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現在我們看時間可方便了,離不開的手機、戴在手上的表、掛在牆上的鐘和陪在身邊的人都是我們獲知當下時間的有效渠道。不過果子我時常在想,以前沒有鐘沒有手錶的時候人們是怎樣看時間的呢?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了機械錶這麼方便又神奇的存在呢?今天我就要在師傅的帶領下,來給大家道一道機械錶的發展歷史。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現代鐘錶大致經歷了“大型鐘→小型鐘→懷錶→手錶”的發展階段,1656年,荷蘭的科學家惠更斯應用伽利略的理論設計了鐘擺,第二年,在他的指導下年輕鐘匠S.Coster製造成功了第一個擺鐘。1675年,他又用遊絲取代了原始的鐘擺,這樣就形成了以發條為動力、以遊絲為調速機構的小型鐘,同時也為製造便於攜帶的懷錶提供了條件。18世紀期間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擒縱機構,為懷錶的進一步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1904年,飛行員Santos跟法國珠寶商好友卡地亞提出意見: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錶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能協助解決這個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查看時間。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錶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錶,就是現今的手錶。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鐘表商業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錶,自此以後,手錶便開始普及。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師傅說:機械手錶的歷史悠久,不斷髮展到今天,陀飛輪、三問表、萬年曆這些都是機械錶中的傑出工藝品。我們羅西尼到現在也有34年的歷史,公司配置了屬國際水準的鐘表設計製造系統,擁有一批高精密設備,從而全面提高了產品設計能力和產品加工的精確度。2017年成為了鐘錶行業首獲中國質量協會國家級質量獎項的品牌,一隻羅西尼表想要出廠就必須經歷如此重重考驗,這就是羅西尼這個環抱百年製表夢想的品牌的工匠精神。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羅西尼517793全鏤空機械腕錶

近幾年,鏤空機械盛行,不過在這款羅西尼517793腕錶面前,那些部分鏤空或是通過背透觀察機械運轉便顯得不夠盡興。錶盤採用全鏤空工藝,洞悉機械運轉之精妙絕倫,賦予錶盤非凡質感。表面同心圓設計與巧致字釘結合,提升視覺空間感,更覺氣派。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金色表圈與深邃皇家藍牛皮錶帶相互呼應,質感出眾,令人愛不釋手。搭載進口機械機芯,性能可靠、讀時精準,為每刻度生活優雅護航。這款表能讓你隨時隨地清晰觀察機芯運作,區別於現在流行的性冷淡錶盤,別具個性,在人群之中更能吸人眼球。

「果然實驗室」給我5分鐘,道一道機械錶的由來和發展

​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結束啦,下期果子我會帶了怎樣機械錶新實驗呢?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