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菏澤:讓城鄉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菏澤報業全媒體消息(記者 姜培軍)為加快推進我市義務教育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按照上級要求,市政府近日出臺《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市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全覆蓋,確保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新建居住區首期項目與配套學校同步建設

進一步整合優化教育資源佈局,在新城區配套建設中,確保足夠的學位供給;積極創建義務教育發展優質均衡縣,在財政投入、師資配備等方面重點向農村地區、薄弱學校、新建學校傾斜。

各級政府要實施“交鑰匙”工程,加快城鄉居住區配套學校建設,新建居住區首期項目要與配套學校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居住區,當地政府要統籌建設配套學校,確保有足夠的學位滿足學生就近入學。

鼓勵優質資源向農村、城鄉結合部、教育薄弱地區輻射,促進新建學校、薄弱學校儘快提升辦學水平,有效縮小校際差距。鼓勵通過舉辦分校、兼併、託管、聯盟、集團化辦學等方式放大優質教育資源,到2020年,實現全市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全覆蓋。

2020年年底前,全面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按照省定辦學標準規劃建設新建學校。對現有學校,組織全面核查,逐一建立臺賬,對不達標的學校,堅持一校一策、綜合施策,使其儘快達標。其中,生均佔地面積不達標的學校,按照中小學用地控制專項規劃,在城鎮建設改造時統籌優先解決。無擴大教育用地可能的學校,通過分流生源、控制辦學規模等方式,確保校園建設、教育裝備等達到省定辦學標準。

規範招生行為。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不得進行違規和虛假招生宣傳;不得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其他教育機構合作組織以擇優、選拔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測試;不得以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不得以任何名義分設實驗班、重點班、快慢班等;不得以任何名義提前簽約錄取學生;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等其他費用。合理確定民辦學校招生範圍和規模,嚴格招生計劃管理和招生行為。

紮實推進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工作,確保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各級要依託中小學學籍管理平臺,建立班額定期監測、通報制度。

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鍛鍊一小時

加強體育和藝術教育。深入開展陽光校園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鍛鍊一小時,每年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創建校園足球等新的體育特色項目。到2020年,全市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覆蓋率達到100%。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方式,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嚴禁公開成績,不對學校、班級及學生進行排名。統籌控制學生每天書面作業總量。明確相關部門對社會培訓機構的管理職責,加強對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督管理。重視家庭教育,建立家長學校,幫助家長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確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綜合育人格局。到2020年,以縣區為單位建立家長學校總校建校率達100%。

對師德師風問題“零容忍”

嚴禁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嚴禁教師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業績考核、職務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對師德師風問題“零容忍”,強化底線約束,維護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

加強教師教育,進一步做好新進教師公開招聘工作,形成科學規範、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機制,把好教師 “入口關”。完善市、縣、校分層分類培訓體系,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實施5年一週期不少於360學時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重點提升農村教師隊伍素質。

確保縣域內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村教師教育培訓的傾斜力度,選派骨幹教師赴省內外高水平大學研修培訓。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鼓勵吸引社會資金對長期在農村工作的優秀教師進行獎勵。

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並逐步提高。對農村超過100人不足200人規模較小的學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經費;統一城鄉義務教育 “兩免一補”政策,城鄉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範圍由在校寄宿生的15%擴大到30%。

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嚴格學生日常管理,密切家校溝通,及早發現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苗頭,及時處置各類違法違規事件,強化教育懲戒和威懾作用,科學有效地實施追蹤輔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