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這座古城,仿佛回到國內30年前的感覺


越南會安古城,位於越南中部,屬廣南省。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會安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7日,颱風“達維”橫掃越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會安古城被洪水淹沒。

公元5世紀,在佔婆王國時期,會安曾是一座港口,名為“大海口”。發展到16世紀,這裡演變成一個東南亞最重要的貿易交流中心。18世紀,由於越南國王們長期而激烈的權力之爭,約束了發展,會安幾乎廢棄了,到了最後,這座天然的港口終於淤塞。19世紀8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會安港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使之煥發昔日的光彩。

由於古代貿易交流的緣故,中國、日本、南洋,甚至歐洲的商船經常出入會安港,在會安經商的中國人及日本人很多,因此,當局允許在這裡分別建立華人和日本居住的單獨街道。雖然也有地方當局管理,但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可以在這裡按照各自的民族風俗習慣生活。


但從歷史的角度上講,會安進入了近代文明後很多就衰落了。和澳門一樣,被邊上吃水更深的峴港所取代。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悖論,帆船時代的港口多數都會受到淤港的困擾,是選址的共性,還是什麼,基本都在向輪船時代的變遷過程中衰落。言歸正傳,繁華的會安就迅速地衰落成一個近海小鎮。但也因此因禍得福而大體得到保存。

古色古香、中西合璧的會安古城,有人稱其為“越南麗江”。這裡優美寧靜的環境讓人可以不自覺放慢腳步,放鬆身心,品味古城古今韻味,探尋一城文化慢旅,享受一段韻致時光。

會安的風是柔和的,歐美遊客喜歡騎著自行車在古鎮裡穿梭,而亞洲遊客則更偏愛走走停停的遊玩方式,將會安的美細細地品味。

有人將會安比喻成中國的麗江,個人認為會安的美更在於一種古味,明黃色的老房子、挑擔賣花的老人、滿城五顏六色的燈籠、隨處可見的奧黛,都在向大家展示會安獨特的氣質。

在會安沿街兩旁看到很多小食店和咖啡店,由於時間的原因,不能停留太久,只能選擇比較簡單的食品充飢,看到一家有中文招牌“會安酒家”的餐廳就走了進去,餐廳佈置都是中國裝飾,中國的宮燈籠,中國文字的牌匾,還有雕樑畫柱,看著讓人感到親切。

在會安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中式宗祠,作為古時中國人登陸越南的第一站,會安城按照來自不同省份的中國人分為五個區:福建區、廣東區、潮州區、海南區和客家區。 不管是遊客眾多的日本橋,還是香火旺盛的福建會館,都象徵著會安不同於其他古城的美---


聽說越南粉好吃,點了一份越南河粉和一個滴漏咖啡,一共才22元人民幣,越南牛肉粉的量好少,大概也就一兩粉,也沒有幾片牛肉,真沒覺得多好吃,比我們的潮州粉差太遠了,據說越南人的生活很悠閒。

會安的各種建築:中式的婉約,西式的浪漫,越式的風情。 漫步在會安城內,聽著老婆婆老爺爺們用越南語吆喝叫賣籃子裡的花和水果,周遭是歐美遊客讚歎的聲音,時不時還可以聽到說著家鄉話的同胞嘰嘰喳喳議論哪家的奧黛更美,真心覺得這樣的感覺很奇妙!

主要體現在每天喝一杯咖啡上,一小杯咖啡可以喝上一下午,而且不加牛奶和糖,非常苦,這樣的咖啡我是喝不下去的,來了就嚐嚐越南咖啡吧,價格2元人民幣一小杯,真的很便宜!

因為進入和離開都是由日本橋開始的,所以要隆重介紹一下,名曰日本橋,但其實是中國人修的,有石碑為證,而且大字標明,這橋叫“來遠橋”。因為當時這個地方是日本人聚集地,慢慢的就管這橋叫“日本橋”了。

橋下有四根磚石的橋墩,支撐著橋體。走到橋上,看到天花版上密密麻麻都寫滿了字,光線太暗,僅能分辨出是漢字。站在日本橋或者叫來遠橋上看,層層疊疊的房子壓在一起,勾勒出小城的輪廓來。橋上有很多遊人和騎摩托的越南人。 日本橋邊上是廣肇會館,紅色為主基調,很大氣,古樸。隱隱有燭香環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