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美國在恐懼什麼?

【環球網軍事6月2日報道】美國國防部5月30日宣佈,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正式更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還有報告稱,美國在2018財年增加的軍費開支,將有很大一部分被用於印太地區。這似乎意味著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印太戰略將走出概念提出階段,進入機制建設和能力擴充階段,印太戰略正在逐步落地。

改變一個名稱,還稱不上是戰略變化,充其量只是表明美國對印度洋地區的重視程度上升,對印度的重視程度上升。美國的軍力部署仍然如舊,尚未做出相應變化。與軍事戰略相配套的政治和經濟戰略,尤其是印度等國更加關注的經濟合作,美國基本上沒有提及,更難推出具體的舉措。

與以前的戰略相比,美國印太戰略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美國對國際合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在過去,國際合作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多是一根支柱。但是現在,同盟體系和國際合作,成了美國印太戰略的基礎。這也表明,美國印太戰略的最終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他國家的配合意願與力度,尤其是日本和印度的態度。而恰恰在這些方面,美國面臨的不確定性都增加了。

首先,日本對國際形勢的看法,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隨著中國力量的穩步上升,以及美國表現出來的不確定性,日本對美國的戰略信任度正在下降。進入2018年以來,日本輿論界和決策層,都開始向對中日關係有利的方向進行調整。這一調整雖然不足以使日本改變對日美同盟體系和印太戰略的支持態度,但是卻會影響其參與美國印太戰略的方式和力度,並放大日本和美國之間的戰略差異。

其次,印度對美國的提防心理上升。印度曾花費很大精力來促進印美關係,試圖以此來增強平衡中國的能力,並從美國獲得經濟實惠。但現在看來,印度的很多目標都沒有實現。在經濟上,美國通過收緊工作簽證等措施,打擊了印度的重要經濟利益。在科技上,美國不僅限制自己對印度的技術轉讓,還約束盟國與印度之間的技術交易。在安全上,印度對美國有利用的一面,但也有提防的一面。強調印太戰略表明美國會增加在印度洋地區的軍事存在,這會在未來增加印度的戰略壓力,除非印度願意像日本和澳大利亞一樣,甘願接受美國在印度洋地區的領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中印關係緩和、改善,印度對美國的戰略藉助需求就會減少,為美國印太戰略站臺的積極性也就會下降。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印太戰略,與美國在其他領域的政策方向不一致。印太戰略要求美國承擔起一個負責任的國際形象,要能為盟國和合作國提供安全保障和相關利益。但恰恰在這一點上,美國出了問題。“美國優先”和“讓美國再次偉大”等口號,都令其盟國和合作者日益不放心。美國在經貿、地區性問題和國際機制等方面上的一系列作法,使自己在國際社會上日益孤立。這與印太戰略所需要的大國合作基礎,是不相吻合的。

總體來看,印太戰略現在還不是一個戰略,雖然已經走出了紙面,走出了概念提出階段,但仍然是一個願景,還缺少具體的實施細節。更重要的是,美國印太戰略的發展趨勢,並不是其自身可以完全掌握的,還要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與奧巴馬總統時期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相比,印太戰略的不確定性更高了。(作者是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