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無兒戲,蹭世界盃營銷需謹慎

澎湃社論

就像白巖松所說的,“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除了海信、蒙牛、VIVO的廣告在世界盃賽場上霸屏之外,還有華帝那則“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的廣告。

這則看似無厘頭的廣告,卻是真事,而且之前就已經在朋友圈裡刷了屏,成為世界盃的網紅,在世界盃期間,大賺了一把人氣。

如今法國已淘汰阿根廷,成功晉級八強,而華帝卻遭遇了麻煩。

6月29日,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發佈公告,裁定查封北京天津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華帝京津公司總經理因負債上億元,到期無力償還,已經玩起了失蹤,而京津公司是華帝的第四大經銷商。受此消息影響,7月2日,華帝股份開盤一度跌停,最終當天跌幅達9.99%。

世界盃無疑是全球的第一大IP,也是一場全球的大狂歡節,中國品牌深度參與其中,本身符合商業規律。但是,個別品牌的營銷,明顯在給自己強行加戲,強蹭IP,頗有騷擾消費者的感覺。比如,boss直聘的電視廣告,被網友斥為“滿滿傳銷式的雞血”。

再比如這次華帝的“法國奪冠就退全款”營銷,固然因為極大的話題性、爭議性帶起了不小的流量,但是也應該明白這背後潛在的營銷風險、金融風險。任何人都不希望拍胸脯的營銷變成拍屁股式的規避責任。

之前,華帝方面就信誓旦旦地表示,即便真的要退全款,總部只是賠付電商渠道的,將由經銷商賠付線下渠道的,“我們實際付出的也是成本價。”原來,華帝如此淡定的底氣在於,這場營銷豪賭將由經銷商來“埋單”,並不全是割自己的肉。

但是,如今華帝的第四大經銷商已經被法院查封、老闆跑路了,那麼,這部分消費者的利益如何保障?華帝到底有沒有做好了B方案的應對?“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之前作出退款承諾的是華帝公司,如果經銷商不能承擔責任,只能由華帝公司來擔責,那麼相應的“或有負債”的財務風險,華帝準備好了嗎?做這款的營銷方案前,有沒有考慮到經銷商“跑路風險”呢?

法國隊奪冠仍是一個未知數,但是消費者不能被忽悠。希望華帝未雨綢繆拿出預備方案,迎接“退全款”的考驗,不要到時候把這個社會安全風險丟給政府。也希望市場監督、證券監管部門能提前介入,監督華帝履行承諾、防範風險。市場無兒戲,蹭世界盃營銷需謹慎。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