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2017年总决赛骑士对阵勇士G1之前,NBA总裁亚当-萧华举办了他每年一度的总决赛新闻发布会。

“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很挫败,现如今的NBA当中,竟没有一个中国球员。”在甲骨文中心,萧华如此感慨道,“中国打篮球的人,或许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人都多;而看NBA的人,也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都多。”

据ESPN记者Tom Farrey 此前的报道,在中国,每年有超过7.5亿人通过电视观看NBA比赛,NBA是中国人民通过电视媒体收看的最多的运动项目;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超过3亿人在打篮球,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业余的。

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包括西班牙、法国,以及阿根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都源源不断地培养了不少NBA级别的球员,这方面,中国有着巨大的空缺。

北京男孩王治郅是第一个出现在NBA中的中国球员,他在2001-01赛季效力于达拉斯小牛。紧接着的2002年,姚明当选NBA选秀状元,他在休斯敦火箭队效力8年,随后因伤病宣布退役。

自打王治郅和姚明开拓了道路之后,其他的中国球员也陆续出现在NBA赛场,包括蒙克-巴蒂尔、易建联、孙悦。但自王、姚之后,已经有近20年没有出现过在NBA真正打出名堂的中国球员了。

直到火箭和灰熊在2016年选秀大会上,分别在第二轮43顺位和57顺位选中周琦和王哲林,才结束了NBA选秀近10年没有出现过中国球员的尴尬。

为了搞清楚中国球员与NBA之间存在巨大鸿沟的原因,以及中国篮球的前景问题,我们拜访了那些在中国的经纪人、球探,以及经理们,他们手中掌握了不少中国天才球员的第一手信息。

球员在中国能赚更多钱,本土球员宁愿呆在国内发展

在我们思考中国的球员发展体系以及教练问题时,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需要我们重视:中国的球员还把去NBA当做他们的终极目标么?

CBA,中国最好等级的篮球联赛,成立于1995年,总共包括20支球队,如今,这个联赛已经逐渐成为许多前NBA球员的落脚地,包括马布里、麦迪、阿里纳斯、布莱切以及比斯利,都曾经或者正在CBA效力。近些年,联赛外援和本土球员的工资涨幅明显,这也更大地刺激了许多中国球员宁愿呆在国内打球。

丁彦雨航——24岁的锋卫摇摆人,2017年CBA常规赛本土MVP,代表小牛队出战今年的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用他的表现震惊了托马斯&马克中心的观众。甚至赢得了现场MVP的呼声。代表小牛在奥兰多夏季联赛中取得不败战绩之后,丁彦雨航在拉斯维加斯的五场比赛中,场均能得到8.2分钟,命中率达到40.6%。

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丁彦雨航本有机会和小牛队签下一份双向合同,如果成行,他有可能整个赛季都呆在NBA发展联盟,年薪在7.5万美元到27.9万美元之间,这取决于他被调入小牛队的时长。

据报道,丁彦雨航之前在CBA的山东黄金队年薪为50万美元,对他来说,目前没有足够的金钱驱使他为了一个在NBA发展联盟打球的机会而去美国。所以在夏季联赛之后,丁彦雨航没有与小牛队签约,而是返回了中国。

小牛队总经理和篮球运营总裁唐尼-尼尔森对此表示理解:“现阶段留在中国能赚更多的钱,所以球员们宁愿待在家里,”尼尔森说,“这是丁彦雨航选择回国的一个因素,我相信丁会愿意放弃一部分钱来打NBA,但当这个钱的量级达到数百万美元时,而且你还可以留在家里,那就真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选择题了。”

中国迅猛发展的篮球市场,加上在家打球的金钱回报,都会对类似丁彦雨航这类球员在追求NBA的道路上产生影响。具备超级明星潜力的中国球员依然会受到NBA球队的追求,而对于那些在天赋上稍低一个级别的球员来说,有太多的动力驱使他们留在国内。如此一来,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NBA里中国球员的缺失。

Andrew Crawford是《上海日报》的CBA专项记者,他举了易建联为例。易建联在2007年选秀大会上第六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但他从未在NBA打出身价,总共出战272场比赛,场均7.9分。

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去年休赛期,他和湖人签下一份800万年薪的合同,看上去已经为重返NBA扫清了道路,他上一次在NBA征战,已经要追溯至2012年。但仅仅在打了几场季前赛后,易建联就请求与球队解约,随后在赛季开始之前湖人队宣布将他裁掉。

“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才能走出国门,而且如果你是一名板凳球员,就不得不面临来自中国媒体的压力。反之,你也可以选择留在中国,所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Crawford说,“你真的愿意折损自己的名誉和金钱,去往一个这两方面都不如CBA的地方么?”

