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文|秦紅燕

-

題記: 今年九月六號是女兒子域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大學畢業典禮,為了見證與鼓勵她孤身一人六年英國求學的成果,我們全家達成了一次參加畢業典禮英國及周邊的歐洲旅行。這也許還是我在她兩歲時寫的《琢玉之道》二十年之後的一個應證: 順乎天性方可成就吧。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一)

因為二十年以賣吃的為業,每次的開端總喜歡從美食開始。八月十號飛抵英國,被女兒子域帶到了一家火爆異常的酒吧文化與酷食相融合的餐廳,一進門就是強烈的紅與黑的撞色,表達了她的另類主題,吃著吃著漸漸明白進門所看到的骷髏頭和桌面上不斷呈現的血色食物是老闆人生理解的一種表達,明白之後覺得這挑戰味蕾的鮮紅色已經不僅僅是紅莓醬什麼的,調羹送到嘴裡有點點悚悚地不敢下嚥的感覺。子域卻說這種腔調不知多麼討年輕人的喜歡呢。哈第一站的用餐經歷似乎暗暗提示我,接下來一個月裡和六年在英國留學的孩子少不了象今晚一樣驚訝的代溝吧。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二)

第一站來到魅力希臘聖托里尼島,她美得讓我覺得都有點不真實: 橘色的陽光、藍頂白屋、翡翠藍天,圍繞著藍沁心底的如夢如幻的愛琴海……泡在私人的浴池裡數黑絲絨夜幕裡閃亮的星星,一杯白葡萄酒相伴依在陽臺邊看最美的日落……不遠處鑲嵌在蒼穹下巨大而靈動的藍寶石般的愛琴海,是那般的安淨與純靜~~,愛琴海~愛情海!她的純淨與浪漫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無數飲食男女接踵而至,膜拜在她的石榴裙下!無論你是為神聖而甜蜜的愛情而來,還是為友情、為親情的和諧融榮而來……她都從不吝嗇她的能量的給予,你看這白色的、黑色的或紅色的沙灘上被海風與陽光愛撫包裹的人們,毫不忸怩地暴露著自己的身體與心窗,渴望太陽的光芒給予自己黝黑健康的體魄之外,更可以給予無限堅韌的內心強大的力量,讓炫目的地中海的陽光照進心靈最深處,驅逐前世遺留與今生造業的無限的煩惱,心窗打開陽光照耀,心靈純淨而敞亮,真誠而不扭曲與做作!從愛琴海吸粉的無限之能我想到我們的人性,美好純淨的心靈之能也猶如磁鐵一般吸引眾多純淨的能量趨之若鶩,無論暫時我們還有多少的忸怩、黑暗、懷疑、不真誠……但我們都不會停歇為我們渴望的、喜歡的、舒適的人性去修行,我們每天都在改變著自己顯性的或隱性的人性的瑕疵,在人性圓融的修行路上孜孜不倦地行走……世界上有這般燦若星河的各種美,全部敞開的、毫無吝嗇地捧與我們面前,給予我們享受,我想這就如佛祖或耶穌的教化一般,都是應了上蒼的指令,幻化成我們俗人可以依照修行的具象,一切的一切都是為照耀我們的心靈而來。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三)

“一座被人類遺棄已久的莊園古堡,茂密的植被肆無忌憚地生長繁榮。一個拯救小鳥的機器人,默默不語,只是時不時發出可愛的“嘀嘀咚咚”的聲響。它輕輕拾起一朵小花,身處修長的機器手,把小花獻給初來乍到的小女孩。”它就是意大利羅馬白露裡治奧古城,是誕生宮崎駿《天空之城》的地方。孩子們被這座童話般似乎是鑲嵌在半空中的城堡驚得歡呼雀躍,沿著漸入雲端的天空之路一路小跑而上。

這座高入天空的童話古堡有2500年曆史,夏天有100多人居住,冬天只有10幾人留守。這個古堡雖小五臟俱全,一步步走進去彷彿穿越了似的,全程都有一種暈暈的不真實之感。這座高如雲霄的小城所需生活物資都得徒步從山下運上去,但是2000多年的今天卻沒有被廢棄,依然花團錦簇、生機勃勃。比如今天中午就餐的這家餐廳,二千多年歲月的流香包裹著麵包的麥香以及烤制臘肉香腸的香味,竟然是我這次旅行到今天為止感覺最好吃的一頓西餐。歲月積澱的陳香永遠是慰籍心靈不可或缺的厚度與食糧。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四)

