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记录:曾被俄罗斯人视为“东方家园”的哈尔滨旧影


1896年,俄罗斯诱逼清政府接受《中俄密约》,随即获取了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为了修建这条铁路,沙俄政府联合清政府成立了专门筹募工程资金的华俄道胜银行,同时又选派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进驻东北进行地质勘测,并招募华工充当筑路劳力,终于在1903年修筑完成并实现通车运行。

最先来到哈尔滨的俄国人,是修筑中东铁路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还有担负护路任务的沙俄军人。这些军人后来被奉系军阀解除武装,其军队势力被瓦解。跟随军队进入中国境内的还有大批俄国流民,他们在行进过程中选择了地理位置优越的哈尔滨作为最终的“栖居地”。

事实上,这也是俄罗斯吞并东北计划的一部分。这些侨居的俄国人,在异国他乡找到了一种近似于家的归宿感,他们逐渐融入这座“东方的家园”,并同本地的中国民众一道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由于俄国侨民数量在哈尔滨的迅速扩增,城区的建造规划与建筑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当时的哈尔滨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道里是天堂,南岗是人间,道外是地狱。”聚集在道里与南岗的外国侨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在道外的中国人生存条件形成了巨大反差。

图为在商业区逛街的俄罗斯女人。

松花江畔的俄罗斯人。

松花江边漫步的俄罗斯女郎。

大街上随处可见俄罗斯人的张贴广告。

满城的欧式建筑。

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的墓地。

索菲亚教堂?

教堂南边的市场。

尼古拉教堂广场对面街景。

火车站广场对面街景。

火车站。

这货是谁?同时挽着两个俄妞儿。

松花江成了俄罗斯人天然乐园。

1910年的瘟疫,就是从这里爆发的。

俄罗斯人聚会。

俄罗斯女人在街上行走。

俄罗斯人。

俄罗斯女人从街上走过。

从这个角度,根本看不出这里是中国的哈尔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