马特-拜耳——ALTIUS经纪公司的董事长,是中国的第1位外籍国家级体育经纪人和CBA认证篮球经纪人,也对此表示认同。“在CBA,中国顶级本土球员的薪水真的非常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傻子才会说‘我要走出我的舒适区’。”

如今要从众多年轻球员中判断出巨星胚子更难了

据拜耳称,中国从不缺乏发掘巨星的球员基础,在姚明12岁的时候,他就被送往上海一所运动学院,在那时候他就被当成未来的巨星培养。在王治郅14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加入了解放军下属球队——八一火箭。

姚明和王治郅都是大个子球员,他们的身高很容易被教练发现。但据一名在中国工作的某NBA球队球探表示,中国目前仍然坚持在一个运动员童年时,就给出他是否会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的定论,这种选拔人才方式的局限使得球探们很难找到特别的篮球人才。

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大个子已经很稀有了,而且如今的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集中在外线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位要求匿名的球探说,“而在中国,要像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身高的先天优势,这是先决条件。”

这名球探称,在中国,大个子在幼年时仍然会受到重点培养。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拥有16亿人口的大国,自己缩小了本国选拔篮球人才的资源池,将一大堆优秀的后卫人才排除在外,这也就是中国后卫人才紧缺的原因之一。

“已经越来越难从一堆身高相差无几的年轻球员中,判断出哪一位将会成为篮球巨星了。”这名球探继续说道,“要培养一名优秀的后卫或者前锋,不仅仅需要一名好教练,还需要一套完备的竞争体系,让球员能够和最好的球员在一起竞争,以便打磨技艺。二者缺一,球员想要提高至有能力打NBA,都是极度困难的。”

中国的培养体系,在运动员很小的时候就将人才资源池缩得很小,那些拥有特别天赋和才能的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选拔出来,而其他的球员则不得不选择学院篮球,来寻求一条与职业篮球不同的道路。

一旦运动员选择了学院篮球,即是那同样要求职业运动员的身高和技能,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合适的途径,让学院篮球体系中的天赋球员通过训练,能够达到NBA水平的。

不过,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改变的迹象。

2011年,NBA和CBA合作在中国创建了一所世界级的篮球学院,学院配备学生宿舍以及NBA级别的教学。NBA中国还与10省500所小学进行合作,为这些小学的体育老师提供培训服务,培养他们的篮球教学能力。

利用“青少年NBA(Jr. NBA)”的品牌,NBA还与北京和上海的青少年篮球联盟达成合作。去年,NBA还在乌鲁木齐、济南以及杭州开办了U-16以及U-18篮球学院。

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拜耳相信,中国正处于建造基础设施的初级阶段,这样才能为培养NBA球员打下基础。

“私人的训练机构已经开始兴起,”拜尔说,“从篮球训练营,到青少年球队,再到业余篮球联盟,事情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中国的篮球人才供给学校网络正在逐渐建立,来专门培养有天赋的球员,这些球员会在上中学和高中的时候接受培训,拥有更为广泛的篮球人才基础永远都是一件好事。

额外的资源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教练水平没有上去之前,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篮球人才方面的差距依然会持续。据上述球探表示,在中国队球员的训练通常是不断重复,运动员们很少被教授基本功,而且经常被逼着练到极限,这导致球员们对教练也缺乏信任,对继续训练的热情也大打折扣。

中国似乎想通过这种以训练为基础的方法制造出他们自己的超级巨星,但看上去注定要失败。

Cyril White,马布里篮球训练营的篮球教练,也同意这一观点。

“他们整天待在宿舍里,”White说,“他们一周训练六天,然后去客场跟其他省的队打比赛。在中国打球像是做苦力,跟美国的情形完全不同,没有那种跟小伙伴们一起抱着球冲向球场,或者为了篮球梦想而努力的感觉。在美国,我们打会儿球之后,会逛会儿街,去看个电影,参加个party,然后再回到篮球。”

尽管事情正在有所改观,但上述球探还是提醒道,如果缺乏训练方法的变革,同样会阻碍中国产生更多NBA级别的球员。

“当篮球界大多数都在模仿金州勇士的流畅进攻打发时,中国却似乎陷入了帕特里克-尤因领衔的尼克斯时代打法,迷恋在阻区的背身单打,”该球探表示,“这是一种极端,也恰好说明了中国与时代落后了10年甚至20年。”