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四周被意大利首都羅馬所包圍著是一個獨特的“國中國”。全部領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500人,女性只有30幾個。但卻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兩個小時足夠遊覽整個梵蒂岡,但兩個小時給你帶來的藝術震撼可能一輩子都忘不掉。來梵蒂岡旅遊著裝還有嚴格的要求:不準露肩、裙子必須蓋過膝蓋。這和周邊的羅馬街頭風景形成一道晃眼的分水嶺,無論老少大街上吊帶裝是經典的款式,你也覺得地中海陽光的普照下也是健美和諧的。但是步入梵蒂岡城在教會雨露的恩澤之下,必須要衣著規整!看到許多女士紛紛拿出包裡的絲巾披在肩上以示虔誠。這個國家沒有一處不藝術,街角旮旯沒有一處不震撼,真的是目不暇接,一路上無不屏心靜氣貪婪地希望盡收眼底。所以說羅馬不怕你不來,外來的遊客無論大人孩子離境時每人要收取約7歐元的稅(約50塊人民幣),但四面八方的遊客趨之若鶩,一次不能盡興,還會來第二和第三次,而且常來常新,女兒子域這次是第二次來,說還不行,下次還得來,還有什麼什麼沒看夠。那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如果染上金髮你就會以為是真人一般,俊秀端莊的臉龐和似乎隨風飄蕩的衣服褶皺,迫使你不由自主地上前去用手碰觸以證明他依然是雕像而不是大活人。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五)

旅行中起初搜尋總想尋求西餐和中餐可以融容的橋樑,覺得可以帶點什麼回來,但是最後肚子餓得咕咕叫,看到麵包沙拉卻沒有一點胃口。今天在西班牙巴塞羅看到到一家設計很漂亮的日料店~~~喜歡與似曾相識是因為看到了中國紅,深灰色的底色跳出來這個紅顯得非常漂亮!牆面像中國花被面似的和服上也有“囍”字圖騰,還有餐具上也有“宴”“吉祥”“樂”等的中國吉祥福文化,呵呵很自豪因為中國文化的浸潤日本才能有存在的根基!忽然想起前不久熱播的《我的前半生》,感慨“醬子”日料店老闆老卓的最高經營之道:他哪裡是開店啊,他實際上是開了一家“心理疏導室”!來店裡消費的男男女女的情事恩怨,在落座之後,他邊切著北海道空運過來幾萬塊一條的三文魚,或者料理著新鮮的海膽,一邊用自己半輩子積累的人生經驗隻言片語地與顧客搭訕,然後就解決了他們心裡淤堵的不能排解心結,然後日料加小酒消費完之後,整個人就神清氣爽地走出“醬子”,又將開始第二天嚴酷職場的戰鬥了。這還沒完,他還有外賣,會適時地送到需要送達的男女主人翁的手裡,他的美食成了傳遞愛的道具,吃什麼或味道怎樣已經不重要了。賀涵、唐晶、羅子君、俊生……還有更多的顧客,精神上哪裡還離得開“醬子”啊,這應該就是現在一個勁強調的“企業文化”的優秀典範吧。嗯,也許給眼睛看給精神吃的美食才最高端才最有吸引力,這就是美食之魂!這是晚餐的一次日料給予我的提示。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六)

