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和解的人生—《海邊的曼徹斯特》

無法和解的人生—《海邊的曼徹斯特》


特意選在陽光明媚的上午看這部電影,卻依然能感受到影片中冬季刺骨的寒冷。

這是一部令人心碎的影片,講述的是面對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過失,生活該如何繼續。主人公Lee給出的答案是離群索居,活得像個行屍走肉。

Lee原本過著被妻子兒女,親朋好友填滿的最平凡的生活。由於短暫外出買東西時忘記給壁爐加上防護罩,致使大火吞噬了房屋和子女。從妻子痛哭到無力被救護車送走的那一刻起,Lee的生活也離開了正軌。在警局錄完口供奪槍,自殺未遂。此後的幾年中,Lee在離家鄉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小鎮上做雜務工,偶爾回家。

無法和解的人生—《海邊的曼徹斯特》

因此,當得知心臟病發去世的哥哥在遺囑中委託他做侄子的監護人,他難以接受。直到影片的結尾,他還是選擇離開家鄉。他把侄子委託給了相熟的朋友,隻身一人返回了波士頓。侄子問他為什麼不能留下來時他回答道:“I cannot beat it”。正如和前妻在街頭重逢,他依然無法面對她。即便是前妻已經改嫁,看上去一切安好,推著自己新生下的寶寶,哭著向他道歉說當年不該過分責怪他。自己雖然心碎但還是可以重頭開始,而他卻一直揹負著當年的錯。面對前妻的動情,他只想逃離。

無法和解的人生—《海邊的曼徹斯特》

只是在經歷了哥哥的葬禮,侄子瑣碎又充滿青春活力的高中生活,以及前妻的道歉之後,他陰冷的生活終於開始緩慢解凍,如冰封的湖面迎來了春日的第一道裂紋。依舊是逃離,但他在波士頓找了新工作,打算租一個兩居室的房子。空出來的房間用來擺沙發床,供侄子來探訪他時使用。

導演拍得很剋制,影片穿插回憶,直到電影中段才將Lee過去的故事交代完整。再用整個後半部講述接下來的生活如何繼續。小鎮上那些瑣碎的人和事,一起勾勒出了真實可信的故事。Lee的扮演者,卡西·阿弗萊克憑本片拿下了今年的奧斯卡影帝,實至名歸。電影中他大部分時候面無表情,臉色陰沉,整個人散發著深入骨髓的“喪”。沒有任何的大起大落和歇斯底里。人物的情緒通過在酒吧打架釋放,剩下的只是漠然。但是多個細節的處理,都讓人淚目。接到前妻的電話以及和她在路上偶遇時的拒絕和逃離;好不容易湊出錢更換了發動機,看見侄子教女朋友開船,終於露出難得的笑容。

無法和解的人生—《海邊的曼徹斯特》

Lee小心用衣服包裹起來的那三個相框,一直沒有正面出鏡。毫無疑問,是他和家人的照片。片尾他在夢境中見到兩個女兒坐在身側,和他說:“爸爸,難道你沒有看見我們身上著火了嗎?”。即使所有的人都原諒了他,他也依舊無法原諒自己。這樣的過錯,無法和解,只能伴隨他一生。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是因為妻子的疏忽導致年幼的兒子誤吃藥品失去了生命,丈夫從一開始就沒有怪罪她,而是一直安慰她,開導她,家庭得以繼續保持下去。故事的主旨是情緒的控制和事情的處理。但是我相信面對至親的離去,只有身處其中才知道真要做到有多難。影片中,如果Lee的妻子一開始沒有過分責怪他,他會過得好些嗎?也許當時最需要的原諒能夠安慰Lee,相愛的兩個人不會分開,他們會有新的孩子,生活能繼續。但也只能說也許。

無法和解的人生—《海邊的曼徹斯特》

家庭,因為承載了太多的情感,溫暖卻又容易傷人。就如曾經熱議的殺死辱母者的案件,如果沒有刺出那一刀,於歡這一生可能都無法面對自己作為兒子的這個身份。

有了孩子之後,我也會陷入莫名的擔憂。忍不住問自己如果有一天,有人傷害了我的孩子和父母,我會怎麼做?如果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我想很可能我也會刺出這一刀,以各種形式。如果是因為自己的過失,那麼和男主角一樣,這一刀只能刺向自己。離群索居,不苟言笑,了此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