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後再次換標,大衆這次真的要火了!

大眾要換標了!乍一聽這就像個假消息,然而從各個渠道得到的反饋,這一次是要來真的,網友也炸了鍋:大眾這是要玩哪樣呢?難道這個在國人心中自帶高級感的品牌,準備放棄他的粉絲了?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前不久,剛上任的大眾新任CEO迪斯,點燃的第一把火就是換標,所有人對此消息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信任CEO膽兒也太肥了點吧,居然敢換大眾的標識!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換成什麼樣了?讓我們看看事件的來龍去脈!答案到後面在揭曉!

回顧歷史,大眾標識一共經歷過9次改動。在這些改動中,與之前變化最大的分別是1939年、1945年、1960年、1967年、1978年的幾次變換,而在1978年之後的所謂“換標”,其實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底色的更換和“V、W”字型上非常微小的調整。所以我們可以認為,距大眾上一次在表示上比較明顯的變換至今已經有40年的時間了。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對於換標這件事情,我們通常可以在某些國產品牌的評論區看到,例如這樣的留言:

“這車什麼都好,換個標我就買了!”

“這標不知道哪個腦殘設計的,就不能找個靠譜的人嗎?”

“除了車標,這車沒什麼看點!”

“這車總價15萬,車標就值十萬!”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相信這幾句話大家都非常熟悉,雖然這些可以看以看作是網友的調侃,然而卻真的能代表買家的一些訴求。比如國產品牌長城、吉利、長安等等都有換標的經歷,而且對品牌都帶來了正面的影響。到現在還有一些企業,不是正在換標,就是在換標的路上,比如比亞迪換標,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說到底換標都是有原因的,那大眾碰到了什麼問題呢?

近幾年大眾的“德系品質”卻出了不少問題。2015年大眾的“排放門”引起全球轟動,鉅額賠款讓人擔心大眾甚至會破產,中國市場的斐然成績幫了大眾不少忙;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今年315晚會上,大眾高端SUV途銳被點名批評,“進水門”再次給“德系品質”抹了一黑。而大眾在中國到底靠什麼把這“德系品質”的信仰支撐下去的呢?毫無疑問,就是那深入人心的“V、W”標識!

如果說國產換標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那大眾換標就是為了洗白自身的汙點!

因為高層已經看到了更遠的地方。雖然大眾“自帶高級感”,但是也不能任由品牌形象的一次次滑坡。“排放門”、速騰“斷軸門”、途銳“進水門”等各種負面消息雖然沒有影響大眾的銷量,但如果等到病入膏肓,恐怕換什麼也難以挽回。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所以,大眾換標看似是圖案的變化,實則是傳達一種訊息:“與時俱進”,而不是“固步自封”!

中國是大眾的主戰場,品牌紅利所帶來的效果正在被國產車的崛起而淡化,因為大眾的形象是“各種簡配”,而國產的形象越來越朝著“物美價廉”去發展,

這一增一減對大眾品牌力的削弱,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如果再不改變,反轉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那換標有沒有風險呢?

當然,沒有萬無一失的。李寧的案例是用了十年來力挽狂瀾,卻錯過了最好的紅利期。如果換的不好,大眾信仰會面臨嚴峻考驗。不過幸虧還有一種東西叫做“情懷”,雖然大眾的品牌形象從來沒有什麼人情味兒,但德粉還是有一大把可以消費的。

40年後再次換標,大眾這次真的要火了!

大家先玩個遊戲!我去吐會兒.....

總結:

事實上,對於大眾而言,穩重而嚴謹的德系品質,就是在中國抓錢最有效的工具。中國的消費者不再是一張白紙,我們可以容忍“打補丁”,我們可以容忍投到中國的產品“一車兩質”,但不代表我們永遠默不作聲,總有一天我們會用訂單投票,不是你假模假樣換個標就能解決事情了!

國產雄起,我的驕傲!謝謝大家的關注!你有什麼看法呢,期待你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