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撿到「肉靈芝」:上億寶貝成黃粱美夢,百萬太歲作創業資金

太歲石,又稱肉靈芝,自古都是帝王、高官、富翁養生佳餚。由於受特殊環境、生長週期的過高要求。所以,太歲一都是十分稀有,被譽為百藥中的上品。隨著現代工業、新材料的不斷創新,特別是硅膠等化工材料的出現。讓很多疑似太歲的寶貝在全國各地出現,讓這種透明或乳白色粒狀固體,讓撿到“寶貝”人做了不少的美夢,也成了各地有趣的新聞。而真正撿到太歲的幸運者,確真的成了一夜暴富的人。

多地撿到“肉靈芝”:上億寶貝成黃粱美夢,百萬太歲作創業資金

小哥撿上億“太歲”專家看後笑了

今年上半年,浙江餘杭的小王和姐夫在河邊釣魚,偶然之間發下了一塊黑色的石頭,經當地古玩公司鑑賞以後,對方稱這個是“石太歲”,10萬塊錢一克,按照專家的估價,這塊“石太歲”的價格應該是在1億元的價值。

多地撿到“肉靈芝”:上億寶貝成黃粱美夢,百萬太歲作創業資金

這讓小王一家人激動不已,姐弟兩個抱著這塊石頭睡不著覺,自從自己家裡面撿到這個寶物以後,陸陸續續有人來談價格,要求私下交易。其中一個上海的商人還出價到了幾百萬, 但是姐弟兩個人沒有同意。然而,浙江中醫藥大學請權威專家丁教師鑑別,丁教授說,太歲太名貴,市面上假的很多,用塑料作假的太歲。看到小王這寶貝,丁教授也有些為難,拿不定主意。

多地撿到“肉靈芝”:上億寶貝成黃粱美夢,百萬太歲作創業資金

丁教授小王得知並不是花大價錢買的這個寶貝,鬆了口氣,跟小王說了實話,這根本就不是石太歲。小王感覺自己就像做了一場夢,如今夢醒了,該工作還得工作,好好打工掙錢,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

遼寧農民撿140斤太歲獲利百萬

2017年,遼寧的農民王承德在2015年的3月,無意中撿獲了140斤的太歲。一年後,他靠著賣太歲賺了300萬。王承德將這些財富用來創業,花了150萬建山莊、20萬買了50頭毛驢、18萬買私家車,

2017年夏天遼東的洪災後,讓王承德價值20多萬的魚池和魚瞬間化為烏有,資金鍊斷裂,王承德經常坐在樹屋裡發呆看豬圈。後來把剩下的40多頭毛驢出手後,才讓資金得以週轉。

多地撿到“肉靈芝”:上億寶貝成黃粱美夢,百萬太歲作創業資金

山東臨沂民河中撿太歲收藏15年

1996年時,市民石運佳在黑龍江省尚志市亞布力滑雪場附近的一條小溪裡,當他到河邊喝水,突然在河裡看到了一個乳白色的物體,便將其撿了起來,因不知其為何物,他將其當做“廢品”扔在一旁。

多地撿到“肉靈芝”:上億寶貝成黃粱美夢,百萬太歲作創業資金

直到1999年時,石先生在看了一個介紹太歲的電視節目後,發現他手中的這塊物體極有可能是太歲,便把它從地上撿起來重新放回水中。希望它能恢復成以前的樣子,沒想到我把它放回水中沒幾天,它就又開始膨脹、變軟了。

2012年,石先生回到了臨沂老家,把這塊“寶貝”也一同帶了回來。10月底,他找到了臨沂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曹善東。經過鑑定,這正是非常罕見的太歲,是真正的寶貝。

多地撿到“肉靈芝”:上億寶貝成黃粱美夢,百萬太歲作創業資金

這塊太歲石從外觀上看,呈現米黃色,通過周圍的切口可以發現,其內部為乳白色;通過測量得出,其長約47釐米,寬約40釐米,重約25斤。用手摸起來,感覺比較柔軟,有點像橡膠的感覺;用鼻子聞,也沒有特殊的味道。

蓋房撿到"太歲"? 專家:可能是工業廢料

2017年, 西安鄠邑區的段師傅家在蓋房子的時候,工人不知道從哪拉來了一車土,嘩啦倒下來,這個大塊頭變就被倒出來了,上網一查覺得挺像太歲,段師傅就趕緊給它洗了個澡,好生泡著。

多地撿到“肉靈芝”:上億寶貝成黃粱美夢,百萬太歲作創業資金

陝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李峻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東西應該不是大家說的太歲,用火燒一下就會有味道。七八十年代農村刷牆用的,107膠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用完了以後直接用袋子一裝,或者用桶裝,扔了或者填埋。過了一二十年以後袋子降解了,這種膠就成為了袋狀或者桶狀,然後再加上後來的風吹日曬和一些微生物的附著,就成了這個樣子,我看這就是個編織袋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