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而生 這座城市不簡單——烏蘭察布探訪記

向阳而生 这座城市不简单——乌兰察布探访记

向阳而生 这座城市不简单——乌兰察布探访记

NEWS

國際皮革城、草原“雲谷”、國家園林城市……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些毫無關聯的城市特性會同時並且頗成氣候地聚集在一座普通的北方小城。在距首都北京向西320公里之外的玄武岩地貌上,烏蘭察布市正以它慣有的低姿態默默崛起。

向阳而生 这座城市不简单——乌兰察布探访记

插上科技翅膀 讓數據從草原出發

曾經生活在烏蘭察布的人們恐怕從未想過,這座城市能擁有兩片好看的雲,一片是藍天白雲,另一片是“數據雲”。

近年來,華為、蘋果、阿里巴巴等行業頭部企業紛紛落地烏蘭察布,佈局大數據產業。烏蘭察布緣何如此受青睞?

烏蘭察布市委副書記、市長費東斌介紹,烏蘭察布發展大數據產業有六方面的優勢:第一,位於北緯42度。國際公認的大數據發展“黃金緯度”;第二,地質結構穩定,是數據栽培中心的理想區域;第三,電力供應充足。總裝機1360萬千瓦,近一半是風電和光伏等清潔能源;第四,獨立的電網。每度0.26元,為國內最低價格;第五,直通北京的雙迴路光纜。烏蘭察布至北京亦莊144芯大容量專用光纜已投入使用,第二回路也將於年內建成運營,兩地之間的網絡延時縮短到20毫秒以內,數據從這裡出發,瞬達首都、暢連全球;第六,全境氣候涼爽,年平均氣溫4.3°C,利用自然冷卻的時間長達10個月,PUE值小於1.26。這些優勢讓烏蘭察布成為內蒙古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向阳而生 这座城市不简单——乌兰察布探访记

烏蘭察布華為雲數據中心機房(新華網 王威攝)

依託優勢,烏蘭察布大力優化投資環境,發展大數據產業。 近年來,按照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把大數據、雲計算作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主攻方向的戰略決策,烏蘭察布市提出了建設“草原雲谷”的信息產業發展戰略。以13平方公里的烏蘭察布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為平臺,圍繞大數據產業拓展上下游產業和配套產業,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形成了新科技產業載體。

逢“8”採購日激活“新雅寶路”新功能

位於烏蘭察布市集寧新區的的中國· 新雅寶路商城裡,貨物琳琅,商家們正熱情地接待每一位客人。

曾經位於北京東二環的雅寶路商城被非首都功能疏解後,烏蘭察布成為了雅寶路商城的“新家”。前面加一“新”字,意味著中國最大最專業的服裝出口交易市場老字號在此轉型升級並延續下去。

據商城負責人介紹,新雅寶路商城每月逢“8”推出外商採購節和訂貨節,也就是說每個月的“8”“18”“28”號,成規模的國外商人會固定來這裡訂貨,滿載而歸。此外,商城對入駐的商戶給予了諸多政策上的扶持,比如新入駐商戶不僅租金低廉,而且連免三年的物業費,這為商家經營降低了成本。

張小燕是領御9ee9的店長,談起經營狀況,她介紹,商場推出的逢“8”外商採購節、訂貨節,對拉動銷售特別重要,當地政府也給予了很多支持,“我們幾乎是沒有壓力的在這裡賣貨,相信未來會更好”。

向阳而生 这座城市不简单——乌兰察布探访记

顧客在新雅寶路商城內選購商品(新華網 王威攝)

全力打造生態城市 提升百姓幸福感

穿梭在綠色的集寧新區,聽著這裡的人戰天鬥地植綠的故事,你會深深地被這裡人的、這座城所感動。

烏蘭察布十年九旱,自然立地條件較差,“地下無寶,地上無草”曾是這座城市的真實寫照。特別是全市地下玄武岩覆蓋面積大、岩層深厚,地表土層淺薄,土壤貧瘠乾旱,年均降水量僅340mm,年蒸發量2000mm。

從2010年開始,烏蘭察布市規劃建設“三山兩河”生態景觀,耗時五年,當地人艱苦卓絕的在玄武岩上建起了一座綠色之城。2016年,烏蘭察布市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

向阳而生 这座城市不简单——乌兰察布探访记

烏蘭察布市集寧新區景色(新華網 王威攝)

“幾年前這裡還是黃沙漫天、髒亂無序,現在我每天吃過晚飯會和家人山腳下散步,每天被青山綠樹包裹,生活質量都提高了很多。”住在白泉山公園附近的市民張先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