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房價脫離實體經濟漸行漸遠,缺乏支撐樓市何去何從?

南京城的慵懶透露出著這個城市的高貴氣息,自古以來,南京作為中國經濟和政治的重心,而與之相毗鄰的蘇州、江浙的城市在整體上也賦予南京的優勢地位。自然像武漢這樣的內陸中部城市自然比不上南京,可是近些年來,南京卻是被其老對手壓制的喘不過氣來,這又是什麼情況?

南京房價脫離實體經濟漸行漸遠,缺乏支撐樓市何去何從?

有著如此優越的人文情懷和歷史厚重感的南京城,民眾自然不會喜歡滿是銅臭味的感覺,所以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向來不以經濟為長,而其在科學技術和教育的研究響徹江浙各地甚至是全國範圍。可是這也帶來一個尷尬的環境“文人向來喜歡小資情調,商人就是會投其所好”,這樣的一個搭配就導致南京城的經濟常年被蘇州壓制,而在馬太效應的影響下,南京的經濟與蘇州的差距是越來越遠。

南京房價脫離實體經濟漸行漸遠,缺乏支撐樓市何去何從?

這樣長久的影響就會是“近在眼前的蘇州房價大漲,南京這麼近不可能不隨之水漲船高,而沒有經濟實力支撐,在過高的房價壓力下,南京被很多年輕人愛不起了”!2017年,南京市連續兩年突破萬億關口,可是蘇州早已到達1.7萬億的水準,而早已體制化嚴重的南京城如何在經濟規模上趕超上蘇州?

南京房價脫離實體經濟漸行漸遠,缺乏支撐樓市何去何從?

沒有強大企業集體支撐區域內的實體經濟發展,加上近年來房價上漲攜帶的生活成本的高企,如此環境逼迫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這樣一個從小生活學習的沃土,而背井離鄉的去往那些經濟實力與房價水平相匹配的城市發展!在這樣的死循環中,培育但是不能留在人才的尷尬,日益惡化南京這個城市整體的環境。如果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高房價將會如何吞噬這個城市,到時候樓市將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