到2016年才變成了現在這個清爽、利落的短髮。

“我其實跟我媽說過很多次要剪成短髮,可我媽就是不同意,我也沒辦法。直到那天,她突然說,你要想換髮型你就去吧!我當時就抄起手機給一個髮型師打電話,然後馬上衝出門去了。換完髮型,發到朋友圈裡,朋友們都炸了,都問我咋了?我覺得這個髮型挺適合我的,有種酷酷的感覺。”

“當時就是想找個東西刺激她一下,沒想那麼多。”陳思明媽媽回憶道。

剪了短髮的陳思明如一把出鞘的刀。在2017年,她幾乎把所有能拿到的冠軍都拿到了。“明年可以重新再拿一遍啊,體育比賽中不是有個詞叫衛冕嗎?”

說起女檯球手,你不能只知道潘曉婷

“你現在還喜歡李小龍嗎?”

“喜歡啊!我現在依然喜歡李小龍,但我已經過了玩雙截棍的年齡了。我現在對太極更感興趣。尤其是‘柔裡有剛攻破、剛中無柔不為堅’在練習太極的過程中,總有那麼一瞬間,我會覺得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