只要一名NBA球员加入,一支CBA鱼腩球队就可能咸鱼翻身

对于中国近年与世界篮球的差距,在中国报道CBA多年的克劳福德则有另一套理论:CBA的超级外援越来越多了。

“你可以挑选一名NBA球员,让他加入一支CBA球队,那么一支鱼腩球队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可能咸鱼翻身,”克劳福德说,“中国的球队不会让年轻的国内球员经常触球的。”

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稍微浏览一下CBA的各项技术统计,你就会相信克劳福德所说的话了,这些榜单的领跑者无一不是外援。上海外援吉默-弗雷戴特——2011年的10号秀,以场均37.6分领跑CBA上赛季的得分榜,他场均出手27.7次,其中三分球出手次数为11.5次。

作为对比,你可以继续往下翻这份榜单,然后可以发现CBA本土MVP获得者丁彦雨航,他的出手次数在这份榜单中排名第20位,场均17.8次。

诚然,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全部,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除了短期的胜利,这些CBA球队缺乏足够的动力来追求别的东西。

“球队的动机就是培养出能够在CBA中有竞争力的球员,”克劳福德说,他举了一个欧洲足球俱乐部作为例子,他们通过自己的体系培养优秀的运动员,然后将该运动员卖给别的球队,以获取巨大的利益,“转卖球员的钱能够反过来更好地回报球队,而在CBA,我不确定,俱乐部如果用一个NBA球员的标准来培养运动员,是否会获得经济利益。”

当丁彦雨航在夏季联赛的表现成为头条新闻时,White就在中国,他记得中国的CCTV转播了丁彦雨航的比赛,而White也认同CBA球队只关心自己球队的理论。

“丁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增加CBA的价值,”White说,“在中国能有这样的天赋,球队是不会轻易让他离开的。”

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而曾经与中国国家队合作过的尼尔森则认为,外援的引进是有好处的。“万物皆有平衡,”尼尔森说,“我不认为引进外援是为了利益最大化,也不认为外援的存在会让国内球员无球可打,相反,当你的球队拥有NBA球员时,会让围绕在他周围的国内球员都变得更好。”

然而,克劳福德认为,在CBA成为NBA潜在的人才供给系统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认为国内球员的训练和发展系统是像它该有的那样充满冒险精神。”

NBA依然是个梦

在这位NBA球探用邮件回答我的问题时,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写道:“写了几页之后,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写一本书。”

上述种种因素只是初步地解释了,NBA现在缺少中国天赋球员的部分原因。

除了经济因素,以及训练和球员发展的质量,还与作为下一个中国超级巨星所承担的压力有关。那是一种责任,正如拜耳所说,需要一个有特别才能的运动员来承担起来。中国国家队需要有下一个国产篮球巨星,能够在NBA比赛以及回国效力之间做出平衡。

2002年,王治郅在结束了小牛的一个赛季后,没有按时回国集训,随后他被中国国家队开除(后来王治郅又重回国家队)。2008年,姚明遭遇足部骨裂,但他还是比预期更早地回国代表国家队征战北京奥运会(去年,他曾表示不会为太早回归赛场而遗憾)。

尽管有着诸多不利因素,White还是继续留在中国当经纪人,与运动员一起工作,他仍然相信,中国的运动员依然会有离开祖国打球的动力,“NBA依然是个梦想,”White说,“但他们清楚想要进入NBA需要付出很多,远比为选秀做准备更多。”

看起来,中国篮球的未来会再一次取决于姚明,这个在NBA发展得最为成功的中国球员在去年入选了篮球名人堂。作为上海大鲨鱼队的共同拥有人,他在今年早些时候被任命为中国篮协主席。

深度强文|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没有诞生更多NBA球员?

尽管基础设施的改变可能还需要许多年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但已经有几个中国球员来填补空缺了。

今年夏天,周琦和火箭队签下一份4年期合同。因为有着7.8英尺的臂展,周琦可以成为一支NBA球队的防守阵容的一份子。另外还有辽宁飞豹俱乐部兼国家队球员郭艾伦,他在今年5月份,成为了第一名与Jordan品牌签下代言合同的中国球员。

尽管现在NBA的中国球员比较欠缺,但有些人依然对此表示乐观。White相信,中国未来每年将可以为NBA选秀预备训练营提供10名运动员。尼尔森也相信,这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并非是因为中国缺乏重点和基础设施,”尼尔森说,“随着CBA、发展学院的发展,再加上NBA、耐克的影响,如果要培养年轻球员,中国篮球总会需要一段时间的低迷和平静,我认为我们会持续不断地看到像丁彦雨航这样的球员在未来对NBA产生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