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老師被譽科研達人:從小就自製玩具,已獲7項國家專利

寵物糞便自動清潔處理器、可穿戴式安全氣囊、再加之最近獲國家專利的一種多箱透明自動取蜜綜合蜂箱等,這些發明創造都與一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他叫楊棵瑞,今年27歲,是一名90後老師,更是同事眼中的科研達人。

“他們(其他老師)都說我這兒是‘垃圾桶’,主要是我這有很多從網上買的小東西,自己會經常拼。”一邊擺弄著自己做的小模型,楊棵瑞一邊向記者談起了自己如何從一個愛動手的小小少年,成長為擁有眾多發明專利的“科研達人”。

90后老师被誉科研达人:从小就自制玩具,已获7项国家专利

楊棵瑞向記者展示自動取蜜綜合蜂箱 本文圖片均來自四川新聞網

開啟發明創造之路 小小少年廢品場中自“造”玩具

楊棵瑞告訴記者,他從小就生活在巴城中,在他的記憶中,二十多年前的巴中並沒有特別多可以去玩的地方,因此幼年的楊棵瑞和自己的小夥伴們跑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廢品場。“在我印象中,如今的消防支隊對面,曾經就有個廢品場。小時候我們沒有耍的,就只好在廢品場鼓搗些廢舊玩具,最後玩成一隻‘花臉貓’才回家吃飯。”

或許是想起了曾經在廢品站中玩耍的各種歡樂片段,楊棵瑞顯得很是侃侃而談。雖然笑稱回收站、廢品站是自己童年最好的開玩耍之處,但畢竟同樣的東西玩久了也會沒意思。於是藉由家中剛好有個親戚開了家廢品場之便,幼年的楊棵瑞便開始思考,如何把一件東西改裝成另一件東西。“畢竟是小孩子嘛,就想著如何把東西變得更好玩。而且用廢品當原材料,又不需要成本,所以我就慢慢自己‘造’耍的了,比如用廢棄的木材和方向盤等自己做小汽車等。”於是,楊棵瑞的發明創造之路從此起步。

那些年,楊棵瑞家中的黑白電視機、影碟機、收銀機甚至是唯一一輛二八槓自行車,都在他的一次次動手實踐中或“毀滅”,或“新生”。“拆影碟機啥的都是我常乾的事,但是我父母對我鼓搗這些還是比較支持,畢竟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對我還是溺愛。”於是在父母的默許下,楊棵瑞愈發善於思考,也開始動手做越來越多的東西。“我是越做越有激情。”

90后老师被誉科研达人:从小就自制玩具,已获7项国家专利

楊棵瑞展示可穿戴式安全氣囊

加強動手能力,積極打造便利生活小發明

談起自己年少時的得意之作,楊棵瑞笑著對記者表示,實在是有很多,不過其中一樣讓他現在都覺得很厲害。“我7、8歲時,身體不好,要經常打吊針。但在輸水時,一不注意所輸的液體就會在自上往下流的過程中造成鼓包,且家人一直舉著藥瓶也累,我就想著是否有個方法,可以把吊瓶放在桌子上,讓它自下往上流。”在實踐動手中,楊棵瑞想到了解決辦法,“只要在瓶子那放個增壓泵,我的設想就成功了。”

而在初中那年,在學習了電學中關於串聯並聯的內容後,楊棵瑞再次把它運用於自己的一項愛好中。“我喜歡釣魚,我當時就想,如果把魚竿放那,我們不管它,它可以自己收線就好了。”這樣想著,楊棵瑞也這樣做了,最終他成功做出了自動釣魚器。“其實原理很簡單,只要在線上放上開關,那麼魚上鉤,開關啟動後就會自動拉線、收線,早就設置好的燈泡就會發光發亮,我們看到了來收魚就是。”

不管是最初的改造玩具,還是後來的自動釣魚器,楊棵瑞都充滿創造熱情,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在不斷加強。而在進入號稱“培養一線工程師的搖籃”的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後,楊棵瑞的科研創作之路更是錦上添花。

“我覺得大學主要有三點影響著我,一是學校裡有很完整的實驗室、實訓室,使我的發明創作之路更有保障;二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愛好者可以一起探討最新的技術、設備、材料等;三是學校裡每個月都有科技活動月,每週都有周周講,讓我們可以瞭解到最前沿的思想、最新的材料,每次參加講座我都受益匪淺。”而對於這些重要講座,楊棵瑞更滿是堅定地說到,課可以不上,這些講座活動一定要參加!

90后老师被誉科研达人:从小就自制玩具,已获7项国家专利

楊棵瑞及其同事獲得的部分獲獎證書

屢獲國家專利,堅持理實相結合

2015年,楊棵瑞回到巴中,隨後他便進入一所職業院校任職。彼時的他腦海中依舊充滿著各類天馬行空的構想。“那是2016年過春節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偌大的學校值班,覺得很無聊,就想起了我養的那隻兔子。”

原來,因為養兔子的緣故,導致楊棵瑞總免不了要處理兔子的糞便,一來二去總歸是太麻煩。“我當時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有一個寵物糞便自動清潔處理器?這樣對養寵物的人不就方便多了嘛。”於是通過運用傳動式原理,楊棵瑞成功發明研製出寵物糞便自動清潔系統,不僅在2016年3月參加巴中市第一屆“科星薈”創新創業大賽時獲得獲三等獎,更是在2017年被授予國家專利證書。

2017年去阿壩州金川縣扶貧時,眼見當地養蜂人取蜜過程中不僅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大量蜜蜂,且極易被蜇到,十分危險。因此楊棵瑞萌發了為蜂箱做些改變的想法。於是從2017年11月到今年4月製作出模型,楊棵瑞花了5個月時間。期間,同學校的段斌、李林原、何春蓉三位老師也加了進來。最終他們成功發明出自動取蜜綜合蜂箱,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如今的楊棵瑞手握7項國家專利,談及自己的發明創造之路,楊棵瑞用了一個詞來概括——實踐。他說只有理實相結合,才會有所發現、有所獲得、有多創新。而熱愛科研的楊棵瑞從未停下自己的腳步,他告訴記者,在忙完學校的期末事務後,他和學校科研處的同事們將對巴中快失傳的特色小吃“樹葉涼粉”進行研究,“樹葉涼粉的原材料是要用特定樹上的新鮮葉子製作,過程也比較麻煩,所以現在基本上沒人做。因此我們現在準備移植一棵樹來,對樹葉進行提取,看看能不能把樹葉磨成粉狀物,讓樹葉涼粉再度流行起來,讓它也成為我們巴中的一張特色名片。”

(原題為:《從自制玩具到手握多項國家專利 巴中90後成“科研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