一個城市因誕生一個偉大的設計師而會穿越幾百年歲月的隧道依然熠熠生輝 ! 西班牙因為曾有過安東尼•高迪而閃亮。他一生沒有結婚,他說“為避免陷入失望,不應受幻覺的誘惑”,他最後意外死於西班牙有軌電車之下,而且沒有人認識他草草埋葬之後才知道是這麼一個偉大的人物。米拉之家是當時富豪米拉先生為了和富孀 結婚,而請高迪設計的,米拉之家是高迪設計的最後一個私人住宅。就像我們今天的開發商,下面有商戶,上面有出租的寫字樓,住家掙錢兩不誤。因為學建築設計的又有吃遍世界美食理想女兒的安排策劃之下,歐洲之行藝術感染受益匪淺而且美食感受頗多,似乎是一場帶著靈魂的出遊,震撼著幾百年古老建築藝術裡鮮活的人文氣息……來到西班牙米拉之家,徜徉在米拉夫婦的起居室、廚房、洗衣房……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怎樣的一種繁華終將褪盡,變成牆上一張張黑白照片,在這黑白照片的曾經熱鬧奢華里,我總不由自主想到我自己,和這奢華與隆重相比不知會相距如中國與西班牙一萬多公里的距離,而我卻一直怕失去,拼命抓住生命中的一些東西不願放手,其實黑白照片的結果早就心知肚明,但總習慣於一直都暗示欺騙自己結果還很遙遠……所有是奢華總有散場的那一天,唯獨不斷修行的高尚的靈魂永恆。人生總是缺憾的,命理如搭起這建築的鋼筋框架,早已有了規劃。你看這偉大的高迪,整個西班牙城角角落落佈滿了他的輝煌之作,一百年過去了,每天每天依然被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所驚歎與誇讚,而他卻一生孤獨,上帝在給予他藝術造詣的同時忘記給他安排靈魂相通的另一半,孤獨終老死後草草了事。不完美也許才是最完美。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七)

轉了一圈終於回到了英國,迎來這次旅行的主題——全家人的盛事:九月六號,江子域UCL學業圓滿畢業!我們全家盛裝出席,包括五歲的弟弟也是西裝革履,白襯衫黑皮鞋一絲不苟。德高望重的老校長身著學院的特有服飾,伴隨隆重的音樂,所有的畢業生激動地笑容滿面地依次上臺和校長握手,接受畢業祝詞!這個程序大概進行了將近二個小時,老校長一直滿面慈祥一個一個祝福,我被這個場景感動了,為老校長對畢業生的成果與人生之路的尊重與點亮,為所有莘莘學子的圓滿畢業,不由得淚流滿面: 眼前浮現的是三年級離家住校時稚嫩的子域;六年級來到上海求學的子域;高一時拖著有自己大半個人高的兩個大箱子飛英國單薄的背影……還有我往返淮南上海兩個城市分分離離糾糾結結的內心……一切一切的辛苦都化為今天收穫的場景,孩子努力的成果讓一切都覺得值得。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八)

再見~大不列顛國;再見~徐志摩輕輕地來又輕輕地走的魅力康橋;再見~狄更斯筆下維多利亞時代階級色彩濃郁的、依然魅力無限的恢宏建築;再見~由白金漢宮開始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結束的平民王妃戴安娜一生的虐心故事;再見~那些我牽腸掛肚被強取豪奪的大英博物館裡數不勝數的我們大中華的驚世之寶,你們可要好好保管哦~它們早晚會回來的!我實在沒有時間留在這裡看著和嗟嘆了,我得回我們大中華了,我想她了!

感恩與感謝女兒子域的這次畢業的機緣,使得我們親情能前所未有的一個月的長情陪伴,在這場靈魂交集的歐洲之行過程中,目睹他們姐弟三人一路上的耳鬢廝磨打打鬧鬧感慨萬千,以及媽媽與你們共處的思想與觀點碰撞的點點火花,一切都是那麼地彌足珍貴,這也許會留在你們和媽媽一生的記憶當中……從第一天飛落英國在那家另類的餐廳裡我就有思想準備,這次的旅行是一次兩代人的思想碰撞之旅,但媽媽欣喜地見證了你的努力與成長,媽媽在你這個年齡做不到你這樣的成績!子域,媽媽要回去了,只有一事交待: 我們是黃帝的子孫,那尖溜溜的晃眼屋頂和冰冷咂嘴的牛奶不適合我們五行木命的命理和東方人的嬌貴的胃,我們有我們五千年魅力無限的中華文化,這是出生於中國安徽淮南蔡家崗孫郢子設計師你的根,也是你立足英倫建築設計界的魂,真心祈禱與希望下次再踏入這片大不列顛土地,可以看到你已經把那朵象徵中國元素的絢麗的中國大牡丹花,大嚕嚕地別在大英國的尖頭尖腦的髮際上,我帶著你的弟弟妹妹會笑容可掬地在那裡拍照~拍照,刷屏~刷屏,國內的好朋友們肯定不會反感,還會幫我轉發呢。你說是不是太好了呢。不說了,好好幹吧,我回去也要賣菜了。

See you again啦!

女兒畢業季歐洲旅行隨筆

-

-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歡迎交流!

(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