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如果有一天,你的一個朋友突然和你說:我好像得了抑鬱症,你的第一反應是覺得他在開玩笑還是要認真對待這件事?

甚至有時候情緒到了一定階段,沒有理由的發脾氣,讓你難以理解,你會認為他是在矯情嗎?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可能很多人知道抑鬱症,是因為明星抑鬱,卻沒有人去探究過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普通人也徘徊在這個生和死的邊緣。

抑鬱症,其實跟我們日常生病一樣,它只是一種情感障礙,真的不是神經病。但抑鬱症這個病最難的地方就在於不被人理解。

01

對於抑鬱症,我們真的有好好理解它嗎?

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抑鬱症嗎?

之前網上看過一個評論,關於“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他說抑鬱情緒就像是女生來大姨媽,只要喝點紅糖水就能好的;但是抑鬱症是來大姨媽,一直痛經,需要看醫生才能好的。所以我覺得對於這兩者還是要先有區別的,這樣我們才能正確的對待事情本身。

科普時間:

關於抑鬱症:很多人可能對於抑鬱症只停留在情緒病這一層面,覺得不是多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從專業上來講,是因為一種叫做五羥色胺在作祟。

五羥色胺會讓人情緒安詳穩定。如果分泌不足,就會產生抑鬱情緒,表現為自卑自責,對前途沒有希望,失眠、思維遲鈍以及記憶力減退等;反之分泌過剩就會情緒過剩、脾氣大、攻擊性強。

有很多抑鬱症患者以為自己之所以會出現不開心、自卑自責等心理症狀是因為以往的經歷特別是挫折、傷害等造成的,其實不然,這些都是患者天生的掌管大腦神經生化活動的基因造成的。

一般患有抑鬱症的人會有這些常見症狀↓

情緒方面:非常敏感,所以很容易就被激怒;會有傷感、自責、絕望、無助、痛苦、內疚和不安的情緒,甚至在這些情緒的影響之下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思維方面:價值觀受到顛覆,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以時不時會萌生自殺的念頭,覺得自己在世上毫無價值。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身體方面:對任事物失去慾望,不能好好吃飯,也不能好好睡覺,甚至會導致一些頭痛、胸痛全身刺痛等。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社交方面:喜歡獨自一個人待在窗簾緊閉的房間,斷絕一切與外界的交流,人多了反而會出現不安、焦躁;不願意尋求別人的幫助......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請給他們多點關注和愛護。抑鬱症不是一種情緒,它是病,只要好好看醫生會好起來的。

02

但是在很多人眼中,抑鬱症=陰暗和可怕

這是很多人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偏見,因為不瞭解,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是在無病呻吟。

但是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被爆出有抑鬱症,最終選擇自殺這一方式來結束生命,才讓人們不得不重視起來。

我們最愛的哥哥張國榮以及前些年的喬任梁、金鐘鉉,都是抑鬱症患者,最終選擇了一種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從左至右張國榮、喬任梁、金鐘鉉

他們在舞臺上總是以一種樂觀,正能量的形象示人,是很多心中的偶像、榜樣。偶像是什麼,是能夠給予粉絲正能量的人,是粉絲的信仰和堅持。但是在偶像這個身份背後,我們卻忽視了他們本身,舞臺之外的他們又是怎樣呢?

因為公眾人物身份,他們在聚光燈下只能有一種正能量的東西,所以我們看到的他們都是滿面微笑的,很陽光、很溫暖。絲毫與抑鬱症這個詞語不搭邊。

我們只看到他們舞臺之上的光鮮亮麗,受人喜愛,卻深深體會不到舞臺之外他們孤獨到極致的痛苦,痛苦到放棄生命......就如那句話“面對你時我很瀟灑,轉過身去我想自殺”一樣,他們就這樣走了......

03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

因為我們對抑鬱症知之甚少,所以有時候對於身邊抑鬱症患者的表現就會很不理解,他們的一些情緒我們看來可能就是矯情,卻不知道他們其實是生病了。

他們的自述↓

①左燈(重度抑鬱康復中):“有時候覺得這種情況有點像在深海里面潛水一樣,外界的一切,聽不到也感受不到,心如止水的那種。再後來頭痛、胸痛、全身痛,接著記憶力後退。”

②小白(十六年抑鬱症病史):“可能整宿睡不著覺,連續一個月維持這樣一種狀態,就是一種瘋了的狀態。手機靜音,放在抽屜裡,根本不想去碰,響起來反而會心裡一跳,不要和我溝通,不要和我聯繫。”

③古林(重度抑鬱康復中):“長期心情很低落,不想說話,無法與親人產生任何的感情......”

你會發現他們的狀態就是在關閉自己,不想與外界的一切有任何的接觸,因為他們生病了,害怕接觸過程再次受傷,而旁人卻不能理解......

可能一點小事就會觸發到情緒,然後就哭,停不下來的那種,但是旁人看來就會覺得你很奇怪,很莫名其妙,甚之會責備你。可能於一般人而言,責備聽過就算了,但是抑鬱症患者不一樣,你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可能會變成刺向他們的利器。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但是我們通常又很難發現他們抑鬱了,因為他們為了不讓心愛的人傷心,不給別人造成麻煩,在很努力的偽裝, 努力偽裝著生活,努力偽裝著微笑,努力偽裝著樂觀,努力偽裝著融入你們,故作堅強。甚至很多抑鬱症患者直到自殺前都不會讓人察覺,因為他們在人前是那麼的陽光自信,其實已經抑鬱很久了。

所以你有幸發現身邊有抑鬱症患者,請體諒他們這種情緒,不要覺得他們是在矯情,他們其實很痛苦,生病了,需要別人的關注和陪伴。

04

抑鬱症最可怕的是時不時要與一股神秘力量抗爭。

這股神秘力量有多可怕?

曾經聽人說過,在抑鬱那段時間,會時不時地出現自殺念頭,覺得自己很沒用,做什麼事情都不行,也提不上激情和興致,就是很沒有意思。這股神秘力量就會一直慫恿你,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活著,乾脆死了算了。

與此同時身體上還要承受一些東西,比如說嚴重失眠,就像前文說的連續一個月睡不著,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常人是無法想象的......最嚴重的就是關閉自己,斷絕與外界的溝通與聯繫 。你能想象你現在不離手的手機,有一天你會覺得它是個累贅,是個障礙,看見就怕,我想很多人是理解不了的,也不想理解的。

只喜歡一個人待在家裡,拉上窗簾不見陽光,一個人的狀態是最好的,只要人一多就會恐懼,敏感易怒,也會因一點小事就爆發情緒,但是即使這樣了,還是不願意與外界訴說心聲,還是一個人待著,與

“一股一直讓你去死”的神秘力量抗爭。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所以在對待抑鬱症患者,不要嘗試去理解他,因為正常人理解不了抑鬱症患者的想法。也不要強行按自己的理解認知去安慰,這樣只會讓他更難受。

可以試著對他們說——

沒事的,你繼續說。

我在聽著。

我理解。

我就在這兒。

要知道沉默可能有令人震驚的康復作用。只要坐著,如果可以的話抱著ta。在這一刻,就坐在那兒,這個舉措帶來的巨大能量會讓你驚訝。

認真傾聽,多點關懷總不會錯

我們不是矯情,只是生病了,帶我去看醫生好嗎?

抑鬱症現在已經是一個挺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抑鬱,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這一群體,他們也許更需要你的關懷,給他們一些留意、寬容。

不要去隨意指責他們軟弱,他們矯情……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那些白日裡笑的多燦爛的人,夜晚有多麼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